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部分地區野生羊股菌資源調査

2021-08-20 23:10:07 來源:

  山西部分地區野生羊股菌資源調査
  付麗嬌,張江萍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太原030009)
  基金項目: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院級項目"山西野生羊肚菌資源調查” (20170203)。 作者簡介:付麗嬌(1988—),女,漢族,山西運城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食用菌。
  摘 要:對山西省部分地區野生羊肚菌資源進行調查,並對該地區羊肚菌分布範圍、發生地的生境、發生時間、采集 時期的氣候條件等進行記錄分析。結果發現,山西野生羊肚菌品種多,資源豐富,每年3月底開始,至5月下旬均有發生。 一般氣溫偏高的年份出菇較早,產量較高,反之則發生較晚,產量相對較少;野生羊肚菌發生較多的區域為山林的半陽坡、 陰麵山坡和樹林中,這種立地條件下溫度較低、濕度較大,適合羊肚菌發生。
  關鍵詞:羊肚菌;野生資源;生境
  羊肚菌(Afore阮〃a esci/Ze"幻(L.)Pers)隸屬於子囊菌亞門 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又名羊肚菜等,是 世界上珍貴的稀有食用菌,屬高級營養滋補品,含有多種人 體必需氨基酸。
  山西地處大陸東岸中緯度的內陸,東距海岸雖隻有 300〜500 km,但由於省境東部山嶺阻擋,氣候受海洋影響 較弱,在氣候類型上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北部由於受 內蒙古冬季冷氣團的襲擊,比較寒冷;南部受到從河南黃淮 海平原和豫北平原北上的夏季暖濕氣團的滋潤,比較溫和; 晝夜溫差較大。這種特有的氣候優勢一方麵決定了山西本地 羊肚菌品質好、單菇厚重,優於其他地區的羊肚菌。
  本項目對山西4個地區發生的野生羊肚菌及其生境進行 調査,為豐富山西野生羊肚菌資源,種質資源的開發利用打 好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於2017年4月24 H—2020年5月17日在山西夏縣、 和順、離石區、寄嵐縣分別釆集野生羊肚菌子實體,釆集到 的子實體製作形態標本。
  1.1.1幹標本
  將釆集的標本放到室內通風的地方,自然蔭幹後,放入 標本瓶中密封。
  1.1.2浸製標本
  製作羊肚菌浸製標本,釆用先固定後保存的方法。將標 本表麵的雜物清理幹淨後,用固定液固定24 h,用保存液清 洗一下,放入保存液中保存24〜48 h,待保存液不再變色 後,用凡士林密封標本瓶。固定液:甲醛2.5 mL、95%酒 精15 mL,蒸餡水82.2 mL。保存液:甲醛10 mL、冰醋酸 5 mL、10%CaCl2 水溶液 10 mL,蒸億水 75 mL。
  1.2生境
  釆集野生資源的過程中,用手持GPS測量儀獲得釆集 樣本地區的地理坐標並拍攝其生境特點照片,詳細記錄野生 羊肚菌發生區域地表植物類別、表層基質類別、海拔、經緯 度、光照條件(坡向)、釆集樣品期間降雨情況等因素,填 寫與羊肚菌屬標本釆集記錄表中「%
