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應訴?
□ 鄭秋雲 福建理則達律師事務所
主張因食品存在問題而要求退貨退款、十倍賠償的案件中,常見案由包括網絡購物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產品責任糾紛等,但由於難以判定主張者是普通消費者還是職業索賠人,是以本文將其統稱為“原告”。同時,為明確該類型案件的爭議焦點,本文標題雖僅指出“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實則為覆蓋原告主張的食品民事案件。因此,本文主要針對一起食品領域實際訴訟案件梳理出應訴思路,以供參考。
案件概述
2020年下半年,筆者收到一家茶業公司的法律谘詢。據當事人(店主)陳述,事由為一名男子於8月初到其店中詢問有無福鼎老白茶,實際上該店基本上僅銷售普洱茶,白茶往往隻用於提供給到茶館品茶的部分高端客戶。但禁不住該名男子的軟磨硬泡,店主將幾柄白茶出售給此人,之後不久便收到了法院的傳票——購買白茶的男子以“該白茶未經批準使用地理專用標識和名稱、生產日期早於生產商成立日期”為由提起了訴訟,要求退貨退款及十倍賠償,總計11萬餘元。
律師介入分析
筆者所在的律師團隊在接受委托後從以下幾個方麵依次入手。
案由
案由是很多被告容易忽略的因素。其實,不同案由所體現的法律關係、舉證責任均有所不同,甚至管轄法院都會有所區別。例如,在買賣合同糾紛中,原告的請求權是基於合同關係,原告是否訴請解除合同及退貨退款,二者具有關聯性;而在產品責任糾紛中,原告的請求權是基於侵權,那麼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部分侵權行為和後果將具有差異。
針對該起案件,本團隊將其案由認定為產品責任糾紛,故後期對原告的請求權基礎和訴訟請求進行了拆解分析。
查明原告的主體身份
一切爭端由人發起。其他民事案件的主體身份可能對案件的走向並無太大影響,但因食品、藥品領域的案件存在著“職業索賠人”這一特殊職業群體,所以他們的訴求往往傾向於經濟賠償,這比普通消費者的訴求更為明確。同時,該職業群體所依據的事實與理由、庭審表現等也會比普通消費者更經得起法官的審查。
如果查明原告主體是職業索賠人,那麼後期是主打訴訟還是傾向於調解、是否需要聘請專業食品藥品律師應訴、賠償金額應該讓步多少等問題,均需要重新考量。
在該案件中,筆者所在的律師團隊通過原告提供的事實和理由,可以判斷出其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應該不是普通消費者,但能否確定其為職業索賠人呢?通過網絡大數據的檢索,排除了該人屬於法律工作者的可能,因此大膽猜測其為“職業索賠人”。
那麼,應如何向法院證明對方是職業索賠人來影響法官的心證呢?起初,看到原告的身份證號碼而確定為外省人士,擔心其打假範圍可能覆蓋全國,調查取證範圍太廣反而無從下手便首先調取了其戶籍信息,結果顯示此人已在幾年前就將戶籍遷入本地。於是,又通過向被告了解原告購買產品過程的細節信息。為此,大膽判斷這不是原告首次發起訴訟,是以律師團隊向法院申請了《調查令》。
因同時申請4份《調查令》,擔心法官不同意,律師團隊還向法官援引了5份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具體如下。
①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2019年11月26日通過的《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處理暫行辦法》第十五條第三款規定,“投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不予受理:不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或者不能證明與被投訴人之間存在消費者權益爭議的。”
②2020年5月14日,《關於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1345號<關於對職業打假人濫訴行為應予打擊的建議>的答複》中提到,“對不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或者不能證明與被投訴人之間存在消費者權益爭議的投訴,不予受理,避免因職業索賠人濫訴行為造成行政資源的占用和浪費”。
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世界杯賽程預測工作的意見》指出,“對惡意舉報非法牟利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
