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藥物殘留:用藥有無必要 藥殘為何難控製
不久前北京發生的活魚下架事件和食藥監總局正在12個城市開展的水產品專項整治行動,使水產品的違規用藥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盡管國家和地方的多個抽檢數據顯示,水產品合格率近年來一般都維持在95%以上,但那些不合格的少數產品裏,總能找到違禁藥物,尤其是抗生素的身影。
早在2002年,農業部先後發布公告,將孔雀石綠、硝基呋喃、氯黴素等藥物納入食用動物的禁用清單,對恩諾沙星等要求限量使用。2014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在修訂《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時,專門列了抗菌藥物一欄,將硝基呋喃、四環素等六類抗菌藥物納入,並明確指出它們被違法添加到鮮活水產品的目的在於“殺菌,防腐”。
“就像人一樣,魚蝦等水產動物也會生病,生病了就要用藥,無論是治病還是防病,都可能使用藥物。”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係主任劉文斌告訴記者。
比如恩諾沙星,在預防和治療動物的細菌性感染及支原體病方麵有良好效果,而且代謝快,是一種低毒、低蓄積藥物,但長期攝入會引起胃腸道刺激,甚至肝損害。因此農業部規定其在水產動物肌肉、脂肪中的殘留不能超過100微克/千克。而硝基呋喃、氯黴素等,雖然對許多病原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但由於毒理作用太大,不允許在水產品中使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雲波也認為,養殖業用藥是有必要的,如果不使用藥物,一些疾病可能形成人畜共患的局麵。合理用藥可保證水產品的健康,最終保證人的健康。近年來,水產品抽檢的合格率都非常高,風險可控,不用過度擔心。
劉文斌根據他們的實驗研究指出,抗生素、重金屬等汙染物,主要集中在水產品的肝髒、腎髒、腸道等部位,肌肉中很少有殘留。“我們平時吃魚也主要是吃肌肉,很少吃內髒,還是比較安全的。”劉文斌說。
其實,國外的水產養殖也會使用抗生素等藥物,但很少出現藥殘超標等情況。為什麼我們的水產品不時地被檢出藥殘超標?專家認為,這與養殖模式有關。
“過去國內百姓的動物蛋白比較短缺,水產品是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為保障水產品的供應,普遍追求高密度養殖。水產品產量雖然提高,但發病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院長王錫昌告訴記者。
劉文斌解釋,養殖密度過大,水產動物很容易產生一些重大的應激反應和疾病。他去英美等國家考察發現,當地水產養殖的池塘畝產量一般不超過600斤。產量若太高,水產動物健康受到威脅,會被懷疑違規使用藥物。“國內很多魚類的畝產量最高能達到6000斤,這種大密度的養殖很容易產生疾病感染,使用藥物的可能性會增加。”但他坦言,這與我們“人多地少”的國情有一定關係。
不過,使用藥物並不一定就意味著不安全。隻要規範合理、控製好藥物殘留,食用農畜水產品的安全性會得到保證。
王錫昌解釋,水產品使用藥物之後會在體內有所殘留,關鍵是要嚴格控製休藥期(指動物從停止給藥到許可上市的間隔時間)。在藥物還沒有完全代謝的情況下,水產品不宜作為食物資源投入市場。“但一些生產經營者缺乏這種意識,看到賣得好,休藥期沒到就投入市場”。
“違規使用藥物的還是少數,主要是小範圍的養殖散戶。”劉文斌說,他們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自控手段也比較少。
水產養殖是否能完全避免使用抗生素等藥物?很難,但各界在努力。
疫苗被認為是水產動物病害防治的必由之路,它不僅能提高水產動物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水平,有效預防疫病發生,且沒有藥物殘留,不汙染環境。目前,國外已針對鮭鱒魚類、歐洲鱸魚、大西洋鱈魚等主要水產養殖品種開發出了相應的商品化疫苗。但我國在水產疫苗這條路上起步晚,走得也比較艱難。
“我國水產疫苗的開發與應用步履蹣跚,與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的稱號極不相稱。”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王忠良等人2015年發表在《生物技術通報》的文章介紹,我國現有近30家科研單位在開展水產疫苗相關研究,有4個疫苗獲得國家新獸藥證書,分別為草魚出血病細胞滅活疫苗、魚用嗜水氣單胞菌滅活疫苗和牙鮃溶藻弧菌、鰻弧菌、遲緩愛德華菌病多聯抗獨特型抗體疫苗以及草魚出血病活疫苗。而全球商業化生產的水產疫苗2012年就已超過140種。
除了疫苗,還有其他相對安全的方式來預防水產動物生病。“比如在飼料中添加一些植物源性的免疫增強劑、中草藥,也可以提高水產動物的免疫力,降低生病的風險。”劉文斌說,還可以篩選培育一些抗逆抗病的水產品種。
不過,劉文斌認為,最切合當下實際的做法還是生態養殖,適當降低養殖密度。“現在不提倡增產增收,而是要提質增效,通過提高質量來增加收益。這就要求養殖戶不再追求高密度養殖、高產量。”他說。事實上,市場機製也在倒逼著養殖戶這麼做。隨著消費者和加工企業對水產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很多養殖戶正在不斷調整養殖模式,提升水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水平。
此外,國務院世界杯賽程預測辦等多部門今年8月至明年12月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開展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整治行動,將對具有抗生素功能的禁用化合物建立實名購買和流向登記製度,實施嚴格管控。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