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產業新增長點
美國專業調研機構NBJ發布:1995-2008年世界營養產業年平均增速在8%-10%之間,2014年世界營養產業市場規模超過3500億美元。過去三年,中國醫療健康支出年均增速達到13.2%,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健康產業市場。預計到2020年,中國健康服務產業總規模將達8萬億元人民幣。伴隨著中國營養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對營養的需求更加迫切。
圖 1995-2014年全球營養產業規模(單位:10萬美元)
膳食纖維領跑營養健康
膳食纖維曾被認為是對人體不起營養作用的一種非營養成分,又被稱為粗纖維。過去營養學家曾經認為粗纖維吃多了會影響人體對營養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這種毫無益處的“非營養素”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膳食纖維正在以其獨特的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一同被列為重要的具有營養作用的物質。
研究表明,膳食纖維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的總稱,具有多種生理功能。1976年Trowell將膳食纖維的定義為“不能被人體內的消化酶水解的多糖類碳水化合物和木質素”。隨著對膳食纖維認識程度的不斷深入,一些新的膳食纖維組成成分不斷被提取出來,如菊粉、抗性澱粉、低聚果糖等,有關膳食纖維的定義一直處於討論和不斷完善中。一些國家近年來相繼對膳食纖維的範疇和鑒定標準做了規定,如2001年美國化學家協會給膳食纖維的最新定義是:膳食纖維是植物的可食部分或類似的碳水化合物,在人類的小腸中難以消化吸收,在大腸中會全部發酵分解。膳食纖維包括多糖、低聚糖及相關的植物物質,膳食纖維具有促進通便、降低血中膽固醇、降低血糖的生理效果。
膳食纖維按溶解性可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指可溶於溫水或熱水,且其水溶液能被4倍95%的乙醇再沉澱的那部分膳食纖維,主要是細胞壁內的儲存物質和分泌物,包括果膠、樹膠、葡聚糖、瓜兒豆膠、羧甲基纖維素等;不溶性膳食纖維是指不溶於溫水或熱水的那部分纖維,主要是細胞壁的組成部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殼聚糖等。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廣泛的生理作用,在許多方麵具有比不溶性膳食纖維更強的生理功能。
膳食纖維之所以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主要是由於科學家不斷發現膳食纖維所特有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如膳食纖維有很高的持水持油力,對陽離子有結合和交換能力,對有機化合物的吸附壁合作用,具有類似填充劑的充盈作用,可改變腸道係統中的微生物群係組成等等。正是由於膳食纖維的這些理化特征使它具有了以下幾個方麵的獨特生理功能和營養保健作用。
便秘是令人苦惱的一件事,膳食纖維具有很強的持水性,其吸水率為無水物的3~8倍,有的甚至高達10倍、它吸水後使腸內容物體積增大,大便變鬆變軟通過腸道時會更快更省力;作為腸內異物它能刺激腸黏膜,促進腸道的收縮和蠕動,起到通便作用。肥胖源於機體對膽固醇的過量吸收,膳食纖維中有些成分如果膠可與膽固醇結合、木質素可與膽酸結合,使其直接從糞便中排出,減少機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量。膳食纖維還能與腸道中的鉀離子和鈉離子進行交換,產生降壓作用。膳食纖維易引起人體飽腹感,有助於控製飲食;膳食纖維吸水膨脹呈凝膠狀,增加食物的粘滯性,延緩了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同時,可溶性膳食纖維吸收水分後在小腸黏膜表麵形成一層“隔離層”,阻礙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此外,膳食纖維還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通過與胰島素互助的降糖效果,減少機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因此膳食纖維還有控製血糖的作用。
膳食纖維過量攝入也有副作用,研究表明,一般健康人的攝入量為生每天20~35克。膳食纖維生理功能的顯著性與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比例有很大關係,合理的比例約為1:3。
西方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便已開始風行膳食纖維食品,目前,膳食纖維作為主要食品組合已在食品中得到廣泛應用,如將膳食纖維用於製作饅頭、麵條等主食,在饅頭中加入6%的膳食纖維,饅頭的顏色及味道如同全麥粉做成的饅頭一樣,且有特殊的香味,口感良好;而在麵條中加入5%的膳食纖維,麵條熟後強度增加,韌性更好,耐煮耐泡,更為清爽適口。在餡料、湯料食品中加入膳食纖維可改善食品的感官質量,將膳食纖維與油脂、山梨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以及調味劑混合後加熱製成餡料,可用於餡餅、點心、漢堡包等麵食製品。
據統計,膳食纖維在果汁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其次是乳製品。牛乳中含有5大營養素,但不含膳食纖維,因此添加膳食纖維會使牛乳的營養更加豐富全麵,膳食纖維還可用於快餐、膨化食品、糖果、肉類、罐頭和一些功能性保健食品。
