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永順莓茶栽培技術規程
本文從產地環境、茶園建設、品種選擇、土肥管理、育苗栽培、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和質量安全等方麵總結出了綠色食品永順莓茶栽培技術規程,為促進永順莓茶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生產提供理論與生產依據。
莓茶是用葡萄科藤本植物顯齒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的藤條加工製作而成的飲品[1]。永順莓茶中富含黃酮類化合物,是目前自然界中發現含黃酮最高的植物,對人體健康具有特殊的保健價值。史籍《永順縣誌第三冊》記載了永順莓茶從唐代開始就作為貢茶。解放後,農戶開始將野生莓茶樹蔸栽植在房前屋後,隨采隨用。從2000年開始,湖南省永順縣開始規模化種植莓茶。2005 年,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第 122 號公告,批準 “溪洲莓茶”(即永順莓茶)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3]。2020年,農業農村部第290號公告,批準“永順莓茶”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4]。2013年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永順縣大力推進莓茶產業發展,莓茶產業已發展成為永順縣特色扶貧主導產業。但是永順莓茶產業缺乏統一種植、加工標準和技術規程[5],這些都已經成為製約莓茶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經過多年研究和生產實踐,現將永順莓茶的綠色栽培技術進行總結,為永順莓茶產業的綠色化發展提供支持。
範圍
本規程規定了綠色食品永順莓茶的產地環境、茶園建設、品種選擇、土肥管理、育苗栽培、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質量安全等內容。本規程適用於永順莓茶的種植及采收管理。
規範性引用標準
下列文件對本規程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宜於本標準。包括:NY/T 391《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NY/T 393《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 394《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NY/T 658《綠色食品 包裝通用準則》、NY/T 1056《綠色食品 貯藏運輸準則》、NY/T 1392《永順莓茶采收與貯運技術規範》、NY/T 1794《永順莓茶等級規格》。
產地環境
永順莓茶種植麵積4333.3公頃。永順莓茶種植區域位於武陵山脈中段,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09°38'59"至110°13'34" ;北緯28°55'40"至 29°27'13"。種植區內森林覆蓋率80%以上,年平均氣溫14℃-16℃,年平均降雨量1360mm以上,相對濕度70%-80%,年日照時數為1300-1500h,年積溫5196℃;沅水、澧水貫穿全境,大小河流182條,山泉水、地下水資源豐富;土壤質地良好,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於15g.kg-1,pH值4.5-7.5。山高穀深、森林茂密及常年雲霧繚繞的山區地勢利於莓茶樹生長,利於氨基酸、二氫楊梅素及黃酮類化合物積累。選擇生態環境良好的平地或地勢較高(坡度≤30°)的坡地,以南坡、東坡、東南坡度為宜、排灌方便,而且周圍5km以內,主導風向20km以內沒有大型工礦企業等汙染源的地域作為莓茶園,園地土壤、灌溉水質和空氣質量應符合NY/T 391《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的規定。
茶園規劃開墾
