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食品檢驗準確性的控製因素
食品檢驗中體改檢驗準確度的策略
樣品的采集、製備及儲存。采集、製備樣品,是試驗數據獲得的基礎環節,也是關鍵環節。試驗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食品樣品采集的操作標準以及試驗要求去操作,因操作問題引起試驗數據的不準確性,由此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采樣時,一方麵樣品要有代表性和均勻性,每類樣品要嚴格遵守采樣原則,一式三份,確保試驗有重複性數據以及備份。樣品的數量應該符合采集比例,既能夠代表整體樣品的數據,又能夠保證試驗的需求。另一方麵,樣品采集所用的工具應該足夠清潔,避免雜物對試驗數據的幹擾。
儀器的準備和試劑的選擇。首先,儀器的選擇,應盡量選取適合的、精密度高的儀器,以減小試驗結果的誤差,對於高精密度的儀器,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過程的注意事項,盡量遵循操作說明書。其次,食品檢驗過程中,試劑直接參與化學反應,因此合適的試驗試劑,是保證試驗結果準確度的基礎。試劑的使用,應該嚴格按照化學反應標準以及食品檢驗標準。例如,反應中要求使用高級別的化學試劑,那麼操作人員切忌不要降低化學級別標準。對於一些常用試劑,或標準溶液,要定期檢測其理化性質,盡量保證現用現配,保證化學試劑的準確性,在一定程度上就能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檢驗方法的選擇。選擇合適的食品檢驗方法,可以保證實驗數據的可靠性。實際的化學檢驗過程中,不同的試驗方法得出的數據並不一定相同。一般情況下,國家對每一類食品的檢驗都有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企業標準,檢測過程中盡量遵循這些標準,可以減小試驗誤差,保證數據的準確度。一般每一類食品的檢驗方法不止一種,通常工作人員會優先選擇第一法。但是實際情況中有可能受到一些化學試劑限製,或者缺少一些高精密度儀器,第一法不適用,可以選擇第二或第三法。還有一些國家或企業的標準,因為缺乏實踐,在實際檢驗中不適用,或者長期缺乏更新,一直沿用傳統的檢驗方法,但實際中已經有更創新的技術等,一些檢驗實驗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己製定檢驗標準,確保食品檢驗的準確度。
檢驗人員的能力提高。一方麵,工作人員較高的理論知識,可以幫助其在實際操作中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另一方麵,較強的實踐操作經驗,可以提高檢驗效率,縮短檢驗時間,還能保證檢驗的準確度。所以,檢驗部門要注重對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多舉辦一些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還可以將其操作能力等納入到年終考核,與獎金掛鉤,激勵工作人員主動學習,提高能力。
創造良好的實驗室環境。良好的實驗室環境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外在環境,包括適宜的溫度、濕度、氣壓,以及清潔的環境,不僅有利於樣品的存放,還能保證儀器等不受粉塵等影響。二是內在的環境,包括實驗室合理、科學的規章製度、操作標準等。保證工作人員在一個盡然有序的環境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
綜上所述,提高食品檢驗的準確性對於世界杯賽程預測至關重要。不僅要從樣品檢驗的操作流程,儀器、試劑的選擇方麵做到準確、高效,更要提高檢驗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營造良好的實驗室環境,以確保各項因素都不會幹擾檢驗的準確性。
夏兆正 安徽省宿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6-04-19)食品檢驗檢測的重要性
- (2017-01-16)析食品檢驗對肉製品安全重要性
- (2016-09-26)氣相色譜法測定食品中甜蜜素準確性因素分析
- (2015-12-20)世界杯賽程預測 的影響因素與保障措施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