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奶收購價比水還便宜:過剩造成
“春節前後是4.1元/公斤,隨後每公斤逐月下跌0.2元~0.3元,目前單價是2.6元。”昨日,青島萊西的一位李姓奶牛養殖散戶向記者講述他的煩惱,每公斤鮮奶單價是2.6元,飼料成本則是2.9元,這還不包括電費等其他開支。
該散戶麵臨的處境並非個案,當地與乳企簽署購銷協議的養殖小區日前也在為過山車般的奶價而苦惱。蒙牛8月份在萊西當地的鮮奶收購價低至3.5元/公斤,經過奶戶們奔走呼籲,終於答應在8月份的基礎上每公斤提高0.4元,盡管這樣,仍然低於雀巢、伊利在當地的收購價。
山東奶業協會秘書長張誌民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原奶拒收、壓級、壓價的現象普遍存在,“一些地方的奶價最低已到1.5元/公斤,鮮奶居然比市麵上的水便宜,價格嚴重違背價值,轉產、賣牛、奶站關閉的現象開始蔓延。”
他對此分析稱,進口奶粉僅僅是個導火索,背後暴露出來的還是產業基礎的脆弱,以及產業布局、產品結構的不合理。“這輪調整遲早會來,早來比晚來好,這樣可以逼著養殖戶調整牛群結構,淘汰老弱病殘的奶牛,與下遊乳企共渡難關。”
“奶荒”變“過剩”
並非隻是山東的形勢嚴峻,西部地區也沒有擺脫大環境的影響。
日前有報道稱,青海部分奶戶鮮奶價格跌至2元/公斤,因為部分企業限收、拒收而無奈倒奶。
10月8日,青海省農牧廳畜牧業處就此發了一封《致全省奶牛養殖戶的公開信》,信中稱:“根據近期對青海組織開展的散奶質量安全狀況的調查情況來看:部分散養戶生產條件、動物防疫條件落後,手工擠奶中的‘二次汙染’問題無法規避,加之缺少製冷儲奶罐等設施設備,生鮮乳無法在短時間內冷卻到0℃~4℃,使原奶滋生細菌酸敗變質的現象時有發生……”
因此,“此次乳品加工企業拒收、限收散養戶牛奶,完全是出於為確保乳製品質量安全,維護企業品牌和形象,對散養戶牛奶衛生、質量和安全的擔憂。”青海省農牧廳希望廣大奶牛散養戶予以理解和支持。
西部乳業發展協會秘書長王偉民昨日告訴本報記者,陝西省在西部地區的奶牛養殖規模算是最大的,在這輪價格調整中的抗擊打能力還可以。雖然奶戶都在抱怨目前3.4元~3.7元/公斤的價格過低,但是現階段留給奶戶討價還價的空間有限,隻要能夠按時按量收奶就很不容易了。
與去年秋冬季節乳企高價搶奶相比,如今奶價的落差讓奶戶們感到無所適從:為什麼從“奶荒”轉眼間就“過剩”了?
東方艾格乳業首席分析師陳渝給出了他的看法:乳企去年以來大量進口的奶粉和液態奶需要消化,夏秋季節是北方奶源基地的生產旺季,並且去年“奶荒”導致乳企加大奶源投入力度,如今恰處產能釋放時分。“幾種因素疊加就很自然地出現‘過剩’,養殖業屬於周期性很強的產業,這種波動是很正常的。”陳渝認為。
從產業鏈角度看,也有人士將上遊的瓶頸歸結於下遊消費市場的低迷。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奶類人均占有量在30公斤左右,另據山東奶業協會提供的數據,2013年山東省奶類人均占有量為28.8公斤,同比減少1.57公斤。
“產品終端奶價過高,消費者喝不起奶,同時又對國產奶不放心,於是就導致消費量停滯不前。”張誌民感慨稱,牛奶就應該成為中低層老百姓每天喝的東西,價格過高往往局限在“送禮”的用途。
對此,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坦言,我國已進入世界高奶價行列,“價格趨高已經成為製約乳製品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何以解憂?
對於全國乳業來說,好消息是迎來了調結構、轉方式的機遇;對於靠養牛擠奶為生的奶戶而言,壞消息則是這場陣痛還遠沒結束。
多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分析稱,到今年年底,隨著產奶旺季結束,同時春節需求旺季到來,這種產銷需求的變化會令原奶價格企穩。“以目前地方出現的價格下跌、倒奶賣牛的嚴峻形勢來看,明年上半年恢複到正常水平都很難。”張誌民表示,不過當下也不能盲目樂觀,從長遠來看也不能太悲觀。
他進一步分析稱,進口奶粉隻是一個導火索,不能一味地把問題歸到外因,不進口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與新西蘭簽訂了相關貿易協定,需要遵守。
張誌民認為,這輪原奶價格急劇出現下降,主要暴露了中國乳業三個方麵的問題:一、產業基礎的脆弱性。之所以短期遭受進口奶粉的衝擊,主要是因為國內奶業發展時間短,產業鏈不夠健全,極易受到內外環境的影響;二、民族產業缺乏獨立性。從奶牛、飼料到設備,都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缺乏獨立性,離開國外好像辦不了事情;三、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不合理。
“如果把奶山羊產業也發展起來,形成多元化的係統格局,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所緩解;如果市場不是以常溫奶、調製乳為主,而是以巴氏奶為主體,是否為另一種局麵?”張誌民如是稱。
而在陳渝看來,一直以來相關部門對國內乳業出現的問題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一種體製上、格局上的統籌管控。當行業問題到了極其嚴峻的時候再出手幹預,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多大必要了,因為在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下,局麵已經出現調整跡象。
對於奶戶因為原奶價格劇烈波動而遭受損失,陳渝建議,國家相關部委能否出台“收儲”的措施,在價格過低的時候對奶戶鮮奶進行收儲,噴成粉後保存,待到價格高企甚至出現奶荒的時候再拋出來,這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奶農的利益。
他補充道,這種幹預一定要掌握好時機,以及火候,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做出有效調控。
此外,有業界人士建議國家減少國外奶粉的進口,其實從國家最新的進口政策措施中已經看到積極信號。9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穩定國內需要的資源進口,合理增加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牛羊肉、水產品等一般消費品進口。
張誌民向本報記者分析稱,增加進口的消費品中並不包含奶粉,顯然國家已經了解到目前進口奶粉增長過快,以及國內奶農遭受的衝擊。
值得關注的是,日前一位國內奶牛養殖上市公司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鑒於目前下遊乳品加工企業大量使用進口奶粉生產還原奶,以及該種生產方式對原奶需求的擠壓,國內幾家大牧場已經聯名上書國家相關部委,希望政府出麵規範市場秩序。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1-12)國內多地鮮奶收購價暴跌 導致巴氏奶價格下降近9%
- (2014-12-11)原奶收購價格持續下跌 中小養殖戶將麵臨“生死考驗”
- (2015-04-02)牛奶收購價或再降低 恒天然簽約奶農在十字路口
- (2014-08-15)福州召開第3屆海峽兩岸巴氏鮮奶發展論壇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