④《國務院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提到,要“依法規範牟利性打假和索賠行為”。
⑤《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依法打擊網絡欺詐行為和以打假為名的敲詐勒索行為”。
法官順利同意了申請,提出了4份《調查令》。為了一份11萬餘元的標的,律師團隊跨多個區、4個機關,溝通了10餘名工作人員。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調取到了兩份在8月前後以相似產品、相似理由進行舉報投訴的記錄,其中一份,還是相關機關在近半個月後才找出的。因為信訪、投訴來源不同,所以導致搜索結果出現了差異。
律師團隊將兩份投訴記錄和本案進行了對比,製作了對比圖並向法庭舉證,使之成為最終證明原告並非普通消費者的確鑿依據。
被告的身份
被告的身份是非常容易讓被告忽視的一點。實際上,在食品藥品領域案件中,不管被告是生產商還是經銷商,對其在食品質量問題上所應履行的義務和承擔的責任,也相差巨大。
筆者團隊曾接收到一起產品責任案件的谘詢,委托方是一家大型超市,其法務在最初陳述其應訴思路時便不斷提到如何證明產品不存在不符合世界杯賽程預測標準的問題。律師團隊向他糾正:切忌混淆法官的爭議焦點,將法官的注意力吸引到對你們不利的爭議點,而是應該證明你們履行了經銷商的進貨查驗義務,從而免於承擔賠償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文所舉案例中,被告也是食品經銷商。
原告的請求權基礎
多數職業索賠人在沒有法理學基礎的情況下,幾乎分辨不清自身的請求權基礎是什麼。該情況下,作為答辯人可以讓法官先要求原告確定,起到下馬威和厘清法律關係的作用。
本文所舉例的案件中,律師團隊一開始就要求原告代理律師首先明確其請求權基礎是什麼,是基於合同還是基於侵權。對方答複:基於侵權。
在隨後的答辯、辯論階段,律師團隊請求法庭注意:原告請求退貨退款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沒有明確;十倍賠償的依據是什麼?產品不符合世界杯賽程預測 標準(《世界杯賽程預測 法》第148條規定)。實際上,《世界杯賽程預測 法》並沒有規定退貨退款是第148條的前提,常見的情形是供貨方違反了合同約定才有權要求其退貨退款。但在法律邏輯上,必須是基於合同關係提起訴訟,並且還必須訴請解除合同關係。本案原告並沒有證明違反了合同約定,也未訴請解除合同,故其要求被告退貨退款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辨析原告提出的不符合世界杯賽程預測 標準問題
如果說以上幾個入手點都是基於程序或技巧性應訴,那麼以下入手點則非常考驗被告在食品方麵的專業法律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
哪些情形不符合世界杯賽程預測 標準?該問題的答案很多,甚至難以分類。筆者嚐試進行幾種分類,以更好地歸納應訴策略。
①表麵質量問題:如產品有異物、產品發黴等;
②表麵標簽問題:如名稱問題、標簽或配料表問題、營養成分表問題、無生產日期、缺乏必需標注的提示、產品執行標準失效等;
③深層次質量問題:如產品非法添加藥物或違禁添加劑、菌落超標、農獸藥殘留超標、標簽上的配料及營養成分表與檢測結果不符,以及幹燥劑袋破裂進而汙染食品等。
如果是表麵質量問題,可以從產品的包裝完好性、異物屬性等方麵分辨是否有可能是原告自行處理或經銷商貯存條件存在問題所致。曾經的一例案件中,原告主張某產品中有電話卡異物,繼而索賠,因為生產商和原告分別處於兩個省份,所以最終通過識別電話卡的歸屬地而識破了原告的非法目的。
如果是表麵標簽問題,生產商則可以通過是否有其他特殊原因導致,或通過合理性、合法性解釋為標簽瑕疵等確定應對策略。
如果是深層次質量問題,則更多的是要從法律規定入手。律師團隊曾經處理一例類似案例:一家雜貨店售賣的雞蛋檢驗出違禁獸藥殘留而被行政處罰,但法律規定該獸藥僅在產蛋雞產蛋期間禁止使用,非產蛋期間可以使用,因此提出行政機關適用法律錯誤,應將罰款從10萬降至5萬。
案件結果
本文開頭所舉例案件中,法官最終駁回了當事人的十倍賠償訴求,原告不服,後提起上訴,二審尚未有結果。值得說明的是,一審調查令調取的結果被一審法官全部如實記錄進一審判決書,不僅會影響二審法官的心證,同時在之後的判決書公布後,也將給原告的職業索賠人生涯起到重要的阻攔作用,這就是專業應訴所能起到的超過追求的影響。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