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種子”催生製假販假利益鏈 售假公開化
今年麥播時節,在豫鄂冀部分地區,一些種子市場隨處可見超出審定範圍的“黑種子”以及裝在五花八門違規包裝裏的“假種子”,符合現行法律法規的真種子卻難覓蹤影。這些行政交界地區,種子市場的亂象給農民選購種子帶來了困擾和風險,也擾亂了種子市場秩序。
超審定範圍
在湖北省棗陽市襄陽路汽車站對麵的種子市場,每家種子店麵都在醒目的位置張貼了《湖北省農業廳2014年秋播主要農作物主導品種公告》。公告中規定的小麥品種有襄麥25、鄂麥596、襄麥55、鄭麥9023四個品種,其中鄭麥9023是國審小麥品種,其餘三個均為湖北省審定的小麥品種。
然而,記者走訪這個市場上20多家種子店,竟未找到一家售賣湖北小麥品種的店,就算是鄭麥9023也僅有一家在售。市場上能夠看到的幾乎都是來自河南未經審定的小麥品種。
一家種子店老板馬仁勇告訴記者,他售賣的都是河南生產的小麥種子,主要代理河南地神種業的麥種。馬仁勇的店門口就擺放著“神麥1號”“泛麥8號”“神麥2號”等種子,在店楣上還掛出了“偉科702獨一無二農業部推介主導品種”的橫幅。
在另一家名為“湖北田奧農業有限公司”的種子店,記者看到了“豫農035”“特選鄭麥9023-8”“衡觀35”等小麥種子,均來自河南的小麥種子。
馬仁勇坦言:“我們這個市場上99.5%都是河南審定的麥種,我一直賣河南的種子。”他的話在後來的走訪中,基本得到了證實,幾乎每家種子店都在售賣鄰省河南的麥種。基層鄉鎮的農資店,同類現象仍然普遍。
湖北省農業廳的“公告”中明文寫道:“禁止宣傳、經營、推廣未經湖北省審定或雖經國家審定但適宜種植區域不包含湖北省的品種。”而根據我國現行《種子法》規定,即便是相鄰省審定的品種,未經審定或者合法引種程序,即屬於超審定範圍的“黑種子”。
湖北省種子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告》屬於引導性質,對市場買賣雙方不具有強製性。
售假公開化
除了超出審定範圍,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日趨普遍的“售假公開化”。這個“假”主要體現在包裝標識上,可謂怎麼忽悠怎麼來,讓人眼花繚亂,更讓購買種子的農民“找不著北”。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個生態區域的種子市場實際上賣的種子種類不會超過10種,但是包裝卻是五花八門,起碼不下200多種包裝。這些違反國家規範的包裝擾亂了市場秩序,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麵:
第一,品種名與審定編號牛頭不對馬嘴的“套證”現象。這種違規現象的直接體現是品種名稱是假造的。記者在市場上看到很多這類違規包裝。民間農資打假人士李鑫介紹,“航選163”這個名稱是偽造的,它套用了“鄂麥25”的審定編號,屬於典型的假種子。至於袋子裏究竟裝的什麼種子,隻能通過分子鑒定才可能知曉。
第二,套用已經退市的品種編號的違法問題。市場上的“矮豐66”,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偽造並使用非法品種名稱外,所套用的“豫麥66”早就已經被農業部宣布退市。
第三,假公司、假地址、假執照的“三假”問題。李鑫說,這種違法包裝數量也不少,製假販假在鄂豫交界以及其他一些省際交界地帶已經呈現公開化趨勢。比如記者在市場中發現的小麥種子“長5848”,除了套用晉麥63的審定編號,偽造品種名稱外,還涉嫌冒用他人公司名址以及經營許可證,也就是說地址、公司和執照都是假的。
第四,傍品種、傍名牌、傍包裝的“三傍”現象。記者在多個種子市場都看到“衡觀35”小麥種子,這種包裝袋上跟正宗的“衡觀35”包裝袋顏色、圖案設計基本一樣,唯獨袋子下方多印了一隻熊貓的圖案,非專業人士根本辨認不出。
第五,“偽升級”。市場上還多有“鄭麥9023—x”“衡觀35—x”“西農979x”(x為數字),記者暗訪詢問,加個數字是什麼意思。經銷商一般也解釋不清楚,隻說就是“升級版”,產量更高、抗性更高等。襄陽市襄州區工商部門有關人士介紹說,近年來這種“傍品種”“傍名牌”“傍包裝”的“三傍”現象比較突出,給執法人員執法帶來各種困擾。
跨區製假販假利益鏈
“黑種子”“假種子”的背後是一條日益頑固的製假販假利益鏈。記者在湖北、河南、河北的部分交界地區調研發現,“A製假、販假——B售假、買假”的鏈條已經基本形成。
一些經銷商告訴記者,一些大的種子經銷商都是從河南進貨,中小型的經銷商則多采取轉銷或者分銷模式,種子都是河南流入當地市場。2014年元月河南省新鄉縣工商局破獲一起假種子案件。據新鄉縣工商局介紹,製假的當事人是河南和諧先鋒農民專業合作社,他們借用河南長河種業有限公司場地,並且還存在偽造相關資料、偽造出資金額騙取登記等行為。
據介紹,這家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來,一直在從事假冒偽劣種子加工和銷售。他們的假種子主要流入與河南以及相鄰的山東、河北、湖北等地。
除了合作社、地下作坊製假販假,一些製種企業也參與到製假販假的黑鏈條中來。今年8月,在河南新鄉市開發區,公安和工商執法人員聯合端掉一個長期生產假冒偽劣、侵權種子的窩點。該窩點不僅私刻有關企業的公司印章,還擅自印刷有關公司的假包裝。從警方繳獲的假冒產品看,他們製假涉及的品種包括衡觀35、矮抗58和周麥16等市場熱銷品種。
參與警方打假的民間農資打假人士李鑫介紹說,潛藏於河南和湖北交界地帶的假種子製販鏈條由來已久。他們主要采取“盜竊式育種、蒙騙式營銷”,吃定產銷兩頭:盜竊式育種——相關製假窩點一般從正規種子企業“偷盜”品種,無證生產,侵害正規種子企業的產權和合法利益;蒙騙式營銷——假種子的營銷方式往往配以花哨和噱頭十足的包裝,濫用一些高科技詞彙、專業名詞等,糊弄農民。
對於這些屢打不絕的製假售假種子窩點,湖北、河南、河北一些地方的農業管理部門倍感困擾。由於聯合執法上還存在一些短板,農業部門執法力度又非常薄弱,對製假販假威懾力非常有限;同時,實際工作中,“以罰代管”等現象較多,也給違法違規行為留下了“花錢買平安”的生存空間。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