  1.3分類
  釆取傳統的宏觀分類鑒定的方法,見表1,結合用ITS 序列係統發育學分子鑒定進行分類。將釆集到的羊肚菌子實 體去除表麵灰塵,觀察並記錄菌蓋的形狀、顏色、大小,脊 和凹坑的顏色、特征;菌柄與菌蓋連接處的特征;菌柄的形 狀、橫徑、長度、顏色、表麵特征的記錄要點。
  2結果與分析
  2.1野生羊肚菌發生地生境
  由表1知,根據釆集野生羊肚菌標本時記錄的生境條件 可以發現,就坡向條件而言,全陽麵坡發現有野生羊肚菌, 但是較少。釆集到的大部分野生子實體是在半陽坡上,陰坡 上釆集到羊肚菌很少,有一個特殊環境下釆集到陰坡上的子 實體,在一條徑流衝刷的小路上,地表枯枝落葉30 cm左右 下發現簇生羊肚菌。羊肚菌伴生的樹種有楊、棟、樺、鬆、 杜梨及其他灌木。在釆集羊肚菌前3d左右均有降雨出現。
  2.2羊肚菌分類
  2.2.1夏縣羊肚菌子實體形態分類
  夏縣羊肚菌(圖1-A)群生,著生於土壤上、分布於槐、楊 闊葉林中,基質為腐殖質土。菌蓋近圓柱形、淺黃色,脊較圓 滑,凹坑不規則、灰白色,菌柄與菌蓋連接處凹陷窄且深,菌 柄淺黃色,高2〜3 cm,基部膨大有假根,表麵光滑。圖1-B 羊肚菌單生或群生,著生於土壤上、灌木叢中。分布於槐、楊、 核桃闊葉林中,基質為衝刷土層。菌蓋棕黃色錐形,高3〜4 cm, 橫徑為2.5〜4 cm,脊銳利、呈侵蝕狀,凹坑不規則,菌柄與 菌蓋連接處略凹陷,菌柄淺黃色,高4〜6cm,基部膨大, 表麵光滑。圖1-C羊肚菌群生,著生於土壤上、分布於槐、 楊闊葉林中,基質為腐殖質土。菌蓋淺黃色寬錐形,高2.5〜4 cm,橫徑為2〜4cm,脊圓滑、呈侵蝕狀,凹坑不規則,菌 柄與菌蓋連接處凹陷窄且深,菌柄灰白色,高1〜3 cm, 基部膨大,表麵光滑。圖1-D羊肚菌羊肚菌單生,著生於土 壤上、分布於闊葉林中,基質為腐殖質土。菌蓋棕黑色近圓 柱形,高2 ~3cm,橫徑為1.5 ~ 3 cm,脊銳利、呈侵蝕狀, 凹坑較規則,菌柄與菌蓋連接處凹陷寬且淺,菌柄蒼白色, 高1〜2cm,基部略膨大、近柱形,表麵光滑。
  2.2.2和順縣羊肚菌子實體形態分類
  和順羊肚菌(圖2-A)群生,著生於土壤上、釆於剛撫育過 的楊樹林,基質為腐殖質土。菌蓋近圓形、棕黃色,高2〜3 cm, 橫徑為2〜3 cm,脊銳利、侵蝕狀,凹坑不規則、棕黃或 棕褐色,菌柄與菌蓋連接處光滑無凹陷,菌柄白色,高1.5〜 2 cm,基部膨大,表麵光滑。圖2-B羊肚菌群生,著生於 土壤上、分布於闊葉林,基質為腐殖質土。菌蓋寬錐形、棕 黃色,高1.5 ~ 3 cm,橫徑為1.5 ~ 3 cm,脊銳利、侵蝕狀, 凹坑不規則、淺棕色,菌柄與菌蓋連接處凹陷窄且深,菌柄 白色,高1.5〜2 cm,基部膨大,表麵光滑。圖2-C羊肚 菌簇生,著生於土壤上、分布於沙棘灌木叢中。菌蓋錐形、 棕黃色,高2〜3 cm,橫徑為2~3cm,脊銳利、侵蝕狀, 凹坑較規則、灰褐色,菌柄與菌蓋連接處無凹陷較平滑,菌 柄淺黃色,高1.5〜2 cm,基部膨大,表麵光滑。
  2.2.3離石區縣羊肚菌子實體形態分類
