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文獻計量分析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姚 佳1,2,黃希蓮1,馬 媛1,吳清美1,梁 晨1
(1.黔南民族師範學院,生物科學與農學院,貴州都勻 558000;
2.貴州省普通高校都勻毛尖茶工程研究中心,貴州都勻 558000)
基金項目:貴州省普通高校都勻毛尖茶工程研究中心開放基金(黔教合KY字[2016]020-04);貴州省植物學重點支持學科(黔學位合字[2016]23號);貴州省“本科教學工程”項目(黔教高發[2015]337號)。
作者簡介:姚佳(1986—),女,貴州遵義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茶葉活性成分及農產品檢測。
摘 要:為研究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和趨勢。本文對1990—2020年間中國知網數據庫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這一領域進行檢測,共檢測1.83萬條記錄為研究對象,運用CNKI自身的可視化分析功能,對農藥殘留檢測這一領域的發文量、被引頻次、作者、研究機構和來源期刊進行共現分析、共被引分析,對關鍵詞和科學領域進行共現矩陣分析。結果發現,氣相色譜、氣質、液質聯用技術、前處理方法、蔬菜、水果、中藥材和茶葉等為文獻高頻度關鍵詞,表明技術和研究對象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核心內容,該分析可為研究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學者選擇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進展;可視化分析
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農產品進出口和消耗的大國,其質量安全直接關乎到每個人的健康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農藥的品種越來越多,雖然對農產品的增產、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過量使用,會造成農藥殘留以及超標,嚴重可能會造成中毒或者死亡[1-2]。在人們對農藥殘留問題日益關注的今天,檢測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但農藥殘留檢測領域研究的整體發展曆程、研究現狀、熱點和趨勢等方麵未見有總結報道[3-4]。本研究將運用文獻計量分析法對1990—2020年CNKI數據庫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借助文獻各種數量特征和可視化解析,揭示農藥殘留檢測的發展曆程、研究趨勢和熱點等,以期促進該領域的研究,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
1 數據來源與分析方法
數據主要來源於中國知網CNKI提供的學術期刊數據庫,采用主題檢索1999—2020年近20年與農藥殘留有關的文獻,主題檢索詞包括“農藥”“殘留”“技術”“方法”,為準確獲得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相關的文獻,查閱檢索到的文獻摘要,判斷是否與該領域的研究方向相符,剔除不相符的文獻。
提取經過篩選後的文獻題錄信息,包括發表年份、作者、期刊名、作者所屬機構和關鍵詞等。其中,年度發文量、文獻來源、被引頻次、期刊名、作者所屬機構,通過利用CNKI數據庫自帶的文獻計量分析功能獲取,期刊的重要性及影響力用載文量、總引用頻次和影響因子進行綜合衡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年度發文量與被引頻次分析
1999—2020年,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研究的相關文獻1.83萬篇。由圖1的年度發文量分析可知,1999—2007年的發文量持續增加,2007—2012年年均發文量有小幅度波動,2013—2020年發文量大,且平穩增加,2019年最高,年平均論文達到2 499篇,2020年稍有降低,表明該領域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已經逐漸受到廣泛關注,並且,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將迅速向成熟的領域發展。對CNKI中被引頻次前5的文獻進行分析,見表1,結果表明樣品前處理方法和聯用檢測技術是國內學者持續關注的主要研究問題。
2.2 文獻作者和機構分析
分析發文作者和研究機構有助於了解學術界對該領域的支持和認同程度,從而有利於機構之間的合作。發文量前10的作者包括王強、趙學平、王新全等,見表2,作者王強、趙學平、王新全、吳聲敢、楊桂玲、王祥雲均來自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所,主要研究對象為蔬菜和水果,研究領域為植物保護、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園藝,該機構近10年的發文量為156篇,見表3,排名第3,說明已經形成了比較緊密的核心作者群;金紅宇、馬雙成來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主要研究中藥材中農藥殘留問題,研究領域涵蓋中藥學、化學、植物保護,發文量未排列在機構發文前10行列內,宋穩、簡秋成來自中國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研究領域為植物保護、有機化工、工藝經濟,發文量未排列在機構發文前10行列內。而湖南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發文量雖然高,作者比較分散。
2.3 文獻來源期刊分析
CNKI文獻中共涉及40種期刊,載文量前10的期刊如表4所示,共載文獻4 099篇,占總文獻量的9.64%,除此以外,《色譜》《分析化學》《分析測試學報》《農藥》關於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總引用次數排名則最靠前,說明《
世界杯賽程預測導刊》《色譜》等這幾類期刊是農藥殘留的主要刊發期刊。
2.4 關鍵詞分析
在共現矩陣中,如果兩個關鍵詞同時出現在一篇文章中時,就表明這兩個關鍵詞之間存在相關關係。關鍵詞右側或下方對應位置的數值表示篇數,篇數越多,表明相關研究熱度越高。共詞距陣中對角線的數值為該關鍵詞的詞頻。圖2顯示,農藥殘留與氣相色譜聯係最為緊密,QuEChERS、固相萃取、同時測定關鍵詞與農藥殘留相對密實。
對農藥殘留技術關鍵詞頻次分析,見表5,將其分為3類,第1類以氣相色譜為主的氣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和QuEChERS聯用等,固相微萃取類文獻比較多,是檢測農藥殘留的主要技術;第2類以液相色譜為主,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類排在中間;第3類是光譜類,紅外光譜、拉曼光譜類論文相對較少。
對檢測的農藥類別進行關鍵詞頻分析,見表6,頻次最高的是有機磷類和有機氯類農藥、氨基甲酸酯類,以大類為主,其次是毒死蜱、甲胺磷、啶蟲脒類,說明這些農藥類別是使用頻次比較多,也是研究的熱點。
對檢測的農產品進行分類,對關鍵詞頻分析,見表7,頻次最高的是蔬菜、其次是水果和茶葉,隨後是中藥材。說明學者關注得比較多的是蔬菜和水果。
3 結論與討論
文獻是科研活動主要成果產出形式,研究領域發文量的動態可以表征該領域的發展速度和研究規模變化[5]。研究發現,①針對單一農藥的檢測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藥殘留檢測的要求,同時檢測多種農藥的樣品處理方法和檢測技術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②隨著農藥檢測項目的不斷增加和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不斷提升,從單一的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到氣質或者液質聯用技術,檢測結果正朝向更高效、快速、準確、環保的方向發展,像紅外光譜、拉曼光譜這些新技術也逐步被學者研究,實現更高效、快速的檢測。③對儀器要求不要太高的技術將是研究的趨勢。
參考文獻
[1]苑欣婭,姚晶,陳彥鳳,等.茶葉中農藥殘留檢測前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衛生檢驗雜誌,2019,29(20):2555-2558.
[2]王俊麗,張忠華,胡剛,等.基於文獻計量分析的喀斯特植被生態學研究態勢[J].生態學報,2020,40(3):1113-1124.
[3]孫振麗,王寧,陳慧,等.基於CiteSpace的磁性SERS檢測技術研究態勢分析[J].化學通報,2021,84(6):620-626.
[4]楊瑞銘,謝毅璿,林春煌.菜農農藥施用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基於對廈門蔬菜種植農戶調查[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9(2):83-88.
[5]許禎毅,薑鹹彪.茶葉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應用進展[J].福建茶葉,2020,42(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