(1)茶園規劃。茶園要修築必要的道路、防護林、緩衝帶和水利設施,按GB/T 15772進行水土保持。①道路:合理規劃道路,茶園主幹道、支道與步道聯通組成道路網,做到路路相通。②防護林帶:保留茶園四周原有植被,選擇與莓茶沒有共生性病蟲害的樹木品種在空地營造防護林;在莓茶植區與非綠色食品種植區之間建立寬20m以上的緩衝帶。③水利設施:平地茶園合理布局排灌溝渠,低窪茶園建深40cm-50cm排水溝渠;坡地茶園注意排蓄結合,按1 -2hm2麵積建一個中型蓄水池。(2)茶園開墾。麵積7hm2以上的集中連片地塊,種植防護林將其分割成3-4hm2大小的茶園。當年10月至次年3月進行茶園開墾。按照等高不等寬的原則在坡地開墾梯麵廂壟,廂壟寬1.5m以上,梯麵廂壟呈外高內低走勢,沿廂壟內側挖溝,溝深50cm。在平地按直線方式建寬1.2m的廂壟,廂壟之間開50cm深溝。在廂壟上撒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和治理土壤酸化,劑量為750-1500kg/hm2,再深翻土地40-50cm,表土內翻,底土外翻。(3)整地施肥。在茶園廂壟中間開墾深50cm、寬60cm的栽植溝。栽植溝內施不含轉基因成分的腐熟的農家肥、餅肥等有機肥作底肥,肥料深翻至底層,每100米栽植溝施農家肥100kg、餅肥50kg、磷肥25kg。栽植溝覆土做成25-30cm高壟,澆水座實壟麵,用0.12mm以上的黑色地膜覆蓋壟,覆膜要實、緊、嚴;地膜上覆少量沙土防止大風吹翻。壟之間蓋上黑色防草布防止雜草滋生。
品種選擇
選擇在當地多年種植的抗性強的顯齒蛇葡萄。
育苗及移栽技術
采用扡插繁殖育苗。(1)苗床準備。選擇排灌方便、土質疏鬆的地塊作為苗床,開溝整理成廂壟,廂壟寬1.2m,溝寬40cm、深30cm。撒施腐熟農家肥:16000-20000 kg/hm2。用黑色塑料薄膜覆蓋廂壟麵,防止雜草生長和減少水分蒸發。(2)插穗規格。選取半木質化健壯莓茶枝條作插穗,插穗長20-25cm,保留3-4個節;插穗上端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兩端口距芽0.5-1.0cm。(3)扡插方法。秋季落葉後或立春萌芽前現剪現插,扡插要求:苗床土地細軟而且濕潤,晴天烈日不插。扡插方式:直插或斜插,深度15-20cm,扡插時地上留2-3個節利於萌發新芽,株距5-10cm,行距以10-15cm為宜,每667m2苗床扡插8萬-10萬株。育苗期間保持苗床濕潤,不漬水,人工拔除雜草,待插穗發芽後及時施1次腐熟農家肥。一年後可以移栽莓茶苗。(4)移栽莓茶苗。在秋季落葉後到春季萌芽前起苗。在已施肥的茶園廂壟上按30-40cm間距成“品”字形打孔,實行雙行單株移栽莓茶苗,株距40 cm,每畝栽苗≤3500株。
土肥管理
(1)定期監測。定期開展茶園土壤養分和重金屬檢測,根據土壤環境及產品檢測結果,有針對性地開展土壤酸堿度調節、優化肥水管理等措施。(2)土壤保養。①除草保墒。合理增施有機肥及中耕改良土壤,適時割除雜草,春夏各淺耕除草1次,秋季深耕1次。幼齡或衰老改造後的茶園,宜間作綠肥或用無粒籽山草覆蓋土壤。②堆製廄肥。每兩公頃茶園附近修建一個積肥坑,收集雜草、秸稈、畜糞、綠肥等有機物料堆製在坑內並腐熟,供茶園施用。(3)施肥。①施肥時間及方法。茶園每年追肥3次:春茶3月下旬,夏茶5月下旬-6月上旬,秋茶8月中旬。春、夏、秋3次追肥比例為40:30:30,追肥以速效肥料為主,開溝施肥後覆土。10月下旬-11月中旬茶樹地上部進入休眠期後施基肥1次,基肥應以商品有機肥或經高溫腐熟的農家肥為主,適當配施磷肥、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料,深耕開溝施肥,深度20cm以上。②施肥數量見表1。
栽培管理
(1)補苗移栽。茶園出現缺株斷行時,需從苗圃地選擇健壯、生長勢強的莓茶苗補種。(2)打頂采摘。在生長季節,莓茶采摘與打頂相結合,每隔半個月,新蔓長20-30cm時打頂采摘1次。(3)采摘冠麵培養。采摘冠麵培養以春季2-3月或秋采後10-11月為宜。采用2+3修剪模式,即茶樹到2齡時定形修剪3次。第一次定型修剪要求茶樹高30cm以上、主莖粗1.0cm,在距離地麵15cm高的位置剪去主枝。第二次定型修剪,在距離地麵40-45cm高的位置剪去一級側枝上的分枝,盡量剪去樹冠中心枝條,促進二級分枝的形成,為培養開闊型樹冠打基礎。第三次定型修剪,在植株離地麵50-60cm的位置剪去二級分枝上的主枝,盡量剪去樹冠中心枝條,促進側枝萌發,培養開闊型樹冠。修剪時將剪口剪成45度角,修剪完成後增施1次肥料。3次定型修剪之後,每年修剪1次,茶樹宜輕采留養、邊采邊養,培養樹形。(4)改植換種。采摘8-10年,莓茶生長勢衰退,平兜剪掉莓茶植株,連根拔起,深翻土壤,剔除殘餘細根,冬季凍土,施有機肥,重整茶園,移栽新苗。
田間管理
