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 13:47:44 來源: 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
5月21~28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與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相繼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中,同他們親切交談、共商國是,就當前社會普遍關心、群眾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並一一作出回應,傳遞出一係列重要信號。在談到糧食安全時,習近平總書記言簡意賅地說道:“對我國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的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被忽視或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他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嚴重,但我國社會始終保持穩定,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的穩定供給功不可沒。總的來說,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供給。但是,保障糧食安全仍然絲毫不能鬆懈、絲毫不能含糊。此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他還在介紹2020年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時強調,要著力抓好農業生產,讓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兩會期間,多名人大代表也圍繞世界杯賽程預測法治、保障、營養等問題提出了多項議案。
韓長賦:中國不會發生糧食危機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中,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中國稻穀和小麥庫存超過年總產量,人均糧食占有量已經遠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糧食安全標準線,因此中國不會發生糧食危機。
麵對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的情況,一些國家增加糧食儲備,一些國家限製糧食出口,有些人擔心我國會出現糧食危機問題,韓長賦用4句話給人們吃了一顆“定心丸”——糧食連年豐收,庫存比較充裕,口糧絕對安全,飯碗端在手裏。
韓長賦介紹,我國已經連續十幾年糧食豐收,2019年的糧食總產量為13277億斤,且連續5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自給率達100%,目前的庫存超過一年的總產量,可供全國人民吃一年。
不過,韓長賦也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糧食生產,尤其是在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中央采取了一係列超常規措施來穩定糧食生產。從目前的生產調度情況來看,春播麵積穩定並有所增加,預計在9.1億畝以上,且基本種在了豐產期——早稻增加了470萬畝,總量達到7100萬畝,實現了恢複性增長;特別是夏糧小麥的長勢好於常年,無論是畝穗數、穗粒數,還是後期可以預期的千粒重,總體均較為穩定。可以說,2020年豐收在望,兩會閉幕以後就可以開鐮收割。
韓長賦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一環不鬆、一招不落地抓好2020年的糧食生產。一是要加強防災減災,即要防止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和氣象災害的發生。二是抓好政策落實,提高稻穀的最低收購價,確保及時收購,以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三是要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落到實處,2020年要完成8000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總之,2020年糧食生產不會放鬆,並要全力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實現糧食豐收的小康之年。
孫寶國:加快細胞培養肉發展戰略部署
當前,人造肉主要分為植物蛋白肉和細胞培養肉。隨著經濟發展、人口膨脹和中等收入人群的大幅增加,全球肉品需求正快速增長,致使傳統肉類生產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為了加快推進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及產業化進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從國家戰略層麵提出了相關建議。
加大細胞培養肉的研發投入以解決關鍵技術難題
孫寶國談到,人們亟需一種高效、環保、可持續的新型肉類生產方式來滿足未來不斷增長的肉品需求。實際上,國際發達國家或地區已經開始對細胞培養肉產業進行謀劃布局。近年來,美國和歐洲多國明顯加快了細胞培養肉的市場化進程。對此,孫寶國建議加大細胞培養肉的研發投入以解決關鍵技術難題。目前,細胞培養肉研發的關鍵技術難題包括種子細胞的高效獲取、細胞大規模快速增殖、細胞的誘導分化、細胞培養肉的加工,以及產品的風味、質構、營養與生產設備等,孫寶國鼓勵開展科學創新研究來推進細胞培養肉的研發進程。同時,他還建議將對細胞培養肉的研究納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及“國家中長期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規劃,對技術基礎雄厚的科研單位予以重點支持,對在細胞培養肉市場化發展方麵走在前列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以此加速細胞培養肉的產業化發展進程。
