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一種現代食物
一款街頭食物要打破潛在的地域限製,變成大眾流行食物,通常需要滿足幾個特點。一是製作簡單,食用方便。二是可以充饑,營養補充也能過得去,還要適應口感要求。三是售價低廉,還能保證經營者獲得可觀收益。歸結起來,這就是工業革命後快速躍進的都市化、工業化潮流所造成的新型都市生活,對快食提出的要求。漢堡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變得流行,同期可樂也開始大行其道,市麵上還有即飲咖啡等即食、快食食物,都旨在幫助人盡可能縮減在搜尋和加工食材,以及後續進食的時間。漢堡,就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食物。
紐約“新學院”大學的烹飪史教師安德魯·F.史密斯是一位資深的漢堡迷,他曾著有《垃圾食品與快餐之百科全書》、《牛津美國飲食指南》等作品。安德魯·F.史密斯所著的《吃的全球史:漢堡》一書在較短篇幅內,向人們回顧了漢堡這種現代食物在全美、全球擴散流行的過程,介紹了美國等國漢堡加工製作企業和品牌商的發展興衰,對漢堡對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影響給予了評析。
全書首先探討了漢堡的起源。公允而言,漢堡與傳統的中式、日式、西式家庭食物相比,確實不夠健康,卻因為很好的滿足了前麵提到的縮短人們花在食物上的時間,特別是減輕了家庭照料孩子的時間,才刺激出旺盛的社會需求,在20世紀初就已成為美國家庭的主食。廣闊的市場,促使冒險家和創業者紛紛試水漢堡連鎖店。經營者能否巧妙兼顧漢堡品質控製與成本節約,成為盈利關鍵,而連鎖化經營、品牌化經營與標準化流程管理,則進一步提升了先人一步的漢堡經營企業的效益。
二戰後,美國出現了大規模的城市郊區化現象,從而提出了更多的即食消費需求。麥當勞和漢堡王成為適應這股社會及商業新潮流的大贏家。麥當勞推出了後來飽受詬病的自助服務係統,出餐時間標準化,還向到店消費的兒童贈送玩具,“麥當勞爺爺”形象的辨識度一度超過了聖誕老人。漢堡王等強勁競爭對手的存在,事實上從未起到降低麥當勞市場份額的作用,相反會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消費者鞏固漢堡消費的習慣。
《吃的全球史:漢堡》富有趣味的考察了漢堡的搭配食品。炸薯條是最受推崇的配菜,這種消費搭配的形成實際上與二戰期間美國國內物資的短缺有關(牛肉等主要食材短缺,而土豆則不受配給限製)。而當漢堡店經營者通過技術創新,解決了炸薯條的標準工藝問題,才使得薯條被各家各品牌漢堡店保留了下來。最近幾十年來,隨著都市人健康意識的提高,炸薯條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最常見的批評理由就是薯條炸製時大量使用動物油從而使得薯條易於使人發胖。
美國軍隊在一戰後期和二戰期間兩次到歐洲作戰,二戰戰後還長期駐紮歐洲和亞洲多個國家,這成為可樂、漢堡等美式食品全球擴散的寶貴契機。《吃的全球史:漢堡》書中分別就漢堡在歐亞不同國家的流行擴散過程給予了解讀,指出以麥當勞為代表的美式漢堡企業及這些國家出現的創業企業,均適應不同市場環境和社會、文化習俗、飲食習慣,對漢堡口味和食材選用作了大量調整。某種意義上講,將漢堡說成是進行美式文化入侵、美式飲食滲透的工具並不公允,這種並不健康的食物,從根本上仍應歸咎為不同國家在現代化轉型過程中,對發展效率的熱衷追求,願意為此付出健康代價,才如此熱切的擁抱了快食方式和品種。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0-08)英國餐廳推人肉味漢堡挑戰消費者的勇氣與味蕾
- (2014-11-04)高速生產的糖果漢堡
- (2015-01-19)關注“世界杯賽程預測 ”:選購烘焙食物要注意什麼?
- (2015-07-07)10大高鹽食物 麵包為何排首位?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