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菌類地方標準製定 呼籲食用菌成為人類主食
“要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推動中國食用菌‘走出去’,拓展國際發展空間,實現產能國際對接;要利用好國家精準扶貧的優惠政策,實施食用菌精準扶貧、重點扶貧,為農民脫貧致富做出貢獻;要推進供給側改革,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改革創新,在食用菌科技研發、結構調整、品牌打造、營銷業態方麵有所作為;要加強行業協會內部的團結,積極溝通,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推動食用菌協會工作邁上新台階。”
日前,中國食用菌協會在江蘇省連雲港市召開了中國食用菌協會第六屆第二次理事會。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副社長兼中國食用菌協會會長顧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中國食用菌協會名譽會長李玉等領導在會上指出,食用菌協會要牢固樹立為會員和菇農服務的宗旨,傾聽行業內各階層的不同呼聲,為廣大會員、菇農排憂解難,使協會真正成為廣大會員、菇農可信賴的家;要不失時機地抓住國家各方麵發展的戰略機遇,推動食用菌產業跨躍式發展。
為貫徹協會精神,4月12日,來自“中國食用菌之都”福建古田縣的北京水產農特產企業商會食用菌專委會林久芳、林木青、陳長茂、江文捷與謝新斌等食用菌產業代表赴中國食用菌協會,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廳原副主任、中國食用菌協會秘書長何海龍就加快香菇等菌類地方標準製定,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推動中國食用菌“走出去”等議題作溝通交流。
何海龍談到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21世紀最合理的膳食結構是“一葷一素一菇”。一菇即蘑菇、香菇、雙胞菇、褐菇、平菇、黑木耳和海帶。著名的健康教育專家洪紹光教授說:“葷菜保證攝入動物蛋白、高級營養,素菜保證了攝入纖維素、礦物質、維生素,菇類食品有三個作用:第一,可使膽固醇下降,血液黏度下降,動脈硬化的可能性減少。第二,菇類食品含有香菇多糖,可提高免疫力,降低癌症發生幾率。第三,菇類有抗氧化作用、使細胞凋亡慢、人的衰老變慢、老年癡呆減少。”林久芳、林木青等代表圍繞“菇糧時代”主題說菌菇、話健康。
民以食為天。但是,幾千年來,人類在吃的問題上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糧食的短缺、食品的不安全、膳食營養結構的不合理、農田的汙染、直接影響到人類健康生存。業界提出,欲以食用菌為主食。
李玉院士曾指出,其實菇類是真可以點草成金的,把作物產出果實之後所剩的枝丫、秸杆變為人類可直接食用的“food”,此說也可以從“fao”上得到求證,聯合國糧農組織為之“f” 而非“grain”之“G”,其實指的是更廣泛意義上的“糧”。
據悉,食用菌所含營養素優於糧食和肉類食品。各類食用菌共同的營養特征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多維生素、豐富的無機鹽,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在六大營養素的含量中,於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是該多的就多,該少的就少。有專家指出,將菇菌類的香菇、金針菇、平菇、草菇、褐菇、木耳之“六品”與糧食類大米、小麥、玉米、大豆、土豆的“五品”,以及肉類中牛肉、豬肉、雞肉、羊肉“四品”來比較的話,唯有食用菌的含量接近人體所需。因此,專家從營養學方麵認為,“食用菌應該成為人類主食”。
從食用菌產業發展來看,食用菌的生產最終會走向集約化、工廠化。它產量大,不占農田、牧場,且周期短,如果采用液體菌種栽培,從播種到菌絲長滿袋不到半個月,再到頭批菇收獲共計隻有30多天。而種植糧食作物,從下種到收獲,最短也要4個月,周期長,且耕作麵積越來越緊張。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平口糧會越來越少。牲畜方麵,從豬仔、牛仔到成熟食用,一般需要半年。從小雞出殼到成孰食用,家飼一般是半年以上。隻喂40天左右出售的雞,是靠為害人體健康的激素催長的。隻有工廠化生產的食用菌,才是人類最終用來飽腹的最佳食物。所以說;“從生長周期、生產產量、生長質量來說,食用菌應該成為人類主食”。
還有,食用菌菌糠,有益於資源循環利用、土地保護、農作物增產、產品質量提高和農村環保。我們知道,現行農作物果實收獲後的秸杆,大多數就地焚燒,濃濃的黑煙升向天空,飄向四野,不但汙染了農村環境,還浪費了資源。如果將所有秸杆都用來栽培食用菌,不但美化了人民生活,增加了菇農收入,還淨化了農村環境。將收獲食用菌後的菌糠進行酵素菌發酵處理,是活性生物有機肥料和活性有機飼料。此種肥料施於田中,改良了土壤結構,減少了土壤的板結,消除了化肥對農田的負作用,還能增加產量,改善農作物產品質量。至於酵素菌菌糠肥料在增產上有著補償、微生態、微生態好氣性發酵、光合、催化與養料平衡的六大效應。據1998年貴陽市農科院做的實驗表明,經化驗檢測,施用酵素菌菌糠肥料的黃瓜,含糖量為2%—2.3%,分別比對照組增加17.5%—29.5%,且品質口感好, 一般增產15%以上,這隻是個例。施用酵素菌菌糠肥料能較好地改良土壤結構,能在增加產品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在提高地力的同時,還能除蟲滅病。
近年來,食用菌即食食品的興起,對減輕世人的饑餓和營養不良現象將發揮重要作用。據專家通過近20多年來從營養、食療、栽培、種植、資源、環保、循環利用、深加工製作等諸多方麵材料來看,食用菌是最好的食材物種。隻有以食用菌這一優秀物種為主料,以水果、蔬菜、糧食、肉類為輔料,處理後混合做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即食食品。這些食用菌即食食品,口感純正、菇味芳香、營養元素平衡、食與療共享、工廠化生產批量大、生產資源豐富、生產成本低廉,可以說是世間最為理想的飽肚食品。這一食品的興起,因為它的生產資源豐富,在世界各地無處不有,也取之不盡,所以說對消除世人饑餓將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食用菌即食食品,可以科學地根據人體營養學、人體發育理論、人體防病治病原理,進行有機地選擇性的組合,人們作為主食食用,就可以逐步消除人類營養不良的現象。菌業大發展已呈現“中外一體化、國家普及化、用途多元化、實用科學化、菌類產業化、協會功能化、會員國際化”的態勢,對於食用菌食品的興起,“食用菌應該成為人類主食”將不是一句空話。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7-24)推進主食工業化 革新中式快餐產業鏈
- (2017-12-25)河北主食加工企業進社區 千種主食現場試吃推介
- (2015-09-09)穀輪數碼渦旋TM機組助 上海雪榕食用菌工廠提升產量和品質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