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乳“7年100%合格”能否打動消費者
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之後,盡管行業監管、標準日益完善,國產奶質量大幅提升,但是,目前乳品進口量占比仍接近我國乳品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有消費者也明確表示“國產奶讓人不放心”。國產奶質量既已大幅提升,為何還不能讓部分消費者放心,為何還難以回到過去的市場份額?對此,有關方麵仍需反思。
“7年來生鮮乳三聚氰胺等檢測百分之百合格”,這確實是了不起的進步,但國產奶質量之變仍未得到很多消費者認可,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對消費者“傷害”太深,修複消費者對國產奶的信心需要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如今,很多家庭隻有一個孩子,承受不起“問題奶”的傷害,所以寧願花高價來買“洋奶粉”。當然,也不排除,部分消費者“崇洋媚外”,這也導致國產奶的複蘇之路異常坎坷。除上述原因外,消費者對國產奶不放心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如國產奶係列產品的質量沒有完全實現百分之百合格,消費者對此就有擔憂。
“生鮮乳7年檢測百分之百合格”並不表明市場上銷售的所有國產乳製品的質量都百分之百合格。根據《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的定義,生鮮乳是指未經加工的奶畜原奶,它變成各種乳製消費品需要經過生產、加工、運輸等過程。所以,終端市場上各種國產奶製品的質量是否百分之百合格,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
即使所有國內正規廠家生產的國產乳製品的質量都是合格的,但消費者還會擔心假冒偽劣乳製品傷害自己,因為假冒偽劣乳製品在我們身邊並未絕跡。何況,某些正規廠家生產的乳製品偶爾也會出現問題。例如,光明乳業這家上海老牌乳企在2012年5個月內6次被曝質量問題。因為消費者一般不會直接飲用生鮮乳,所以“7年100%”很難打動消費者。
更重要的是,由於國內世界杯賽程預測事件頻發,容易讓消費者產生消極聯想。譬如,毒豆芽等世界杯賽程預測事件容易讓消費者聯想:其他食品是否也有質量問題?因此,要想讓消費者放心國產奶,必須改善大的食品消費環境,提升國產食品整體質量的水平。雖說“史上最嚴”的新世界杯賽程預測 法即將實施,但考慮到世界杯賽程預測 形勢複雜,公眾一時仍難以樂觀起來。
我國進口奶粉從2008年的14萬噸激增至2014年的105萬噸,6年增長6倍多,這意味著過去有關報告宣稱的“國產奶粉‘史上最好’”、相關行業協會所說的“國產奶粉標準世界最嚴”,實際上都沒有最終改變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看法。所以,讓消費者重新認可國產奶粉仍然任重道遠,有關方麵要做好繼續打“持久戰”的準備。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3-12)生鮮乳供應仍"過剩" 業內期待國家政策出台
- (2015-06-02)我國生鮮乳質量狀況良好 奶牛存欄量達曆史最高水平
- (2014-06-30)個別乳企生產奶粉品牌多達600種 或涉及誤導消費者
- (2014-08-29)牛奶生產日期無暗碼,消費者可放心購買
- (2014-09-11)形形色色牛奶促銷活動鋪天蓋地,讓消費者眼花繚亂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