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腸內營養對結腸癌患者術後免疫功能和康複的影響

2021-08-30 14:57:39 來源: 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

早期腸內營養對結腸癌患者術後
免疫功能和康複的影響
袁衛民
(湖北當陽長阪坡醫院外一科,湖北宜昌 444100)
摘 要:目的:分析對比早期腸內營養對結腸癌患者術後免疫功能的幹預效果以及對康複的效果。方法:在當陽長阪坡醫院胃腸外科選取結腸癌患者89例,按照不同的幹預方法將此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44例)及對照組(45例)。實驗組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方案;對照組采用全腸外營養支持方案。而後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免疫學指標、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並發症的變化與異同。結果:術後第3 d和第7 d實驗組患者的CD3+、CD4+平均水平、CD4+/CD8+與對照組相比均得到明顯升高,(P<0.05)證明實驗組患者的免疫功能恢複情況優於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的前白蛋白含量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均高於對照組;實驗組並發症發生率為9.09%;對照組並發症發生率為20.00%,(P<0.05);記錄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發現實驗組患者首次排氣時長為(2.15±0.24) d、住院時長為(8.57±2.2) d;而對照組患者各指標的數據分別為(3.02±0.51) d、(12.47±3.6) d,各項差異P值均<0.05。結論:在結腸癌患者術後治療中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腸道功能恢複速度,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強術後患者體質。
關鍵詞:早期腸內營養;結腸癌;支持治療;胃腸外科;術後恢複
當今時代,人們的飲食結構與飲食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適應加快的工作生活節奏,人們的飲食習慣變得極不規律,給消化係統帶來了極大的負擔,長此以往,罹患消化係統惡性腫瘤疾病的可能性則隨之增加。惡性腫瘤細胞會侵蝕患者正常的腸道黏膜,通過無限製的增殖來消耗患者體內的營養,腫瘤細胞導致患者胃腸黏膜腫脹從而降低患者食欲,此消彼長下,消化係統腫瘤患者出現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營養不良、負氮平衡加重等惡病質體征,最終導致患者死亡[1]。隨著循證醫學的不斷發展,臨床上對於消化係統惡性腫瘤性疾病的治療呈多元化、全麵化的方向發展,尤其是針對圍手術期的營養支持治療更是成為了研究的熱門領域。通過優質全麵的支持治療從而達到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的術後應激狀態,提高患者的營養水平等目的,最終實現患者更快更好恢複的目標。結腸癌是較為常見的消化係統惡性腫瘤疾病之一,結腸癌起病隱匿,病情發展速度較緩,多數患者確診時病情已經進展至中晚期,而治療結腸癌的最佳方案是進行結腸癌根治術[2]。而根據目前循證醫學的理論,圍手術期的營養支持治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患者的術後恢複效果。為了對比分析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療法與全腸外營養支持療法在結腸癌患者的術後幹預效果,當陽長阪坡醫院選取了部分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將研究方案及研究結果進行詳細彙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當陽長阪坡醫院胃腸外科住院患者中選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間的結腸癌根治術患者,選擇標準如下:①患者經影像科及病理檢驗科證實為結腸癌患者;②結腸癌分期為Ⅲ期以下,未累及遠隔髒器、血管及神經,患者各項指標符合手術指征;③家屬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研究知情同意書、研究方案保密協議;④患者未合並嚴重精神類疾病,依從性良好。經過篩選,總計89例患者符合研究對象條件。將89例患者隨機分配至兩組中,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信息如下:實驗組含患者44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50至76歲,平均年齡(57.84±6.07)歲;Dukes分期:A期2例,B期36例,C期6例。對照組含患者45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45至72歲,平均年齡(56.34±6.28)歲;Dukes分期:A期3例,B期37例,C期5例。
1.2 研究方法
