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行業投資策略:迎接冷鏈大時代
美日經驗:人均GDP、收入水平提高推動冷鏈市場發展。美國冷凍食品產量高峰出現在1949-1957 年期間,複合增速18%,1967 年之後,隨著人均GDP 達到4000 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00 美元,冷凍食品市場逐漸進入成熟期,增速降到5%以下。美國冷庫絕大多數是公共冷庫,證明冷凍倉儲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這是由於冷庫初始投資較大造成的。日本冷凍食品市場起步於二戰後,1955 年以後,伴隨著日本經濟的起飛,冷凍食品市場保持高速增長,複合增速30%左右。1974 年以後,日本人均GDP 達到4000 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4000 美元,冷凍食品的增速相應回落。從日本冷凍食品結構上我們可以看出,1965 年到1975 年這段時間內,隨著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家庭消費占比越來越大。
中國:冷鏈水平落後意味著巨大空間。目前中國人均GDP 水平早在2010 年就已超過4000 美元,但是人均冷凍食品消費量卻遠不及美日當年的水平。美國1966 年人均GDP達到4000 美元,人均易腐食品消費量達到600 千克;日本1974 年人均GDP 達到4000美元,人均易腐食品消費量達到350 千克。而中國人均GDP 於2010 年達到4000 美元,但人均易腐食品消費量僅為200 千克。美國日本在人均GDP 超過4000 美元的時候,城鎮化率均已達到75%。中國雖然人均GDP 已超4000 美元,但城鎮化率卻僅超過50%,這或許是中國冷鏈水平發展不及當年美國、日本的原因。中國冷鏈基礎設施、冷鏈設備匱乏、陳舊。中國的冷庫容量約為美國的一半、印度的60%。人均冷庫容量為美國的1/9,日本的1/4。冷鏈需求正快速增長,基礎設施的差距表明下遊冷鏈需求尚未爆發,預示著行業的巨大空間。
電商的爆發或提供又一增長動力。按照生鮮電商未來達到中國電子商務預期滲透率10%來估算,生鮮電商的潛在市場空間將達到2500 億元。理想情況下,冷鏈宅配的成本約占銷售額的15%,因此,可以測算出,僅生鮮宅配這一塊的冷鏈物流(包括倉儲和運輸)市場規模,將達到375 億。目前困擾生鮮電商最大的問題是冷鏈物流成本,整個行業內平均都在40 元以上,客單價需要達到270 元才能讓生鮮電商有不錯的收益。但是,習慣網購的年輕一代的收入水平隨年齡增長會逐漸提高,他們的購物理念將持續推動生鮮類產品的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客單價的快速提升是可以預期的。
冷鏈大國美國卻無一家成功冷鏈物流上市公司。有意思的是,作為六七十年代就已成熟的美國冷鏈市場,資本市場卻至今沒有誕生一家做冷鏈物流的成功的大型公司。反倒是上遊的冷鏈設備和倉儲、再上遊的食品服務業中,均有較為成功的案例。這是由於冷鏈物流的特性決定的。與一般物流不同,冷鏈物流直接影響運輸物品的品質,冷鏈環節極大的關係到最終消費者的體驗。因此,食品商必須掌握對冷鏈服務的控製力和話語權,這關乎其品牌形象,食品商是不允許下遊冷鏈物流商過於強勢的,因此他們會要麼在它做大之前將其收購,要麼控製其業務量不讓它做大,整個冷鏈產業鏈上,最核心的是源頭食品服務商。
啟示:投資冷鏈,食品服務>設備和倉儲>冷鏈物流。從美國市場來看,成功的食品服務商(西斯科)收入規模在500 億美元級別,成功的設備和倉儲服務商(美冷)收入規模在20 億級別,而成功的冷鏈物流服務商(C.R.England,美國最大的公路冷鏈運輸商),其收入僅為10 億級別。資本市場上,這點也成立。西斯科股價上市以來股價最高漲幅280 倍,而馬丁運輸上市以來股價最高漲幅為25 倍。我們認為,若想投資冷鏈,首先關注類似於天貓、京東、一號店等食品服務商,其次關注煙台冰輪、大冷股份、漢鍾精機等冷鏈設備商,以及提供冷凍倉儲的服務商如海博股份、錦江投資等。
風險提示。冷鏈下遊需求不達預期;冷鏈物流前期投入巨大;冷鏈行業季節性強。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8)順豐速運與聯想佳沃達成戰略合作 發力生鮮冷鏈
- (2014-06-18)伊利入選食品冷鏈物流管理首批試點企業
- (2014-06-18)聚焦冷鏈 新飛冷藏車實現高增長
- (2014-06-18)遂昌:農產品冷鏈配送
- (2014-06-18)國務院通過物流業中長期規劃 助推冷鏈高增長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