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注膠食品”需要一網打盡
(據7月28日《新京報》)
何謂“注膠食品”?就是指被注入了“不明膠狀物”以“增重”的食品。
這類“注膠食品”,目前多集中在水產品市場上。比如,媒體從水產市場、上遊水產品加工經銷商調查采訪了解到,商販多選擇價格較高、體型較大的虎蝦、斑節蝦等,注入食用卡拉膠進行增重,每公斤“注膠蝦”至少可額外獲利43元,增收近三成。而除“注膠蝦”外,這門“注膠術”已向海馬、海參等名貴水產品蔓延,甚至已經成為業內的“潛規則”。商販按10%左右比例給海馬打膠增重,每公斤“注膠海馬”可多賺349元~549元。
中國的商人就是有“能耐”,為了多賺錢,什麼“鬼點子”都想得出來。類似向水產品注入不明膠狀物以“增重”“創收”的事情,實在是令人感到可惡可恨。
其實,“注膠貨”並非首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3年前,天津市場就曾查出過,而最早的消費者投訴甚至能追溯到2009年。這說明“注膠食品”並非新生事物,而不過是“問題食品”的重出江湖。對此,這一現象有必要引起有關部門和公眾的高度警醒,因為“注膠食品”流入市場,不僅是擾亂市場秩序的問題,而且是引發致病隱患的大問題。比如,有專家就提醒,諸如“注膠蝦”“注膠海馬”“注膠海參”不僅是一種造假行為,更需要警惕的是,不法商家還可能使用廉價的、含多種重金屬的工業明膠,一旦食用,恐帶來致癌隱患。
“注膠食品”再現水產品市場,除了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膽大妄為之外,想必這與市場的監管和打擊不力也有較大關係,讓一些不法分子鑽了空子。在當今我國市場誠信體係建設尚不完善,商家道德自律和約束欠缺的環境中,靠經營者自律守法去規範市場,是不可能做到的,其中總會有一些不法分子私欲膨脹,無視法律,不擇手段,想方設法賺取昧心錢。俗話說,病從口入。“注膠食品”同其他“問題食品”一樣,都是坑害消費者、損害消費者健康的垃圾食品,都是違背市場道義和良心的不法行為。對於任何製售“注膠食品”的不法分子都應該即時查處,並且一網打盡。
筆者以為,抵製“注膠食品”,單靠消費者自己提高警惕加以識別顯然難以奏效,隻有市場監管部門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嚴查嚴打各類“注膠食品”,才能維護好水產品市場秩序,也才能讓“注膠食品”無任何生存之地。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7)天津部署進一步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工作
- (2014-06-17)廣東部署開展世界杯賽程預測 示範學校食堂建設動員
- (2014-06-17)呼和浩特開展建築工地食堂世界杯賽程預測 專項整治
- (2014-06-17)呼市玉泉區兩部門合作監管監獄食堂世界杯賽程預測
- (2014-06-17)平頂山加強中小學食堂世界杯賽程預測 監管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