《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從赤水到大運河 從一封情書到兩河牽手 看茅台工藝如何成就古貝元

2023-06-20 17:31:34來源:

評論0我來說兩句

從東陽好酒到古貝元1983——

一瓶釀了四十年的江北醬酒究竟什麼味兒?

2023年6月2日,濟南,山東大廈,“南酒北釀四十載,兩河牽手創未來”古貝元1983上市發布會現場,舉杯相慶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脫口而出兩個字:正宗!

從赤水河到大運河——

兩條奔流三千裏的河流牽手有著怎樣的機緣巧合?

知曉“醬香北宗”故事的人無不感慨歲月深處那一封“情書”的成全:英雄的赤水河氣貫長虹,千年的大運河溝通南北,南酒北釀成就的又豈止是一瓶曠世好酒的問世?!

▲古貝元1983產品上市啟動儀式

“微黃透明、醬香突出、優雅細膩、陳香舒適,酒體醇厚豐滿,柔和順口,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風格典型。”不同於“民間酒星”的直抒胸臆,鑒評現場王延才、趙建華、薑祖模、黃業立、蔣彬五位業界知名專家給出的評語更像一首雋永別致的情詩,還原了古貝元1983的“正確打開方式”:觀、嗅、啜、咂、品、咽、念,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堪入人生大雅妙境。正是在這品咂回味、一詠三歎中,一杯釀了四十年的醬香美酒,其形、色、氣、香、味、韻……調和著黔北山水的婉約與魯冀運河的率真嫋嫋婷婷而來,入口、入喉、入肺腑,入腦、入心、入況達,令人回味無窮,念念不忘。

▲古貝元1983專家品評會專家鑒評書

不止鑒評用語的詩情畫意,中國酒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延才代表專家組在發布會上的致辭更是令人動容:古貝元1983的成功問世,證明有茅台工藝四十年的傳承,離開茅台鎮,照樣能夠釀得出中國好醬酒!

▲杜安民(左)與張子文(右)品評酒質

國寶秘笈:1983,那山那水那酒

顯然,王延才這段話已不言自明——這瓶被命名為“古貝元1983”的醬香型白酒的血脈中深烙著四十年的歲月印記,並與茅台酒釀造工藝有著割舍不開的嫡傳淵源。

讓我們把鏡頭切回到1983年,這注定是個被載入中國醬酒事業發展史冊的年份。

茅台集團公布的“大事記”中關於這一年的記載有這樣一段日期不詳的文字:“輕工業部保密委員會下發文件,將茅台酒生產釀造工藝正式列為輕工係統第一批科學技術保密項目,對外開放程度為可參觀,不準拍照。”

這是否意味著,就在時任茅台酒廠廠長的季克良同意“茅台技術輸出古貝春”以後的某一天開始,茅台工藝便成了“可參觀,不可拍照”的“國寶秘笈”?它又穿過了怎樣的重重障礙,跋涉了怎樣的千山萬水,在三千裏外的山東德州成就了“南酒北釀”的不朽傳奇?

時至今日,有關1983年那個春天“張子文西南取經記”、“傅愛農心係故鄉情”“石永蘭巧請杜安民”的橋段,已在《北醬》《“醬”心獨運——醬香北宗古貝元的前世今生》《一輩子,一杯酒,一生情——白酒大師極致背後的簡式修行》等文章中有過太多的記敘,微電影《配方》裏也有著精彩的演繹。此刻,筆者更願意考證和揣度這一“技術聯姻”的決策背景和成就這一傳奇佳話的幕後故事。

1983年早春,山東德州,運河之濱的古邑小城武城,時任武城酒廠黨支部書記的張子文的“武城茅台”夢正式開啟,石永蘭、劉寶申作為酒廠“遣黔使”,已快馬加鞭南下取經。而彼時,三千裏之外的赤水河畔,關於茅台易地生長的故事正在激情上演,特別是為響應周恩來總理關於茅台酒要發展到萬噸的批示,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方毅主持的“易地茅台”項目已在紅色聖地遵義進行到第九個年頭。