中國膳食纖維協會副會長 王延平 膳食纖維是一種資源豐富並有多種生理功能的多糖類物質,對預防某些疾病,保障人體健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種較理想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原料。一些發達國家十分重視膳食纖維資源的開發利用,我國這方麵的研究處於起步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細食品逐漸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降低,以膳食纖維作為功能性食品的原料的需求量將會大大增加,因此加強膳食纖維的改性研究,使其改性後增加生物活性將是今後膳食纖維研究的主要發展方向。中國膳食纖維協會副會長王延平談到:“膳食纖維是一個新興產業,行業法規和標準亟待完善。國內的膳食纖維較多為引進的國際標準,而這些國際標準中檢測所需要的設備條件要求較高,國內檢測十分困難。對此,膳食纖維協會未來也將大力推進行業標準完善工作為膳食纖維類產品發展去除障礙。同時,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媒體的傳播,而膳食纖維的發展現狀愈加凸顯了對媒體大力支持的迫切需求,把好的產品推廣給消費者,讓人們能夠主動的去接觸和了解膳食纖維。”
上海鬆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夏偉鈞 上海鬆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偉鈞介紹說:“我國正處在經濟生活水平快速發展的時期,而現代生活方式帶來的慢性病、習慣病逐漸顯現。據IDF(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統計,中國2013年的糖尿病患病人數達到9840萬。年齡標化的糖尿病發病率總體為9.7%,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別為10.6%、8.8%,而在20年前,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隻有0.67%。同時高血脂人群已經達到1.6億,肥胖人口也達到了近2.6億。因此,借助政策製度的力量,以激發市場的活力來扭轉代謝綜合征的發展極其緊迫。”為了助推行業發展,加快膳食纖維知識的科普力度,由中國膳食纖維協會與新營養New Nutrition主辦,風信傳媒承辦的行業旗艦盛會“中國膳食纖維產業高峰論壇”帶著乳品、食品、飲料、保健品品牌,將再次於6月12日隆重召開!作為大中華區最具影響力的膳食纖維行業盛會,2015第三屆中國膳食纖維產業高峰論壇將竭誠為大中華區膳食纖維市場的發展而努力。
探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藍海市場
根據我國標準中的定義,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SMP)是“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該類產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單獨食用或與其他食品配合食用”。無論是從成分上、生理功能還是最終的效果都與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有著明顯的區別:
表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與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的區別
從上表中可以對比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有著明顯的應用優勢,這是因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在法規管理層麵比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更加嚴格。另一方麵,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采用的是標準化的科學、均衡、全麵的營養配方,可以方便地長期或短期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大量的證據和臨床實踐表明,營養支持對於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康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糾正代謝失衡、減少感染等並發症到促進患者康複、增強各種治療手段的效果從而能夠減少醫療費用和改善病人生活質量,不僅僅滿足食用效果,也能為患者帶來更多的益處。
我國GB29922-2013《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中將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分為三類: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滿足目標人群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能夠滿足目標人群在特定疾病或醫學狀況下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非全營養配方食品:可滿足目標人群部分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不適用於作為單一營養來源。
其中,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是在滿足相應年齡段全營養配方食品的基礎上,依據特定疾病的病理生理變化而對部分營養素進行適當調整。符合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技術要求的產品,單獨食用時即可滿足目標人群的營養需求。標準附錄A中列出了13類常見的、臨床需求量較大、研究資料較充分的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這13類常見的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包括:糖尿病全營養配方食品;呼吸係統疾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腎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肝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肌肉衰減綜合症全營養配方食品;創傷、感染、手術及其他應激狀態全營養配方食品;炎性腸病全營養配方食品;食物蛋白過敏全營養配方食品;難治性癲癇全營養配方食品;胃腸道吸收障礙;胰腺炎全營養配方食品;脂肪酸代謝異常全營養配方食品和肥胖、減脂手術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以預見,這13類將是爭相競爭的目標。
