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檢測

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檢測方法研究

2021-11-26 10:54:41 來源: 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

王 媛

(連雲港市贛榆區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江蘇連雲港 222100)

摘 要:自然界中的寄生曲黴菌和黃曲黴菌分泌出的黃曲黴毒素為次級代謝產物,易對糧食作物及其製品構成汙染,其存在範圍多在黴變的玉米、大米及花生等作物及其製品中。黃曲黴毒素毒性和致癌性極強,特別是黃曲黴毒素B1,會對人們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近年來,世界杯賽程預測領域中,已將黃曲黴毒素B1納入重點關注範圍內。本文在闡述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檢測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幾種常用的檢測方法,以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食品;黃曲黴毒素B1;檢測方法

當前,人們高度重視世界杯賽程預測問題,在探索和研究各類世界杯賽程預測 檢測方法方麵已取得了矚目成果。黃曲黴毒素B1的毒性和致癌性極強,通過汙染糧食作物及其製品從而對人畜健康構成威脅,需高度重視其檢測工作的開展。基於此,本文介紹了幾種用於檢測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的方法。

1 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檢測重要性

黃曲黴毒素B1的性質穩定,處於282 ℃的高溫下才會裂解,且持續2 h的高壓滅菌僅能降低其25%~33%的毒力,圖1是其結構式。黃曲黴毒素B1的毒性會損害人及動物肝髒組織,甚至有可能引起肝癌,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死亡[1]。鑒於其致癌性極強的緣故,國家標準GB 2761—2017中明確規定了黃曲黴素B1的限量值,但食品具備複雜的基質,在檢測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時,必須使用靈敏度較高同時具備高度選擇性的方法,提高檢測結果精確性,以便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

2 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檢測方法

在檢測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時,可供使用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紹了電子鼻法、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酶聯免疫法及熒光分光光度法5種方法,並在表1中歸納了各種方法的優劣勢。

2.1 電子鼻法

作為近年來新興檢測技術之一的電子鼻屬於電子感官儀,主要包含了傳感和自動化識別兩大係統。由於綜合應用了數學、物理、材料、神經及生理等諸多理論,能迅速完成複雜氣味和氣體的識別,通過氣味數學模型的構建及應用,完成黴變食物特殊氣味的檢測。該方法用於黃曲黴毒素檢測中,可通過對黃曲黴毒素汙染後的糙米在酮、芳香烴、醛類揮發性物質變化進行檢測,以特征性氣味感知、不同氣味在傳感器響應值方麵的區別為根據,結合相應的數學方法即可完成檢測[2]。根據該方法的檢測結果得知,電子鼻技術有極高的檢測準確度。

2.2 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檢測時,需結合色譜保留時間、質譜碎片及其離子豐度比定性進行測定。實際檢測中,存在幹擾待測物質離子化的相關因素,且自身待測物質也可能會產生影響,降低或增加待測信號,形成基質效應。原因主要是生物樣品中內源性成分的存在或融入樣品前處理中的外源性成分的影響。所以在樣品本身、基質及前處理中,檢測結果會受到色譜條件及離子化模式的幹擾,導致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的檢測受到影響[3]。有研究采用該方法檢測黃曲黴毒素B1,結果表明,以甲醇和水60︰40的比例提煉樣品,采取黃曲黴毒素免疫親和柱淨化,流動相選擇0.1%的甲酸乙腈溶液和1%的甲酸水溶液,選擇平常模式下的電子噴霧離子源測定花生中黃曲黴毒素B1時,測得其含量範圍為0.1~56 ng/mL,具備較高的相關係數(0.999 45),檢測最低限和定量限分別為0.02μg/kg、0.10 μg/kg。該結果證明了該方法在檢測複雜樣品中黃曲黴毒素時較為適用,且應用價值較好。

2.3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中的示蹤劑為具備獨特熒光特性的3價稀土離子及其螯合物,在完成抗體、抗原的標記並在發生反應體係後,通過TRFIA檢測儀對反應物中熒光強度展開測定。該方法支持全自動操作,具備廣泛的應用範圍,且操作流程短、有效期長、標準曲線量程寬[4]。采取該方法檢測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時,根據標準曲線得知該方法具備0.01~30.00 μg/L的檢測範圍,靈敏度一般為0.02 μg/L,回收率91%~104%,適用於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的檢測。

2.4 酶聯免疫吸附法

酶聯免疫吸附法建立在抗原抗體反應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單克隆或多克隆抗體技術的應用檢測,原理是酶標記的抗原抗體、吸附於載體上的免疫吸附劑和標本中待測物之間形成特異免疫學反應後,添加酶底物會有顯色反應產生,根據反應中顏色的深淺完成樣品中待測物含量的判斷[5]。該方法目前包含競爭法、間接法和抗體夾心法3種常用的測定方法。

在應用該方法檢測時,由於酶活性極易受條件影響,因此測定結果一般不具備可觀的穩定性,出現假陽性結果的可能極高,分析結果準確性和精確度不高。同時,酶聯免疫試劑盒有著諸多種類,且不存在統一標準,具體使用前需要驗證試劑盒質量、回收率和定量限,確保適用於本次檢測中。

2.5 熒光分光光度法

采用該方法檢測黃曲黴毒素B1時,由於黃曲黴毒素B1本身熒光活性偏低,選擇含有黃曲黴毒素的提取液通過免疫親和柱的淨化後,結合碘液或溴水展開衍生化反應。反應後,黃曲黴毒素B1會與G1衍生為熒光活性較高的穩定形式,確定360 nm激發光、450 nm發射光的條件後,結合熒光分光光度計對黃曲黴毒素總量展開檢測。

近年來,有關黃曲黴毒素B1與G1的衍生方麵研發了新方法,結合β-環糊精(β-CD)促成衍生反應,在黃曲黴毒素B1衍生中應用不同取代基的β-環糊精[6]。采取該方法檢測黃曲黴毒素B1時,通過羥乙基-β-環糊精(HE-β-CD)促成衍生化反應後,在2~40 μg/kg,黃曲黴毒素B1與體係熒光間有良好的線性關係,檢出限0.079 μg/kg,相關係數0.999 8。利用該方法分析花生樣品中黃曲黴毒素B1時,能獲取良好的精密度和準確度。

3 結語

在檢測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時,可供使用的方法諸多,且每種檢測方法都有獨特的優點存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因此在具體檢測中,要求檢測機構在遵循相關標準及規定的基礎上,以自身條件為依據合理進行檢測方法的選擇,並突出方法的高效率與高準確度,保證檢測結果的精確性,保障人們的飲食安全。

參考文獻

[1]山瑛.談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的檢測[J].中國科技縱橫,2016(1):253-254.

[2]馬海峰,陶唐平,方林明,等.液液萃取-HPLC法測定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J].食品工業,2020,41(5):296-299.

[3]李穎之.食品中黃曲黴毒素B1檢測方法研究[J].大科技,2019(15):254-255.

[4]馬夢戈,呂佼,楊柳,等.食品中黃曲黴毒素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糧食與油脂,2020,33(1):26-28.

[5]徐榮,張佩華.黃曲黴毒素B1的檢測方法[J].湖南飼料,2018(1):38-39.

[6]馬江媛,桑曉霞,黃登宇.黃曲黴毒素B1的檢測方法[J].世界杯賽程預測 質量檢測學報,2019,10(24):8399-8404.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