“易地茅台試驗”是當時的“國家戰略”,一是受當時地域條件和生產力條件限製,身處十萬大山中的茅台酒原址擴產受限,現有產量不能充分滿足國內外消費需求;二是酒廠所在黔北高原的茅台鎮,自古是川鹽入黔的重要口岸,交通運輸船載為主,但河床狹窄,水流湍急,載貨量小;新中國成立後盡管水運逐步被公路、鐵路取代,但進出茅台鎮也隻能靠著一條狹窄的稱不上等級的山區公路,落後的交通給茅台酒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為此,在周總理的關懷下,由茅台酒廠釀造師帶隊的北京昌平、貴州遵義等“易地茅台試驗”先後開展。

關於“易地茅台實驗”的結論不表,單說這一試驗本身的轟動與示範效應便不容小視。有“國家戰略”的加持,茅台酒更加名聲大振,一時間,參觀學習的、登門求教的、書信谘詢的、打聽配方的……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過話說回來,各地酒廠“有想法”的不少,“有辦法”的不多,多數沒門路又急脾氣的甚至已經開始“閉門造車”。

張子文無疑就是那批人裏為數不多的既“有想法”,還“有辦法”的人。彼時的張子文委托離休幹部石永蘭,將“大媒”托給了時任貴州省副省長傅愛農,傅省長叫來同在會場開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的季克良,如此這般,這般如此,麵授機宜……於是乎,季克良當即修書一封讓石永蘭帶著去請自己的老師杜安民,杜先生出山定居武城,十年磨劍終成醬香北宗——古貝元。

▲季克良為古貝元題詞:南酒北釀 醬香傳承

南酒北釀:從一封“情書”到兩河“牽手”

多年以後,同石永蘭一起赴黔求賢的古貝春集團供應科長劉寶申回憶起來,還記得季克良先生不苟言笑而又一臉為難的表情:當然為難啦,人家說“技術不外流”這可是原則啊。

是啊,想象一下便不難推斷:作為茅台酒廠的當家人,季克良的顧慮又何止於此呢?單是一個“違反原則”的話,因為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對上還可以有個交代,關鍵的是自己本來就是個技術型幹部,深知地質、空氣、氣候等自然條件對醬香型酒的影響是巨大的,就目前“易地茅台試驗”的效果看茅台工藝又的確是不可以完全複製的,全部照搬照抄肯定不行,還得進行必要的針對當地的適應性改造……再說,這幾年對外標榜采用茅台工藝實則“閉門造車”,結果“照貓畫虎反類犬”的事兒也不是沒有,輕工部、科技部甚至都在考慮對茅台工藝定密保護了,這萬一……

思前想後,季克良最後決定給自己的老師、剛剛退休賦閑在家的生產技術科原科長杜安民寫封介紹信,既言辭懇切說明來者意圖,表明自己希望老師出山助力的態度,又曉之利弊,言外之意“請”杜老師“酌處為盼”。

1989年元月的一天,杜安民喝著元旦前剛一上市就在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摘了“金牌獎”的“古貝茅”(由“東陽好酒”更名,後又更名為“古貝元”),和張子文說起了這段往事:

“老張啊,那年你派去的人說你忙著在家給我蓋房呢,我一聽就樂開了!你以為是給我蓋幾間房就把我引來的?實話說是季廠長的信起了大作用哩。”

“那是那是,哎,哎,杜老師——”張子文“吱溜”喝了口酒搭腔:

“說說,說說,信上咋說的,都有啥?”

“有啥?有的可多著呢!有傅省長對你們的故鄉情,有季廠長和我的師生情,有你老張的真性情。”杜安民捏了顆花生米扔嘴裏嚼著:

“再有,嗯,再有就是我老杜的不了情嘍,用你們北方人的話講我是跟自己較著勁哩,我就是想試試我老杜這兩把刷子在北方到底靈不靈!”

張子文一拍腦門兒:“嘿,得嘞——,敢情這季廠長給您寫的是封‘情書’。我就說造‘武城茅台’這事兒您比我還上心呢,您是造真茅台的大師,不想在咱這小溝溝裏翻船!這下放心了吧?喝著!”