術前囑兩組患者禁食水6~8 h,手術當天為實驗組患者留置鼻飼管,而後進行結腸癌根治一期吻合術,留置鎮痛泵鎮痛48 h。在手術完成後依據研究方案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支持幹預措施,實驗組:患者24 h後泵入短肽型腸內營養製劑,流速控製在20 mL/h,共計泵入體積500 mL;第2 d,根據患者的實際耐受情況確定泵入流速,共計泵入體積1 000 mL,也可采用口服+泵入的方式進食;第3 d,給予體積1 300~1 500 mL;在之後1~3 d內逐漸給患者增量至2 000 mL,整個支持治療周期為7~8 d。對照組通過深靜脈置管接受腸外營養支持,按照50 mL/(kg·d)的劑量進行輸注,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一般在手術完成一周後患者可以開始服用流食。治療期間給兩組患者提供相同的護理服務方案。
1.3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的免疫學指標。給兩組患者分別在術後第1 d、3 d和7 d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靜脈血樣品,而後采用流式細胞儀測定免疫學指標。
(2)兩組患者的術後並發症發生情況。具體記錄患者吻合口瘺、感染和營養支持相關並發症(如腹脹、腹瀉等)。
(3)患者術後的恢複情況。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首次排氣時間。
2 結果與分析
2.1 免疫學功能情況
由表1可知,術後第3 d和第7 d實驗組患者的CD3+、CD4+平均水平、CD4+/CD8+與對照組相比均得到明顯的升高,(P<0.05)證明實驗組患者的免疫功能恢複速度明顯快於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的前白蛋白含量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均高於對照組,(P<0.05)。
2.2 並發症情況
由表2可知,實驗組有4例出現並發症,並發症發生率為9.09%;對照組有9例出現並發症,並發症發生率為20.00%,(P<0.05)。
2.3 患者術後的恢複情況
由表3可知,實驗組患者首次排氣時長為(2.15±0.24) d、住院時長為(8.57±2.2) d;而對照組患者各指標的數據分別為(3.02±0.51) d、(12.47±3.6) d,各項差異P值均<0.05。
3 討論
隨著臨床對康複理念的不斷進步,針對惡性腫瘤疾病患者的圍手術期支持治療收到了更多的關注。在傳統理念中,關於結腸癌患者的術後營養支持,主要以腸外支持為主,認為早期進行腸內營養可能會影響患者腸道功能恢複,增加腸梗阻、吻合口瘺等術後並發症的發生率,隻有等到患者首次排氣或排便後,才可進行腸內營養治療[3]。而近期的觀點認為,結腸癌術後患者普遍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且經過手術後,身體處於強烈的應激狀態,加速了體內能量和營養的消耗,而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不僅可以扭轉患者的營養缺乏的狀態,還可以糾正因手術應激而導致的代謝紊亂及免疫抑製狀態。因此,越來越多的專家及臨床醫生在結腸癌患者的術後,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療法,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可發現,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療法並不會引發腸梗阻等並發症的發生[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療法的實驗組患者無論是免疫功能的恢複速度,還是身體狀態的恢複速度均遠優於傳統腸外支持療法,以上結果經統計學檢查P<0.05[5]。綜上所述,在結腸癌患者術後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可以有效糾正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狀態,促進患者快速恢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術後情況,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龔華,林輝,劉偉,等.術後早期腸內免疫營養對大腸癌患者營養狀態、免疫功能和炎症反應的影響[J].陝西醫學雜誌,2019,48(5):575-577.
[2]李樹英.老年結腸癌患者給予早期腸內營養後對其術後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3):14-15.
[3]黎鐳,張彥峰,李慶原.早期腸內營養對腸癌切除術後患者營養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甘肅醫藥,2016,35(8):561-563.
[4]尹冬竟.食品營養管理對體育運動員生理機能的影響[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1,42(5):227-228.
[5]王勇,閻波,司運飛,等.胃癌術後行早期腸內營養對患者營養狀況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誌,2021,50(14):2170-2172.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