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賢畢至舞翰墨 惠風和暢飄槐香 ——槐香齋書畫院紀實
文:張友臣 攝影:王磊
泱泱沛澤,龍驤寶地。高祖劉邦,怒斬白蛇起義,從而奠基漢業。楚漢文化,底蘊濃厚,昭昭於世。《大風歌》辭,震天撼地,氣吞山河,已成千古絕唱。古往今來,受楚漢之影響,人文麵貌與日同輝,習文尚武之風,蔚然成趣。更有書畫奇才,比肩成長,妙筆丹青,璀璨於書壇畫院。工筆寫意,篆隸楷行,各有千秋,獨自成家。
嗟夫!自有山西洪洞張氏一族,乃“大槐樹老鸛窩底下人”也,是為名門望族!數百年前,移民以降,張氏先祖,攜漢槐嘉稚,遷徙於沛,得以繁衍,至若枝繁葉茂,香噴四野,生機盎然,不愧槐鄉之後裔也!然,族人崇德向善,修文守品,有史以記。曆數祖輩,尚有持文為宦者,佐大清翰院之能,彰文昌品佳之貌,以飧後人,善莫大焉!
恰逢新歲乙未,時醺槐香。今人友臣張氏,胸懷大體,不計私利。為傳播漢風,弘揚國粹,秉承祖蔭庇護,嗣繼遺風厚德,借漢城之一隅,貪槐林之馥鬱,研一池之墨韻,集藏珠蘊玉之流於一堂,曰槐香齋,自此,槐香齋書畫院應運而生,喜甚幸甚!
其間群英薈萃,少長鹹集,舉觴頌雅,竹管吞毫,抒懷潑墨,大有重修禊事之舉。或有半畝方塘,偶發畫荷追魚之興;或有四尺素帛,便引萬馬奔騰之況味。華山論劍,百家爭鳴,焦尾清音,玉石朱砂,打造無法之法。舉網得魚,烹茶鬥酒,不無裨益;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妙趣橫生,其樂無窮也!然,畫追宋元之精氣,書取魏晉之古風,盡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妙境!噫嘻,自有花鳥魚蟲、山水田園,集萬象躍然紙上;甲骨剛勁挺拔,狂草流連敦厚,似龍蛇舞於筆端 。又建院以來,幸得地方政要,鼎力相扶。書畫同仁,同舟共濟,眾誌成城,不負厚望。書畫事業,方興未艾。筆會活動,書畫義賣,善舉頻頻。雖然立足城廓;但可滲透鄉村,擁軍惠民之舉,有口皆碑。文明之邦,得以文藝繁榮,經濟興旺,社會和諧,可謂蔚為奇觀。此乃沛縣之福,彭城之幸也!
彙百川以成海,融槐香墨韻於一齋,納文人雅士於一院,探索書畫之奧妙,傳承中華之瑰寶,重任在肩,匹夫有責。且看,此間錦章補壁,精品迭出;談笑風生,身心兩悅,足以暢懷。豈不樂哉!
槐香齋書畫院成立於2011年,原槐香齋書畫院坐落於“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兩千多年的汗文化孕育出李可染,張立辰,程大利,徐培晨等一大批成就卓越的書畫家,藝術家。現在書畫院有國家級、省級書協美協會員一百多名,正所謂:“群賢畢至舞翰墨,惠風和暢飄槐香”。
槐香齋書畫院自成立以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組織開展了多次大型書畫展覽、公益以及筆會交流活動、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
2013年8月以來、成功舉辦了《書畫進軍營》、《書畫進社區》、《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係列活動,並向韶山圖書館捐贈書畫作品50餘幅。12月26日,與北京慧緣書畫院共同舉辦了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書畫展,得到了社會各界好評!
張友臣院長一直堅持為人民服務,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突出時代主旋律,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尊重藝術規律,繼承優良傳統,推動自主創新,創作有藝術價值,有漢文化特色的書畫作品,組織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和書畫名家作品展覽,更好的為祖國的文化事業做貢獻!
(文:張友臣 攝影:王磊)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1-22)胸有山水氣自華 翰墨畫就齊魯情
- (2017-05-22)博采眾長遊於藝 臨池不輟翰墨香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