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醫食品不是藥,卻是臨床治療的關鍵支撐
營養治療狹義上係指通過腸外或腸內途徑為患者提供所需營養物質,從而促進疾病康複的方法即醫學營養;廣義上營養治療還包括營養護理,醫學營養以往也被稱為人工營養(見圖1)。具有顯著改善臨床結局、節約醫療費用的雙重作用。
圖1 營養療法的分類
一般來說,營養治療遵循必要的程序:首先需要篩查罹患不同疾病的病人的營養風險,再進行全麵的營養狀況評估,同時評估病人的精神心理狀況,製定營養方案。營養治療在實施過程中應該遵循“四優先原則”及“五階梯療法”。“四優先原則”即“營養護理教育優先、飲食優先、口服途徑優先、腸內營養優先”。“五階梯療法”即“第一階梯:飲食+營養教育;第二階梯:飲食+口服營養補充;第三階梯:全腸內營養(口服+管飼);第四階梯:部分腸內營養+部分腸外營養;第五階梯:全腸外營養”。
五階梯營養療法由下往上晉級時應該遵循60%原則:當本階梯不能滿足60%目標需要量2-3天(重症患者)或3-5天(非重症患者)時,應該晉級選擇上一階梯。如“第一階梯(飲食+營養教育)不能滿足60%目標需要量時,應該晉級選擇第二階梯(飲食+口服營養補充)”。五階梯營養療法由上向下降級時應該遵循50%原則:當本階梯可以滿足50%目標需要量2-3天(非重症患者)或3-5天(重症患者)時,應該減少乃至停止上一階梯,同時逐步增加本階梯。如腸內營養可以滿足50%目標需要量時,應該逐漸減少甚至停止腸外營養,同時逐漸增加腸內營養;如日常飲食可以滿足50%目標需要量時,應該逐漸減少甚至停止腸內營養,同時逐漸增加日常飲食。患者每天能量目標需要量按照拇指法則、即20-30kcal/kg計算,蛋白質需要量按照1.0-1.5g/kg計算。
日常飲食是人類營養的最佳來源,但是,在疾病條件下,由於疾病本身、治療幹擾等多種原因,日常飲食常常難以滿足生理及疾病康複的營養需求。此時,特醫食品或腸內營養劑就自然而然成為日常飲食的補充或替代。與日常飲食相比,特醫食品能量密度更高,營養配比更加合理,營養素更加均衡全麵。以特醫食品口服補充日常飲食的不足,在醫學上稱為口服營養補充。大量研究證明,口服營養補充是最便捷、最便宜的營養治療方法,具有促進疾病康複、縮短住院時間、節約醫療費用的顯著作用。國內外臨床營養指南一致推薦: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高齡老年人、腫瘤患者口服營養素補充劑(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口服營養補充按照“3+3”模式實施,即在三頓正餐後食用特醫食品,見圖2。
圖2 口服營養補充的3+3模式
2016年,有人總結全球營養不良的3736名住院病人經營養治療後,能量及蛋白質攝入及體重增加,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有利於藥物及手術治療。但營養治療前的營養評估非常重要,是做出正確營養診斷的基礎,而錯誤的評估可能對疾病發展產生負麵影響。一般認為臨床醫生、注冊營養師均必須參與,根據病情需要,護士、心理醫生、物理治療師也需適當參與,需要專業人士對病人的病史、身高體重、生理生化指標、症狀、心理、飲食情況及營養素的需要及消耗進行專業評估,因而特殊醫學用途食品必須在醫生及注冊營養師的指導下使用。
主筆專家:
石漢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外科主任
張玉梅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衛生學係教授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