  離石區羊肚菌(圖3-A)單生,著生於土壤上、分布於楊 樹林及杜梨林下,基質為腐殖質土。菌蓋寬錐形、棕黑色, 高3〜4cm,橫徑為3.0〜3.5 cm,脊較寬、圓滑、侵蝕狀, 凹坑不規則、棕褐色,菌柄與菌蓋連接處凹陷較淺,菌柄白 色,高2〜3 cm,基部略膨大,表麵光滑。圖3-B羊肚菌 群生,著生於土壤上,分布於楊、樺闊葉林下,基質為腐殖 質土。菌蓋寬錐形、黃色,高6 ~ 7 cm,橫徑為5〜6 cm, 脊顏色較深、呈棕黃色,圓滑侵蝕狀,凹坑不規則、顏色較 淺,菌柄與菌蓋連接處凹陷較深,菌柄淺黃色,長3〜4 cm, 基部膨大有溝壑,表麵光滑。圖3-C羊肚菌群生,著生於 土壤上,分布於楊、樺闊葉林下,基質為腐殖質土。菌蓋近 圓柱形、黃色,高4 ~ 6 cm,橫徑為3 ~ 4 cm,脊銳利、 呈黃色,,凹坑不規則、顏色較淺,菌柄與菌蓋連接處凹陷深, 菌柄淺黃色,長1.5〜2 cm,基部膨大有溝壑,表麵光滑。
  2.2.4崗嵐縣羊肚菌子實體形態分類
  寄嵐羊肚菌(圖3-A)單生,著生於土壤上、分布於楊樹 林下,基質為腐殖質土。菌蓋錐形、棕黃色,高6〜7cm, 橫徑為5〜6cm,脊褐色較窄、銳利、侵蝕狀,凹坑規則、 棕黃色,菌柄與菌蓋連接處凹陷較深,菌柄白色,高3〜4 cm, 基部略膨大,表麵光滑。圖3-B簇生,著生於土壤上、分 布於楊樹林下,基質為腐殖質土。菌蓋寬錐形、棕黃色,髙 4〜5 cm,橫徑為4〜5 cm,脊棕黑色較厚,凹坑規則、 棕黃色,菌柄與菌蓋連接處無凹陷,菌柄白色,高2〜3 cm, 基部略膨大,表麵光滑。
  3結論
  通過對山西部分地區野生羊肚菌資源的調查研究,發現 山西野生羊肚菌資源有以下特點:品種多,野生羊肚菌資源 十分豐富;發生數量大,每年3月底開始,至5月下旬均有 發生,一般氣溫偏高的年份出菇較早,產量較高,反之則發 生較晚,產量相對較少;野生羊肚菌發生較多的區域為山林 的半陽坡、陰麵山坡和樹林中,這種立地條件下溫度較低、濕度較大,適合羊肚菌生長。
  目前羊肚菌完全意義上的人工栽培技術尚未真正成熟。 山西野生羊肚菌資源豐富,防止人們濫釆、濫挖,嚴格限製 在羊肚菌主產區開荒種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無序取土等 對羊肚菌生存環境的破壞,多年來羊肚菌產量遞減、資源瀕 危枯竭的局麵。同時不斷深入調査研究本地區羊肚菌種類和 分布情況,加速科技攻關,為下一步應用研究、資源保護和 有效開發利用奠定基礎,最終實現羊肚菌由自然野生向人工 培育利用徹底轉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吳孔陽,韓讎,張沛,等.羊肚菌種質資源及人工栽培 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35):60-63.
  [2] 李勇,楊峰,樊繼德,等.徐州地區羊肚菌資源調查與 分析[J].中國食用菌,2010,29(6):15-17.
  [3] 熊川,李小林,李強,等.羊肚菌生活史周期、人工栽 培及功效研究進展[J].中國食用菌2013,34(1):7-12.
  [4] 趙永昌,柴紅梅,張小雷.我國羊肚菌產業化的困境和 前景[J],食藥用菌,20162*3):133-139.
  [5] 謝占玲,謝占青.羊肚菌研究綜述[J].青海大學學報(自 然科學版),2007(2):36^0.
  [6] 武冬梅,許文濤,謝宗銘,等.新疆野生羊肚菌物種多 樣性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5,36(2):167-172.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