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野生牛肝菌的紅外光譜及其二維相關紅外光譜分析
本文應用傅裏葉紅外光譜、2D-IR對3種牛肝菌進行分析鑒別。原始光譜差異不大。對其進行2D-IR分析,結果顯示:在1800~800 cm-1的2D-IR光譜中表現出了很大的差異,能夠很準確地區分不同野生牛肝菌。
野生牛肝菌是鬆塔牛肝菌科和牛肝菌科真菌的統稱,大部分為可食用牛肝菌,雲南有牛肝菌226種以上,比較知名的有美味牛肝菌、茶褐牛肝菌、灰褐牛肝菌等,出口於歐洲各地[1,2]。牛肝菌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2]。同時牛肝菌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可藥用,能夠抗癌等[3]。美味牛肝菌是食藥兼用的珍品,經常食用能夠提高自身免疫力;美柄牛肝菌地方俗名見手青,雲南分布廣泛,是食用性很高的牛肝菌;銅色牛肝菌又名黑牛肝菌,是種食藥性很高的真菌,廣泛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1-3]。
牛肝菌種類繁多,而且都是幹燥保存,幹燥後的牛肝菌形態消失,很難進行判斷。對於野生蘑菇的研究現在更多的是對其成分進行提取,並對這些提取物的藥用特性進行分析[2]。另外也有通過紅外光譜或者氣相色譜來鑒別蘑菇[2,3]。本文將通過應用傅裏葉紅外光譜二維相關紅外光譜對3種牛肝菌進行分析,找到各自的特點,從而區分不同的牛肝菌。
實驗部分
儀器設備與測試條件
實驗光譜儀為Perkin Elmer公司Frontier 型傅裏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變溫附件:Love Control 公司的 Portable Controller 可編程50-886型溫度控製單元。
光譜采集
樣品采自雲南大理。洗淨風幹,取適量與溴化鉀充分研磨,壓片測量光譜。對光譜應用OMNIC8.5、Origin 8.5和二維相關紅外光譜軟件處理,並進行分析。
結果與討論
三種牛肝菌紅外光譜特征分析
圖1是美味牛肝菌、美柄牛肝菌和銅色牛肝菌的FTIR光譜圖,通過FTIR光譜分析可知,3種牛肝菌的FTIR光譜十分相似,對其吸收峰進行分析如表1[2-5]:
綜上可以看出,三種紅菇的光譜典型的特征吸收峰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三種牛肝菌的2D-IR特征分析
日本化學家野田勇夫提出了二維相關技術理論,在FTIR光譜應用中,二維相關紅外光譜能夠簡化複雜光譜,展現各種官能團在溫度微擾下的相互作用,提高譜圖分辨率[4]。
對三種牛肝菌樣品進行二維相關紅外光譜分析,得到800~1800 cm-1範圍的同步光譜圖,如圖2所示。圖中紅色相關峰為正相關峰,藍色相關峰為負相關峰[5]。同步光譜是關於主對角線對稱的譜圖,主對角線上的峰,稱為自動峰,反應了樣品中各化學基團對溫度微擾的敏感程度[4,5]。強度越高對溫度微擾越敏感。其它的峰稱為交叉峰,交叉峰反應的是分子內或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振動方向相同時是正交叉峰,振動方向相反時是負交叉峰[4]。分析圖2,美味牛肝菌(a)、美柄牛肝菌(b)、銅色牛肝菌(c)三種牛肝菌在800~1800 cm-1範圍的二維相關同步譜,其自動鋒如表2:
通過其自動鋒的位置強度可以看出,三種牛肝菌二維紅外光譜差異很大,可以明顯地區分開。而且各個樣品二維光譜的交叉峰差異也很明顯。所以完全可以通過同步二維光譜實現各個蘑菇的區分。
通過運用FTIR和2D-IR對三種野生牛肝菌進行分析,在FTIR光譜中,各樣品的吸收峰非常相似,但二維相關紅外光譜中很清晰的能夠區分各種樣品,因此,應用相關分析和高分辨率的二維相關紅外譜能夠實現不同牛肝菌的分析鑒別,該種方法具有簡便、快捷等特點。
參考文獻
[1]王向華, 劉培貴, 於富強. 雲南野生商品蘑菇圖鑒[M]. 雲南科技出版社, 2004.
[2]馬殿旭. 蘑菇的二維相關紅外光譜研究[D]. 雲南師範大學.
[3]孔祥君, 王澤生. 中國蘑菇生產[M]. 農業出版社, 2000.
[4] 孫素琴, 周群, 秦竹.中藥二維相關紅外光譜鑒定圖集[M]. 北京:化學工業出
[5] Jian-Rui Li, Su-Qin Sun, Xiao-Xiao Wang 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Five Species of Danggui Raw Materials by FTIR Combined with 2D-COS IR[J].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2014).
馬殿旭
昭通學院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