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檢測領域 操作者始終是人
但在消費者的層麵,龍大肉食卻並不被認為是一個光鮮的品牌, 龍大肉食曾因“囊腫豬肉”等諸多世界杯賽程預測問題被消費者舉報,早在公司提交上市材料前夕,這樣的問題就頻繁發生。龍大肉食上述問題被曝光之時,也恰逢《舌尖上的中國1》播出,當時就有不少消費者在網上戲稱龍大肉食為“舌尖上的問題肉”和“囊腫豬肉專家”。
本刊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導致龍大肉食被稱為“舌尖上的問題肉”的原因在於質量檢測的環節,這使得龍大肉食提出的“放心肉”概念看起來有些虛無縹緲。
而除了在質量層麵的問題,投資者更應該關注龍大肉食過去三年來不斷擴大的營收規模和與營收規模擴大背道而馳的利潤下滑——在此情況下大舉募資擴產,或許並不能為投資者帶來良好的回報。
囊腫豬肉賠償:6斤還是30斤?
招股書顯示,龍大肉食的最終產品包括冷鮮肉、冷凍肉、熟食製品(中式鹵肉製品、低溫肉製品)等, 其整體業務鏈條涵蓋了從生豬養殖、生豬屠宰,到冷鮮肉、冷凍肉、熟食製品的生產加工及銷售,乃至於自身產品的安全檢測。龍大肉食也因此以“全產業鏈”肉食品加工企業自居。
不過,作為一家食品企業,上述種種表述卻不能掩蓋公司在質量上存在的問題,在近些年業務規模的急速擴張中,龍大肉食的質量問題也逐漸凸顯。
據龍大肉食所在地山東當地媒體報道,2011年6月28日,煙台網友“八月一日”在當地論壇發帖曝光了自己在煙台“振華量販超市”購買到有囊腫問題的龍大豬肉,重量為3斤左右。此後,經過維權,該消費者獲得了6斤龍大豬肉作為賠償。因為囊腫豬肉的出現,以及相關賠償的依據缺失,這一事件在煙台當地也鬧得沸沸揚揚,關於“囊腫豬肉”的討論在消費者中間經久不衰。
“當你買到1斤囊腫豬肉,你可以獲得2斤的賠償。對食品企業來說,這樣的賠償顯然是小意思,但對消費者個人來說,如果導致相關疾病,卻是難以承受。”煙台市民王先生在龍大肉食“囊腫豬肉事件”發生後如是表示。
而山東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宣傳教育部的副主任王致遠當時即對媒體表示,如果連廠家(龍大肉食)都已經承認自己的產品出廠時存在疏忽,那麼消費者理應根據《世界杯賽程預測法》的有關規定獲得10倍賠償,因此超市僅僅給予雙倍賠償的做法顯然不合理。即按照上述情形,購買到囊腫豬肉的消費者理應獲得30斤的豬肉賠償,而非僅僅是6斤。
質量問題頻發的背後:檢測獨立性存疑
“囊腫豬肉事件”並非偶然。同樣是在2011年,時間為12月份,山東省質監局公布了2011年第四季度生產加工環節食品產品省監督檢驗不合格結果,“龍大”赫然在列。記者在這份不合格的名單中看到,煙台龍源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龍大”牌食用油不合格。
資料顯示,煙台龍源油食品為“龍大植物油”的全資子公司,而“龍大植物油”與龍大肉食同為“龍大集團”控股。由是觀之,質量問題並非以龍大肉食為特例,而是貫穿在整個龍大集團的體係內,近乎形成“龍大風格”。
遺憾的是,在龍大肉食最新的招股書中,公司方麵僅輕描淡寫的指出“質量問題……會對公司業績及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投資者卻很難發現這些具體的產品質量問題的案例,但這些事件早就在公開渠道和公共媒體中可以看到。
龍大肉食最新的招股書披露後,有投資者致電本刊稱,龍大方麵究竟是刻意隱瞞還是認為這些質量問題無關公司投資價值的判斷?作為食品企業,產品安全問題實際上是投資風險點之一,擬上市公司應在招股書中明確列示並提示投資者注意,同時過往發生的產品安全問題也應該明確提出警示。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質量問題的產生或與龍大肉食的管理亂象有關,而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檢測上的“獨立性之爭”。
龍大肉食在招股說明書不惜筆墨的描述檢測的“權威性”,其全資子公司傑科檢測是食品行業中為數不多的國家級檢測機構,充分保證了公司世界杯賽程預測 。並稱傑科檢測先後引進了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儀(LC/MS/MS)、超高效液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氣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儀等較為先進的食品檢測設備,建立檢測中心。
但技術層麵的領先似乎並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有食品業內專家向記者指出,無論多麼先進的檢測技術,最根本的都需要檢測方的“獨立性”,在產品檢測領域,操作者始終是人,因此“獨立性”是檢測報告公允的基礎。而作為龍大肉食全資子公司,傑科檢測如何能夠確保自己的獨立性?這一點在業內一直都存在著質疑。
增收不增利:如何給投資者回報?
由於此前IPO的暫停,龍大肉食的上市進程也隻能延後,而這也恰好給了投資者進一步觀察公司盈利能力的時間。對於2012年龍大肉食披露的招股書中關於募資擴產、增加盈利的描述,現在可以作更明晰的觀察。
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3年,龍大肉食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67億元、25.39億元和31.58億元,確實呈現了逐年快速增長的態勢,特別是如果把2013年的營業收入和2011年對比,幾乎增長了50%。
但是在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公司的營業利潤並沒有增加,反而呈現下滑。龍大肉食2011年到2013年的營業利潤分別為1.18億元、1.07億元和1.14億元。換言之,從2011年到2013年,龍大肉食的營業收入是擴大了50%,但營業利潤卻幾乎沒有變動,反而略有下滑。營業收入和產能規模的擴大,並沒有帶來利潤層麵的回報。
那麼,上市募資進一步擴大產能規模,又能夠給公眾股東帶來投資回報嗎?
記者發現,龍大肉食的IPO募集資金投向包括“年出欄31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和“6000”噸低溫加工肉製品新建項目。這兩個項目的計劃,是在2010年龍大肉食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作出的。時至今日,計劃已經過去了將近4年,而龍大肉食在IPO暫緩期間,營業收入和產能規模的擴大,同時淨利潤開始出現下滑,已在相當程度上說明了募投項目擴產的真實前景。對於投資者而言,增收不增利的募投項目是否值得大舉投入,需要審慎的思考。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2-29)稽查隊世界杯賽程預測 領域違法企業“再檢查”
- (2015-10-29)籍五十載分析領域積澱 安捷倫再攜創新技術參展BCEIA
- (2015-12-07)藉五十載分析領域積澱,安捷倫科技再攜創新技術參展BCEIA
- (2014-06-18)農業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係建設與管理
- (2014-09-12)6SensorLabs融資400萬美元 開發食物過敏原檢測產品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