兩隻陶瓷大杯“咣”地碰在一起,接著是一陣粗門大嗓的笑聲。

不僅沒翻船,簡直還能“以假亂真”,有著名營養學家於若木同誌的題詩為證:“不是茅台,醇似茅台,空杯留香,香襲人”。

歲月如歌,載著“似茅台”的盛譽,一路走來,古貝春醬酒事業的大船從1983年的武城酒廠開進了2023年的京杭大運河,與赤水河文化有了跨越四十年時空的牽手——

“一瓶光彩奪目的古貝元1983,源於一個酒企四十年的堅守與傳承,源於一群大國工匠的‘醬’心與初心,源於南北方優秀傳統文化和酒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兩河文化牽手,鑄造了古貝元1983的榮耀。”發布會現場,著名文化學者、新華網山東分公司總經理郝桂堯先生聲情並茂地道出了兩河牽手的真諦。

▲古貝春集團醬香原酒庫一角

緣來緣往:一瓶古貝元1983裏的兩地情懷

“易地茅台試驗”成功與否的爭論至今存在兩個不同的版本,但或許1985年遵義試點鑒定會上的結論更具客觀性:2017年第6期《釀酒科技》上刊載了署名鍾國輝的一篇回憶性文章《茅台酒易地試驗是否成功的進一步探討》,文中載明:由方心芳、周恒剛、沈怡芳、熊子書、季克良等酒界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鑒定組給出的結論是:“香味和微量元素與茅台酒相同,基本具有茅台酒風格,接近市售茅台酒質量水平。”同時,該文結尾得出的結論也很中肯:“易地實驗證明在茅台鎮以外的適當地方,在茅台酒傳統工藝基礎上,根據地方環境特點采取適當措施,精益求精,是可以生產出優質醬香型酒的,在質量上能接近或達到茅台酒質量水平。”

誠哉斯言。這與古貝元1983鑒評會現場王延才先生的觀點如出一轍。

至此,古貝元1983的奧秘事實上已經揭曉:這瓶釀了四十年的老酒,最大的底氣就來自於茅台工藝嫡傳,而且還是大師親授!

正如古貝春集團總經理張洪昌講的,古貝元1983的上市真是讓古貝春集團動了“老本”。為何說動“老本”?

話還得往回說。不同於一些酒廠“醬香熱”背景下的“今朝有酒今朝兌,明日無酒再調配”。張洪昌所說的“老本”是古貝元不間斷生產四十年攢下的厚實“家底”。“這不難理解,一是因為不間斷,二是因為不好賣,攢下的老酒不少,年頭長了就成了‘寶’,隨便拿出一缸都夠條件作調味酒。”杜安民親傳弟子、中國白酒大師、古貝春集團總工吳兆征輕描淡寫裏透著自信。是啊,造化真是奇妙,回想四十年間,一邊是古貝春原當家人周曉峰不間斷生產的執著,一邊是受江北消費習慣影響醬香酒消費的不溫不火。兩下裏一較力,攢下的老酒成了古貝春人最大的底氣與自豪。

這份豪氣在“茅台人”那裏也得到印證——

2020年11月26日,“南酒北釀,醬香傳承”的佳話再續前緣,由貴州省仁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帆率領的“十四五”白酒產業發展趨勢課題組一行蒞臨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就北方醬酒工藝特色、市場拓展情況、企業文化建設、產品品類創新和“十四五”規劃情況進行考察。

▲貴州省仁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帆(右二)一行蒞臨古貝春參觀考察

吳兆征大師向考察組一行介紹了杜安民先生及其長女杜定英幾十年間來公司傳授茅台酒釀造工藝的情況和醬香型古貝元生產經營情況。原茅台酒廠副總工程師、仁懷市醬香酒產業發展顧問彭茵女士難掩對杜安民老師的敬仰,深情回顧起當年自己剛到茅台酒廠參加工作時向杜老師請教的往事。在逐一品評古貝元各輪次年份酒後,她驚訝於古貝春集團居然能留下這麼多的優質陳年老酒。而鄧帆主任則充分肯定了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在推動北方醬酒事業發展上取得的成績,並表示希望以此次調研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茅台與古貝春的合作交流,為醬香型白酒事業健康發展貢獻共同力量。

事實上,彼時在酒業專家的一致建議下,這個三年後被命名為“古貝元1983”的高端醬酒,已經在“吳兆征工作室”開題研製……

緣起茅台,元始北醬;四十年風雲際會,兩地情愈釀愈濃。從“南酒北釀”到“南釀北行”,時空的轉換不但不會衝淡流金歲月的底色,更將會在一瓶古貝元1983裏愈加璀璨奪目。

赤水河作證!大運河作證!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2022年世界杯中國時間表 © 2012-2025 食安觀察版權所有

    京ICP備09075303號京公網安備1101085079, 1101055372號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金融街長安中心5號樓4層403(郵編100043)

    聯係電話: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詢:010-519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