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業尋革新 眾籌縮短農產品的流通鏈
【2022世界杯分組我來預測訊】 國內已有大家種、嚐鮮眾籌等平台,均是為用戶直接向農場預購農產品
在人們既往的印象中,回報型眾籌總是與創意類的科技產品、文藝範兒的藝術演出等聯係在一起。如今眾籌又衍生出了一條樸素的新思路——農業眾籌。
農業眾籌是否會給農業流通鏈帶來顛覆性的革新?眾籌網合夥人農業總經理李玉民認為,農業眾籌就是采用互聯網和社交網絡革新原有的農業生產流程,讓消費者參與到農耕體驗中,可追溯農業生態,提前彙集訂單,以訂單驅動農業,通過互聯網、眾籌和大數據推動中國訂單農業的發展。“農業參與眾籌的最大好處在於,可以獲得從創意到市場開拓全過程配套服務”。
國內已有大家種、嚐鮮眾籌等平台,然而農業眾籌這一新生事物似乎未被投資者認可。大家種平台上線的18個項目中,眾籌成功的僅1個;嚐鮮眾籌上的四個項目,一個項目眾籌成功,一個目標5000元的香菇項目離眾籌結束還有8天,但無一人支持。
眾籌縮短農產品流通鏈
在現行的農產品市場流通中,農產品從農戶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多重環節。農產品首先由農戶在產地的批發市場中賣給批發商,然後通過運輸商運到銷地批發市場的批發商,再通過零售商、超市、農貿市場等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由於在整個流通鏈條上需要多次經手,所以農戶生產農產品的成本與消費者實際的購買價格之間存在差異,加價比例達600%左右。因此,在李玉民看來,農業眾籌的機會在於去掉一些中間環節,把最優質的農產品從產地直接到達消費者手中。
目前在國內也已經有專門的農業眾籌平台,如“大家種”、“嚐鮮眾籌”等,均是為用戶直接向農場預購農產品的平台。
除了農業眾籌平台之外,近期眾籌平台“眾籌網”也開始進軍農業眾籌領域。眾籌網的農業眾籌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板塊。線上板塊包括“眾田寶”、私家認養及應季首發,而線下板塊則是農業金融等。第二類模式是私家認養。第三個是農業眾籌的模式,眾籌挽救瀕危的農耕文明;第四類業務模式,眾籌來助夢互聯網和跨界新農人的合作;第五類要做的是眾籌發展立體農業,還城市一抹綠色”。
傳統農業公司尋求革新
打開大家種、嚐鮮眾籌等農業眾籌平台可以看到,目前所有的農業眾籌項目都是由個人發起,農產品包括西瓜、櫻桃、核桃、稻米等,還有農業相關項目。不過,記者發現,在大家種平台上上線的18個項目中,眾籌結束的項目有9個,但是眾籌成功(即完成籌資目標)的項目僅1個。而嚐鮮眾籌上的四個項目,僅一個項目眾籌成功,其它三個項目仍在眾籌中,其中一個目標5000元的香菇項目離眾籌結束還有8天,但無一人支持。
對此,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眾籌這種模式本身在國內才剛剛起步,大家對它的認知度都還比較低,再加上農業眾籌更是近期才推出,所以投資人少也是情有可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個人發起農業項目外,近期傳統農業公司也開始主動尋求革新。彙源集團、三安康食、沱沱公社在7月30與眾籌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對於傳統農業與眾籌平台的合作,三康安食董事長李偉坦言,“我自己認為是做農業人的一個新的希望點,等於給我們這些在傳統行業裏麵、傳統渠道當中,或者最傳統的農業產業經營的人一個很好的機會,用一種很現代化的、很時尚的、很有效的手段把我們想做的,為社會也好、為大眾也好做的食品健康安全的有意義的事情真的能夠落地”。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去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穩定向好
- (2014-06-16)發展中國家需求旺盛推動美國農產品出口
- (2014-06-26)全國範圍取消棉花大豆臨時收儲政策 農產品定價機製改革
- (2014-08-08)“三品一標”農產品將全部納入質量追溯試點範圍
- (2014-09-22)超市農產品披上“二維碼身份證”破題還需哪些“大招”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