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4 16:29:37 來源: 網絡
所以,如果想從根本上控製腸道的問題,那麼就要從飲食結構入手,以促進腸道內益生菌的活性,使腸道達到一種健康穩定的狀態,很多藥物雖然可以暫時解決腸道所產生的問題,但卻是治標不治本的。
健康腸道,圖什麼?
我們的腸道內有百兆以上的細菌,總重量可達1.5公斤,它們可以分為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三類,
有益菌和有害菌在激烈的戰鬥中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形成腸內菌群的動態平衡。
中性菌則是“牆頭草”,見風使舵,哪邊得勢就倒向哪邊。有益菌的代表有乳杆菌、雙歧杆菌等,它們可以分解乳糖、葡萄糖,產生乳酸及醋酸,使腸道保持弱酸性,抑製有害菌,增強人體抵禦力。
有害菌的代表有致病性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它們在腸道中繁殖並生成腐敗物質,影響腸道的健康。因此有益菌的數量與質量決定著我們腸道環境的優劣。
雖然多數人都知道我們的腸道內存在著各種菌類,但對這些菌類的真正作用卻不甚了了,而存在於我們體內的這些小東西恰恰又在極大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由意大利佛羅倫薩市Meyer兒童醫院的小兒科胃腸學家Paolo Lionetti表示:“腸道內部是免疫係統與微生物群交鋒的地方,我們已經證明,飲食對於一個多種多樣的健康消化道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他強調,通過改變飲食結構,西方社會的居民將從中受益匪淺。他說:“如果我們改變自己的飲食,那麼我們體內的微生物群也就隨之改變。之後我們便能夠改善身體的健康水平。”
情緒不穩
人在仇恨時胃酸分泌增加,血流量增加,黏膜顏色變紅(充血)。此時的胃黏膜極脆,即使是輕微、細小的損害都可以變成小潰瘍,有人認為這也為幽門螺杆菌“下手”創造了條件。而在抑鬱、無助、失望等情緒控製下,人的胃酸分泌會下降。 小腸會因人的情緒不佳而變得張力增加,鋇餐檢查發現排空時間延長。結腸似乎更為敏感。腸鏡檢查及計波裝置記錄表明,不論是健康人還是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有不良情緒時會出現無蠕動性高運動狀態。在悲傷、沮喪、失望時會出現波樣張力增加、蠕動也會增加而導致腹瀉。在懼怕與沮喪時,結腸黏膜的顏色會變蒼白、無收縮活動,在生氣、埋怨和有敵意時,黏膜色澤變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