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乳業兼並重組新政為何難落地:政策向左企業向右

2014-11-06 14:10:19來源:新浪

評論0我來說兩句
  5個月前的今天(6月6日),工信部、發改委等四部委製定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並重組工作方案》(下稱“重組方案”)獲得國務院同意並轉發,11月5日,一位地方乳企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該項政策推進緩慢。

  近日,工信部消費品司帶隊到黑龍江、內蒙古和陝西省進行調研,其間召開了座談會。黑龍江當地的與會企業代表告訴:“政府和企業想的完全是兩個方向:政府希望大企業兼並小企業,有證的消化無證的,進而實現淘汰落後產能、提高行業集中度的目的;但是企業卻不願意兼並弱者,這樣會增加經營負擔。”作為去年以來一係列乳業新政的一部分,重組方案實施的這150天為何麵臨落地難,大工廠、大企業的“做大戰略”是否一定會帶來乳品安全,進而提振消費者信心?

  新政為何難落地

  今年5月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審查首批名單正式出爐。次月,備受業界關注的重組方案也浮出水麵。

  方案稱,國家鼓勵符合生產資質條件的企業以資產和品牌為紐帶,通過企業並購、協議轉讓等多種方式,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並重組。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和重點區域集中,加快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消息,截至2014年9月,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內已有10多起企業並購重組活動,涉及伊利、蒙牛、雅士利、飛鶴等多家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記者了解到,蒙牛收購雅士利是在重組方案發布之後的6月17日,不過該交易卻在此前幾個月就開始談判。飛鶴乳業收購吉林艾倍特乳業和陝西關山乳業分別是今年1月和2月展開的。

  而近半年以來,能夠進入業界視野的兼並重組項目並不多,這項高調啟動的乳業新政推進得並沒有預期中的那麼順利。上述地方乳企負責人告訴,他在座談會上問工信部消費品司相關負責人,有沒有具體政策?回答是還在研究當中。另外,此前釋放出的300億信貸扶持資金,對如饑似渴的中小企業來說,似乎仍是一張畫餅。

  事實上,政策落地難還另有隱情,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稱,各地的實際情況遠比工信部預想的複雜。“以東北為例,有一些基地型民企,圍繞著奶源做市場,沒啥野心活得很好,政府也拿這些‘釘子戶’沒轍;另外還有一部分企業要麼半死不活,要麼欠債十幾億,每天都燒香拜佛盼著有人來兼並,但哪個企業敢接盤呢?”

  乳業專家馮啟建議,重組方案不是一個指令性規定,而應該是指導性文件。“能否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待到瓜熟蒂落時,扶持有實力的企業通過危機並購,來提高行業集中度。”

  “目前南方企業因使用價格較低的進口原料粉,市場上大打促銷戰,這導致東北以生鮮奶為原料的企業承受成本壓力,都麵臨著生存問題,哪有更多精力來考慮發展?”上述乳企負責人如是感慨,除非國家能給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但是目前還指望不上。

  龍丹乳業總經理高扶良向記者介紹公司目前的抉擇:“我們目前也很猶豫,是繼續自主經營還是尋求戰略資本,或者與大企業聯姻。”他稱,目前公司急需從東北走向全國,所以隻對南方那些具有市場互補性的企業有興趣。

  做大和做強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頻繁出台的乳業新政在提振消費者信心的同時,監管部門也承認並著手解決目前行業存在的一係列問題。

  國務院在轉發通知中稱,近年來淘汰了一批奶源無保障、生產技術落後的企業,嬰幼兒配方乳粉產業結構得到了改善,但行業集中度不高、自主品牌競爭力不強、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缺乏信心等問題依然突出,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

  重組方案稱,充分發揮行業大型骨幹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鼓勵開展跨地區、跨所有製兼並重組,實施強強聯合、兼並改造中小型企業。引導具有品牌、技術、特色資源和管理優勢的中小型企業以並購、產業聯盟等多種方式做優做強。

  馮啟認為,做大並不是做強的充分必要條件,各行各業麵臨的情況不同,以法國葡萄酒為例,大大小小的酒廠多達數千家,但是人家從出口到管理做到標準化,一直很穩定,而且業界一提到法國葡萄酒,就認為是規範的。

  “對於中國乳業而言,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多並不是問題,關鍵是沒有一個自上而下的係統性管理機製。”他分析稱,重組方案從長遠來看整體思路是對的,即從政策源頭和企業生產抓起,但有的時候政府做得越多,消費者的信心反而越難提升。

  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巡視員高伏向表示,兼並重組本身是市場行為,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組合調整,總的來講沒有過多框框。“政府要做的就是規範市場秩序,為企業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提供普惠的公共服務,而不是針對某個企業。”

  對於這個“做大”戰略,一位地方奶業協會負責人則表示不認同。“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跟咱們這樣搞的,提高行業集中度並不適合所有產業領域,鋼鐵行業可以,但是乳業卻行不通。”他介紹,這個行業具有特殊性,生鮮奶擠出來後最好立即冷卻到0~4℃儲存和運輸,最佳的投料加工時間是控製在40個小時之內,大企業大工廠每天都需要數千噸原奶,距離太遠的生鮮奶往往並不能達到此要求。

  乳業資深專家顧佳升介紹,正是這種“做大”思維和戰略,導致目前乳品加工企業多以常溫奶產品為主,以為一熱可以遮百醜,通過高溫滅菌延長保質期,進而銷往全國市場。“這種市場消費特點也被國外看準,進口奶粉和液態奶因此而大舉進入,導致國內奶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怪圈。”

  與國內動輒萬頭規模化牧場相比,目前國外大多是每家不到一百頭牛,然後數家一起組建適度規模的加工廠,奶農是乳品加工企業的股東,他們對每一瓶乳製品的質量負責,如果有一家奶農摻假,將會立即被剔除出局,不僅監管效果顯著,而且社會成本低廉。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乳業新政政策

[責任編輯:]

2022年世界杯中國時間表 © 2012-2025 食安觀察版權所有

京ICP備09075303號京公網安備1101085079, 1101055372號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金融街長安中心5號樓4層403(郵編100043)

聯係電話: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詢:010-519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