北京康美禾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春龍 不過,北京康美禾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春龍指出:“由於該類產品在我國目前的法規體係中沒有明確分類及相關通用標準,因此導致該類產品的市場混亂,進口產品僅能通過藥品注冊或保健食品的注冊途徑進入市場;國產產品由於沒有國際標準,無法對於該類產品的生產和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造成市場產品參差不齊,管理混亂。”
同時,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針對人群數量龐大,包括正常生理狀況下具有特殊營養需求的人群,如孕產婦、老年人;病理狀況下具有特殊營養需求的人群,如嚴重疾病患者、各種膳食相關慢性病患者和手術、骨折等損傷人群。正是基於如此龐大的消費人群,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才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2015年9月10日,新營養New Nutrition與領跑Leader邀請您相聚北京,參加“2015新營養•領跑峰會”,聚焦特膳。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許多國家都已製定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標準,但是並沒有此類產品關於良好生產規範的標準。我國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範》堪稱第一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GMP,這也充分說明我國對這項新產業的高度重視,相信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在我國必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空氣汙染時代的營養對策
空氣汙染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類的身體健康,全球有80%的人口生存環境超過了WHO空氣質量指南(AQG)的既定標準。WHO闡釋了PM10和PM2.5的定義,PM10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PM2.5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2.5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按照AQG標準,PM2.5的年平均值是10微克每立方米。PM2.5在呼吸道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後會通過支氣管直接進入肺泡,幹擾肺部的氣體交換。這些顆粒中的一些成分如有害氣體、重金屬等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所以心血管係統和呼吸係統,特別容易受到PM2.5引發的炎症和氧化應激傷害。 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心率變異性下降,動脈硬化等方麵的疾病。
帝斯曼中國人類營養和健康科學事務推廣總監 張衛國 目前空氣汙染的程度和廣度已經威脅到了公眾的健康,PM2.5汙染問題更是首當其衝擺在了解決空氣汙染問題的首位。當然控製汙染源可從根本上解決PM2.5問題,但這顯然並不是能夠在朝夕之間可以做到的。國際上已經有科學研究數據表明營養素可以對抗PM2.5進入人體後帶來的一些危害。帝斯曼(DSM)中國人類營養和健康科學事務和推廣總監張衛國博士對近年最近一些科學調查進行了彙總,他指出:“心率變異性下降是一個不好的生理指標。空氣中PM2.5的提高,會使心率變異性下降。攝入魚油(比如DHA和EPA),對因顆粒物導致身體出現的炎症和氧化應激反應有一定的抵抗作用,會明顯預防心率變性的下降”。數個由墨西哥衛生部和美國疾控中心聯合開展的人體試驗提供了魚油有對抗PM2.5傷害的科學依據,這些研究結果驗證了魚油抵禦PM2.5危害的有效性。維生素也可以有效對抗PM2.5的危害,在巴西所進行的人體幹預實驗表明,大量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C能夠減輕人體暴露PM2.5後產生的炎症反應和提高人體抗氧化應激能力。在波士頓的膳食與PM2.5導致心率變異性下降關係的調查中發現,其中一些B族維生素也有肯定的健康保護作用:PM2.5過高所導致的心率變異性下降也可被攝入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6, B12等B族維生素的飲食或補充劑所預防。
在達到WHO的AQG標準之前,應該探索各種空氣汙染解決方案,包括相應的營養對策,以盡可能保護公眾免受空氣汙染的危害。
圖 1995-2014年全球營養產業規模(單位:10萬美元)
膳食纖維曾被認為是對人體不起營養作用的一種非營養成分,又被稱為粗纖維。過去營養學家曾經認為粗纖維吃多了會影響人體對營養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這種毫無益處的“非營養素”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膳食纖維正在以其獨特的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一同被列為重要的具有營養作用的物質。