(1)保水保濕。保持土壤在整個生長期濕潤,注意防旱抗澇。(2)中耕除草。莓茶枝長10-15cm時,每個月中耕除草1次;7月和8月暫停除草,防止高溫時土壤失水而造成旱害。(3)冬管。11月落葉後應適時冬剪,剪除多餘枝條,打理樹形,開溝深施基肥,溝深20cm,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1000-1500kg,用土履蓋肥料。(4)病蟲害防治。堅待“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輔以物理防治,加強生物防治,科學合理的進行化學防治。①農業防治。換植改種或發展新茶園時,先曬土凍土,殺滅病蟲害;合理耕作、輪作換茬,創造不利於病蟲害的環境;分批、多輪、及時采摘,控製危害嫩芽葉的病蟲如葉蟬、紅蜘蛛等;適時進行田間中耕除草,合理增施有機肥、修剪、冬季清園等,減少病蟲的種群密度、消除棲息場所。②物理防治。根據害蟲的趨性,采用黑光燈、震頻式殺蟲燈和粘蟲板等誘捕害蟲。③生物防治。利用釋放天敵、生物農藥等控製有害生物;使用性信息素誘殺目標害蟲;允許有條件的使用化學,生物農藥、化學農藥具體使用要求按照NY/T 393-2020規定。
產品加工
(1)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揉撚—鬆包—悶青—攤晾起霜—提香—包裝—成品。
(2)加工要點。①鮮葉采摘。4月中下旬開始采摘當年萌發新梢,長度≤10cm,留2-3片複葉以便後續萌發,要求鮮葉嫩綠柔軟,不可擠壓、無機械損傷、無其它夾雜物,透氣竹蔑簍盛裝。②鮮葉攤放。要求根據鮮葉的嫩度、含水量多少,分級置於攤放萎凋槽內攤放,厚度10cm,鼓風除濕,至青草氣消失,葉色轉暗即可。③殺青。殺青適度標準為茶條表麵出現大量白霜,葉色變黃,青草氣消失,出現怡人茶香,茶條捏在手中散團,含水量降至50%左右。④揉撚。殺青葉出鍋後,趁熱裝入專用布袋、封口,避免黃酮、多酚損失,轉入揉撚機,中等壓力揉撚至茶汁稍有溢出即可。⑤鬆包與悶青。揉撚好的莓茶,取出快速解塊鬆包、快速轉入專用布袋悶青4小時,至莓茶表麵白霜沁出為悶青適度標準。⑥攤晾起霜。莓茶攤放在不鏽鋼孔網篩,置於通風透氣處自然陰至六成幹,後可移置早晨或下午散射陽光下晾曬至八成幹。⑦提香。銀霜顯露的莓茶,轉入烘培機中提香,80℃烘 25分鍾,茶條手捏成粉末,含水量≤8%,即為足幹。⑧成品包裝。足幹莓茶攤涼後即可裝袋密封,避光防潮,包裝材料要求幹淨、無異味,常溫儲藏即可。
產品特色及質量安全
(1)外在感官特征:幹茶條索緊細、卷曲、勻齊,白霜滿披;內質香氣清悅高長,湯色黃亮清澈,滋味醇厚回甘,葉底嫩黃明亮。(2)內在品質指標:黃酮≥3.5%,二氫楊梅素≥25%。(3)安全要求:參照國標GB2762和GB2763規定執行。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計委發布關於批準顯齒蛇葡萄葉等3種新食品原料的公告. 2013年第10號. 2013.
[2]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 溪洲莓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05年第 122 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671628);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 類)(XDA13020602,XDA13020503);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20JJ4294,2020JJ6025,2018JJ1347);湖南省教育廳開放基金(15K046)。
作者簡介:向陽,男,湖南永順縣人,農藝師,主要從事綠色食品、有機產品認證及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工作。
向陽1 向言詞2 譚周清3 熊文玉1 任海4 簡曙光4 王瑞江4
1. 湖南省永順縣農業局,湖南 永順 416700
2. 湖南科技大學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風景園林係,湖南 湘潭 411201
3. 湘西州綠色食品辦公室,湖南 吉首 416000
4.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廣東 廣州 5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