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春天蟲草新品過審存疑
核心產品被國家食藥監總局叫停,極草產品生產商ST春天(青海春天)自救之路並不容易。近日公布的ST春天半年報業績慘淡:受主營業務空缺的影響,ST春天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56億元,同比暴跌52.79%。
為了彌補極草叫停損失,ST春天6種保健新品中的3種已經進入了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注冊申報流程中。但有業內人士質疑,仍以冬蟲夏草為原料的送審新品,很可能仍被監管部門嚴查,一旦新品不能獲批,ST春天救市僵局將持續無解。
新品待審
在今年3月極草冬蟲夏草純粉片產品的生產遭遇政策叫停後,ST春天采取了包括資產重組、銷售藥品等一係列自救措施。現在,ST春天將重頭戲壓在了6種保健新品身上。
在半年報中,ST春天披露,目前6種以冬蟲夏草為原料的新產品已完成研發並進入注冊檢驗試驗階段,其中3種已根據2016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向有關食藥監管理部門開展注冊申報工作。
根據ST春天之前的表述,新研發的6種保健品將陸續於今年6-12月完成試驗並進入注冊申報流程,新產品暫未受到國家對冬蟲夏草相關政策的影響。但ST春天同時表示,按照國家食藥監總局《保健品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的規定,管理部門從受理到做出審核決定等整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有投資者質疑,ST春天的保健品能否在預期時間內過審存在變數,上市更無具體時間表。此外,由於新產品原料仍為冬蟲夏草,在之前極草產品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食藥監局監管的趨嚴可能會使ST春天保健新品獲批受阻。
對此,ST春天相關負責人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新產品不同於之前的極草和原草,是按照保健食品的標準進行研發的,何時獲批要由監管部門注冊申報工作的流程決定。
主營產品停產造成的缺口讓ST春天背負著很大的壓力,但新產品即便實現了市場投放也可能遭遇經銷商“不買賬”。有經銷商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盡管ST春天表示這6種保健新品可以彌補極草被叫停的損失,但是由於目前極草專賣店銷量大不如前,很多經銷商在清理完手中的存貨後,已不願意再購進相關產品。
副業惆悵
在新品未達到救市效果的同時,ST春天控股股東西藏榮恩給予ST春天部分藥品經銷權的江湖救急之舉也遭遇“啞火”。此前,西藏榮恩決定將去年10月收購的三普藥業旗下6種冬蟲夏草相關藥品總經銷權授予ST春天。根據原定計劃,ST春天子公司春天藥用和三普藥業應於7月內完成獲得藥品經營行政許可和GMP認證等工作,但由於審批程序未按原定計劃全部履行完畢,這一藥品經營副業的展開被迫延後。
據了解,三普藥業2015年全年涉及廠房搬遷工作,生產並未全麵恢複,因此該6種產品目前並沒有可供參考的收入、利潤、毛利率等數據。三普藥業本身的盈利能力也飽受外界頗多質疑,有業內人士表示,三普藥業銷售額不到1億元,遠遠不能支撐ST春天的業務。
ST春天的一係列自救措施均未成行。醫藥行業專家嶽鋒對此表示,由於ST春天原有的核心產品極草仍然沒有獲得許可經營權,企業麵臨2016年、2017年相關業績承諾無法全麵完成的可能。“三普藥業的藥品經銷權未到手對於ST春天的業績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同時,由於之前產品出現了砷含量超標的問題,新產品如果不能在加工工藝上有所改進,解決這一痛點,恐怕還是無法通過食藥監局的審批。”
困局難解
在業內看來,目前ST春天所能仰仗的,隻有極草以外的原草產品。在半年報中,ST春天指出,春天藥用已規劃了其他冬蟲夏草產品的推廣工作,隨著下半年滋補品銷售旺季的到來,該類產品所實現的營業收入預計將比報告期內的營業收入有所提升。但是由於原草係列產品過去的銷售情況與極草天差地別,原草能否拉動ST春天的業績也是未知數。
“ST春天雖然以冬蟲夏草產品起家,但在廣告宣傳上高度集中於旗下的單一產品,原草產品此前的廣告投入微乎其微。在極草回歸遙遙無期的當下,企業應該加大對原草和新產品的宣傳力度。”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嶽鋒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但他同時表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ST春天的一係列自救方法依舊沒有扭轉困局的跡象。
在業績承壓的同時,ST春天目前還麵臨著訴訟官司帶來的牽扯。2014年,春天藥用提起訴訟稱,“職業打假人”王海先後發布7篇標題為《極草騙局》的相關文章,大肆發布詆毀極草產品的言論,嚴重妨害ST春天的正常經營活動,損害了ST春天的商品信譽和商業信譽。目前,ST春天一審勝訴,但王海也提出了上訴。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2-23)藥食同源的蟲草參
- (2014-12-24)蟲草行業亂象曝光 折射行業標準缺失
- (2014-12-10)青海省食藥監局發文:極草產品是滋補類特殊產品
- (2014-12-11)受奶價影響,青海大通、湟中等奶牛養殖戶損失慘重
- (2014-08-06)新品成活率僅10% 飲料業告別高增長時代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