研究表明,膳食纖維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的總稱,具有多種生理功能。1976年Trowell將膳食纖維的定義為“不能被人體內的消化酶水解的多糖類碳水化合物和木質素”。隨著對膳食纖維認識程度的不斷深入,一些新的膳食纖維組成成分不斷被提取出來,如菊粉、抗性澱粉、低聚果糖等,有關膳食纖維的定義一直處於討論和不斷完善中。一些國家近年來相繼對膳食纖維的範疇和鑒定標準做了規定,如2001年美國化學家協會給膳食纖維的最新定義是:膳食纖維是植物的可食部分或類似的碳水化合物,在人類的小腸中難以消化吸收,在大腸中會全部發酵分解。膳食纖維包括多糖、低聚糖及相關的植物物質,膳食纖維具有促進通便、降低血中膽固醇、降低血糖的生理效果。
膳食纖維按溶解性可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指可溶於溫水或熱水,且其水溶液能被4倍95%的乙醇再沉澱的那部分膳食纖維,主要是細胞壁內的儲存物質和分泌物,包括果膠、樹膠、葡聚糖、瓜兒豆膠、羧甲基纖維素等;不溶性膳食纖維是指不溶於溫水或熱水的那部分纖維,主要是細胞壁的組成部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殼聚糖等。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廣泛的生理作用,在許多方麵具有比不溶性膳食纖維更強的生理功能。
膳食纖維之所以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主要是由於科學家不斷發現膳食纖維所特有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如膳食纖維有很高的持水持油力,對陽離子有結合和交換能力,對有機化合物的吸附壁合作用,具有類似填充劑的充盈作用,可改變腸道係統中的微生物群係組成等等。正是由於膳食纖維的這些理化特征使它具有了以下幾個方麵的獨特生理功能和營養保健作用。
便秘是令人苦惱的一件事,膳食纖維具有很強的持水性,其吸水率為無水物的3~8倍,有的甚至高達10倍、它吸水後使腸內容物體積增大,大便變鬆變軟通過腸道時會更快更省力;作為腸內異物它能刺激腸黏膜,促進腸道的收縮和蠕動,起到通便作用。肥胖源於機體對膽固醇的過量吸收,膳食纖維中有些成分如果膠可與膽固醇結合、木質素可與膽酸結合,使其直接從糞便中排出,減少機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量。膳食纖維還能與腸道中的鉀離子和鈉離子進行交換,產生降壓作用。膳食纖維易引起人體飽腹感,有助於控製飲食;膳食纖維吸水膨脹呈凝膠狀,增加食物的粘滯性,延緩了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同時,可溶性膳食纖維吸收水分後在小腸黏膜表麵形成一層“隔離層”,阻礙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此外,膳食纖維還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通過與胰島素互助的降糖效果,減少機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因此膳食纖維還有控製血糖的作用。
膳食纖維過量攝入也有副作用,研究表明,一般健康人的攝入量為生每天20~35克。膳食纖維生理功能的顯著性與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比例有很大關係,合理的比例約為1:3。
西方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便已開始風行膳食纖維食品,目前,膳食纖維作為主要食品組合已在食品中得到廣泛應用,如將膳食纖維用於製作饅頭、麵條等主食,在饅頭中加入6%的膳食纖維,饅頭的顏色及味道如同全麥粉做成的饅頭一樣,且有特殊的香味,口感良好;而在麵條中加入5%的膳食纖維,麵條熟後強度增加,韌性更好,耐煮耐泡,更為清爽適口。在餡料、湯料食品中加入膳食纖維可改善食品的感官質量,將膳食纖維與油脂、山梨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以及調味劑混合後加熱製成餡料,可用於餡餅、點心、漢堡包等麵食製品。
據統計,膳食纖維在果汁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其次是乳製品。牛乳中含有5大營養素,但不含膳食纖維,因此添加膳食纖維會使牛乳的營養更加豐富全麵,膳食纖維還可用於快餐、膨化食品、糖果、肉類、罐頭和一些功能性保健食品。
中國膳食纖維協會副會長 王延平
上海鬆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夏偉鈞
探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藍海市場
根據我國標準中的定義,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SMP)是“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該類產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單獨食用或與其他食品配合食用”。無論是從成分上、生理功能還是最終的效果都與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有著明顯的區別:
表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與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的區別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 普通食品 | 保健食品 | |
成分不同 | 特殊營養成分,大多無法從日常飲食中攝取 | 基本營養物質 | 調節人體機能的特定生理成分,非營養成分 |
目的不同 | 滿足特定人群或病人的生理、營養需要為目的 | 滿足一般人群的基本營養需要 | 不能直接用於營養支持,以調節特定人群的機體功能為目的 |
生理功能價值不同 | 具有豐富及特殊指向性的生理成分,功能是綜合性的 | 不以提供生理功能價值為主要目的 | 具有明確指向性的生理功能價值,但功能單一 |
生理利用價值不同 | 代謝負擔低,生物指標很嚴格,無毒副作用 | 代謝負擔高,生物指標寬鬆,一般無毒副作用 | 代謝負擔高,生物指標嚴格,有的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
