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張孝山:田野追夢人

2018-08-01 16:38:17來源: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

評論0我來說兩句
   孫士奎
  在江蘇省盱眙縣馬壩鎮白鶴村有一位退伍軍人用創業改變命運,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飛致富的夢想,演奏了一曲建設新農村的嘹亮凱歌。他就是白鶴村村主任張孝山。
  建設家鄉,創辦山勤合作社
  2000年,張孝山退伍後到廣東省打工。兩年後張孝山卻辭了職,和戰友在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合作創辦養殖場。經過五年的拚搏,養殖場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雖然張孝山在廣東的創業之路一帆風順,但他的內心卻對家鄉充滿了思念之情。2007年,張孝山有了回鄉創業的想法,在得到家人的一致同意後,最終回鄉創辦了山勤專業合作社。同一年,張孝山投資20萬元與溫氏養殖公司合作,在36畝土地上建設標準化豬舍10個,走上養殖致富路。隨後,他又陸續投資近600萬元,完善養殖場基礎設施,力爭達到現代化規模養殖條件。
  張孝山常說自己是在創業中追夢、在追夢中快樂、在快樂中生活!2016年,養殖場出欄1.3萬頭生豬。張孝山成為蘇北地區頗有名氣的養豬致富能手。如今,山勤專業合作社已經走向集團化發展道路。除了養殖場,張孝山還創辦了綠源糞汙處置中心,組建了運輸隊、防疫隊等。
  目前,運輸隊輾轉山東、河北、河南、浙江和安徽等地,幫助養殖公司運豬,僅此一項年收入達300多萬元。新組建的防疫隊更是馬不停蹄,為省內、外的養殖場提供防疫服務。
  回歸生態,發展特色產業化
  自從2016年被村民推選為一村之長後,張孝山深感責任重大。他說:“黨的十九大報告出來之後,我認真看了幾遍。國家對農業越來越重視,報告裏提出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讓農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張孝山認為,規模連片經營不僅增加了可種植莊稼的麵積,而且還便於大型機械作業和新品種的集中推廣。2017年秋季,張孝山從村民手裏流轉了1500多畝土地,其中蝦稻共生基地600多畝,蝦荷共生基地900多畝。在當地,凡是將土地流轉出去的村民不僅享有租金,還能夠到基地上班,每月領取工資。
  此外,張孝山積極響應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投資500多萬元,興建綠源糞汙處置中心,把馬壩鎮及周邊鄉鎮養殖戶的畜禽養殖廢水和畜禽糞便集中起來,經過發酵處理後作為有機肥料回歸農田。目前,已有140多戶養殖戶與綠源糞汙處置中心合作。
  體恤民情,精準扶貧奔小康
  是否達小康,關鍵看老鄉。張孝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看到一些貧困戶生活艱難,心裏不由升起要讓貧困戶徹底擺脫落後帽子的念頭。他因地製宜發展特色養殖產業,建設脫貧就業基地,助力農戶增收致富。
  一直以來,山勤專業合作社在招工時,都優先錄用白鶴村的貧困人口。目前,養殖場用工達到70多人,每個人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白鶴組的陳金貴一家在當地是有名的貧困戶,老伴和兒子都是殘疾人。張孝山在創辦合作社後,第一個請陳金貴到養殖場上班,幫助他改善生活條件。丁馬組的徐學良68歲,前幾年兒子出車禍去世了,兒媳婦改嫁了,留下兩個孫子。張孝山主動讓老徐到養殖場打掃衛生,增加收入。老徐現在逢人就說:“我們村主任張孝山是一位大善人啊!”63歲的潘安新過去一直是徐莊組的困難戶,光有承包田,但不會種地,也不出去打工,年年收入很低。現在張孝山流轉了老潘家的土地,讓老潘到蝦稻共生基地上班,每月增加收入2千多元。68歲的低保戶翟鶴龍、 67歲的五保戶鄭先餘,都是張孝山結對幫扶對象。每逢過節,張孝山都要為他們送去大米、食油和慰問金,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田野張孝山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2022年世界杯中國時間表 © 2012-2025 食安觀察版權所有

    京ICP備09075303號京公網安備1101085079, 1101055372號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金融街長安中心5號樓4層403(郵編100043)

    聯係電話: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詢:010-519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