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行業寒冬未過 豪賭理財成救命稻草?
原標題:豪賭理財 酒企的救命稻草?
行業寒冬未過,業績不佳的酒企們紛紛冀望買理財產品補血。北京商報記者近日整理發現,包括洋河、酒鬼酒等在內的多家酒企,均已拿出部分自有資金押寶理財產品,有的甚至欲砸出超10億元,而對於各公司所言此舉為“提升公司整體業績”的目的,業內多位人士表示,理財帶來的提振作用不會太大,而且在企業最需要錢的時候,較多資金被理財產品圈占,將有妨礙酒企深度調整策略實施等風險。
狠砸過億元做理財
今年來,即便麵臨著業績大跌甚至是虧損,各個酒企在買理財產品上卻毫不吝嗇。其中,洋河股份較為突出,公告顯示,該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投資額度不超過15億元。
洋河下屬子公司也出資5000萬元,向江蘇紫金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雨花支行購買“紫金財富14023期”理財產品。4月1日,洋河出資1.21億元,認購平安財富*睿豐一百五十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隨後再度出手,投資8000萬元認購平安財富*睿譽十六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和洋河一樣,青青稞酒在買理財產品上也頗為頻繁,根據該公司7月3日發布的公告,3月31日至7月2日分五次擲下重金。截至公告日,青青稞酒及全資子公司過去12個月購買的尚未到期的銀行理財產品金額共計5.7億元,占其最近一期(2013年12月31日)經審計合並淨資產的27.89%。
此外,剛剛報出上半年巨虧的酒鬼酒,也發布公告稱擬利用暫時閑置的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投資額度不超過5億元,投資期限為一年。
標榜意在“提升業績”
近兩年多,受到塑化劑風波、限製“三公”消費等影響,白酒行業急轉直下,企業淨利等紛紛驟減。數據顯示,去年我國1423家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全年累計完成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22%,增速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14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以跌為主,2013年,其中11家酒企均出現淨利下滑,業界大佬五糧液更是報出了八年來淨利潤首次下滑。
在此背景下,“提升公司整體業績水平”成了上述各企業今年來積極加碼理財產品的重要目的。按照酒鬼酒公告話說,“使用自有閑置資金進行低風險與收益相對固定的委托理財,有利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收益”。
青青稞酒日前在其投資者關係活動中解釋買理財產品的原因時稱,該公司新廠區需要一定資金量,但各種款項的支付主要是在下半年。因此,其對下半年陸續支付的自有資金進行了安排(包括買理財產品)。且該公司強調,銀行存款利率較低,做理財可以對其利潤有一定貢獻。
然而,就是在各酒企紛紛冀望押寶理財產品以提升業績的上半年,實際淨利表現並不如願,甚至有企業同比由盈轉虧。青青稞酒淨利表現由去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長33.71%,轉向同比下降15%-20%。洋河預計其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0-15%,而去年同期還是同比增長3.5%。酒鬼酒則是同比暴跌227%-260%,由去年上半年的盈利3071.85萬元變為虧損3900萬-4900萬元。
難成救命稻草
對於多位業內人士而言,酒企在行業深度調整期加碼理財產品如同一場“豪賭”,對業績的提振作用較小,還存在資金被占用影響公司轉型的風險。
一位業內人士根據上述公司所投資的理財產品,以每家公司3億-5億元/年的理財投入粗算,即便是按照產品中較高的預期收益率,理財所帶來的收益在公司2013年淨利潤的占比不足1%,“數量相當小,因此酒企當前做出理財決策並不能成為重要救命稻草”,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如此說道。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下是行業調整期,相比黃金發展期,企業的資金流有縮減,並且需要做出的調整政策較多。企業投入較多資金理財無疑會影響其在主業方麵的發展。“從洋河股份近期投資的理財產品來看,其8000萬元是用於信托計劃,投資期限是12個月。若2014年白酒行業市場發生改變,而洋河股份需要更多資金應對競爭,屆時較長時間、較大數額的理財資金將會限製公司策略製定。”簡愛華表示。
另外,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對於酒企而言,在調整期並非隻有“錢生錢”式的投資出路。從長遠角度講,更重要的在於,通過營銷等提升影響力、構建自身的行業地位。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18)白酒整體銷售顯疲態,高端白酒銷售仍處“寒冬期”
- (2014-09-22)白酒行業轉入低穀開始引發並購資金的躁動 白酒業寒冬未
- (2014-10-23)銷售寒冬之下 名酒的空酒瓶如今隻當廢品賣
- (2014-06-17)白酒行業調整繼續 部分理財產品交易寡淡
- (2014-06-30)葡萄酒行業需加強“自律”與“他律”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