我國GB29922-2013《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中將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分為三類: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滿足目標人群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能夠滿足目標人群在特定疾病或醫學狀況下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非全營養配方食品:可滿足目標人群部分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不適用於作為單一營養來源。
其中,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是在滿足相應年齡段全營養配方食品的基礎上,依據特定疾病的病理生理變化而對部分營養素進行適當調整。符合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技術要求的產品,單獨食用時即可滿足目標人群的營養需求。標準附錄A中列出了13類常見的、臨床需求量較大、研究資料較充分的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這13類常見的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包括:糖尿病全營養配方食品;呼吸係統疾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腎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肝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肌肉衰減綜合症全營養配方食品;創傷、感染、手術及其他應激狀態全營養配方食品;炎性腸病全營養配方食品;食物蛋白過敏全營養配方食品;難治性癲癇全營養配方食品;胃腸道吸收障礙;胰腺炎全營養配方食品;脂肪酸代謝異常全營養配方食品和肥胖、減脂手術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以預見,這13類將是爭相競爭的目標。
北京康美禾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春龍
同時,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針對人群數量龐大,包括正常生理狀況下具有特殊營養需求的人群,如孕產婦、老年人;病理狀況下具有特殊營養需求的人群,如嚴重疾病患者、各種膳食相關慢性病患者和手術、骨折等損傷人群。正是基於如此龐大的消費人群,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才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2015年9月10日,新營養New Nutrition與領跑Leader邀請您相聚北京,參加“2015新營養•領跑峰會”,聚焦特膳。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許多國家都已製定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標準,但是並沒有此類產品關於良好生產規範的標準。我國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範》堪稱第一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GMP,這也充分說明我國對這項新產業的高度重視,相信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在我國必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空氣汙染時代的營養對策
空氣汙染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類的身體健康,全球有80%的人口生存環境超過了WHO空氣質量指南(AQG)的既定標準。WHO闡釋了PM10和PM2.5的定義,PM10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PM2.5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2.5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按照AQG標準,PM2.5的年平均值是10微克每立方米。PM2.5在呼吸道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後會通過支氣管直接進入肺泡,幹擾肺部的氣體交換。這些顆粒中的一些成分如有害氣體、重金屬等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所以心血管係統和呼吸係統,特別容易受到PM2.5引發的炎症和氧化應激傷害。 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心率變異性下降,動脈硬化等方麵的疾病。
帝斯曼中國人類營養和健康科學事務推廣總監 張衛國
在達到WHO的AQG標準之前,應該探索各種空氣汙染解決方案,包括相應的營養對策,以盡可能保護公眾免受空氣汙染的危害。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8-18)發展枇杷產業 造福八方鄉親
- (2014-08-29)專家:恒天然一家獨大控製產業鏈將成行業隱患
- (2014-09-17)食品產業散小低亟待轉型升級
- (2014-12-01)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期,產業鏈的上下遊都經曆著陣痛
- (2014-12-02)餐飲行業微利困局怎麼破 未來要全產業鏈賺錢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