建立和完善細胞培養肉產業的監管體係和法律法規
孫寶國建議借鑒歐盟的管理方式,將細胞培養肉定性為新食品原料,依據我國《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進行管理;也可借鑒美國的監管職責分工體係,加強對種子細胞供體動物的安全性和細胞培養肉生產全過程的監管,對細胞培養肉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對細胞培養肉生產中無安全使用曆史的組分、新的生產工藝等進行係統的安全評估,從而在產品安全性和營養成分評價方麵形成一整套獨立的標準體係和嚴格的監管體係,進而促進細胞培養肉產業的良性發展。
同時,針對細胞培養肉的生產體係製訂專門的標準化指導技術文件,涵蓋種子細胞獲取和鑒定、種子細胞庫管理、細胞增殖、細胞誘導分化、細胞收獲、細胞後加工、支架材料製作、培養基成分、培養條件等細胞培養肉生產的全過程。
開展公眾科普,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細胞培養肉
目前,細胞培養肉已成為國際肉類食品研究的熱點,得到美國、歐盟、日本、以色列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的高度重視,亦被認為是一種最有可能解決未來肉品供應問題的新型肉類生產方式之一。因此,要多渠道、多角度地對消費者開展科普宣傳,引導消費者樹立對細胞培養肉的正確認知,提高細胞培養肉的公眾接受度。
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發尚處於起步階段,產業化發展仍任重而道遠
孫寶國表示,我國對細胞培養肉的研發尚處於起步階段,產業化發展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消費者對食品營養風味的需求更具多樣性,不僅要開發與歐美國家相近的技術,更需要進行大量的自主創新。因此,進行細胞培養肉相關的研究對打破發達國家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保障我國未來肉品供應、占領人造肉生產技術製高點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盧江:加強營養立法體係建設,推動實現國民營養健康目標
“健康中國”建設離不開國民營養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國民營養素質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堅實基礎。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世界杯賽程預測風險評估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盧江提出,要加強營養立法體係建設,推動實現國民營養健康目標。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營養立法勢在必行
營養改善是一項國家的係統工程,其必須具備堅實的法律製度、行動規劃和實施體係。加快營養立法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重要指示精神的根本舉措,也是依法推進國民營養改善、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
營養立法工作嚴重滯後,營養相關問題仍然嚴峻
目前,我國營養立法現狀存在以下問題。一方麵,我國營養立法工作嚴重滯後,而世界上很多國家已通過立法改善了國民營養狀況。另一方麵,營養法律缺失帶來諸多問題——營養相關法律的長期缺位導致我國營養改善工作缺少製度保障,影響了國民營養健康整體狀況的持續改善。
首先,我國人群營養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其一,營養缺乏問題仍然嚴峻。2015年官方數據顯示,我國貧困地區0~5歲兒童生長遲緩率高達19%,孕婦、老年人缺鐵性貧血問題突出。營養缺乏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GDP的4%,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已成為阻礙決勝脫貧攻堅戰不可忽視的因素。其二,營養過剩問題日益嚴重。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病呈井噴式增長,成人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別高達30%和12%,高血壓患者超過2億,糖尿病患者近1億,給個人和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沉重的醫療負擔。
其次,國民營養改善工作由於沒有法律依據而缺乏穩定的製度保障和長期推進機製。一是尚未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密切合作的工作機製,難以有效調動各方力量,影響了營養改善政策的製定和落實。二是尚未在全國構建營養工作體係,各省市缺少專業的營養機構,專業隊伍資源嚴重不足。三是營養工作資源投入不足,人群營養健康監測、營養改善策略研究、營養健康標準體係建設等基礎性工作缺少資源支持,導致發展水平落後於發達國家。四是現有的營養提升工作多以階段性和臨時性項目為主,“製度化、常態化、長期化”的營養工作局麵尚未形成,營養改善效果難以持續,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盡快出台《國民營養改善法》,加強營養工作體係建設
針對以上問題,盧江建議,我國應盡快研究出台《國民營養改善法》,從根本上為解決營養改善問題提供法律保障,其中包括三大對策。第一,以立法的形式確立國家營養改善製度,依法開展國民營養工作。同時,為貫徹實施《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合理膳食行動、《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等營養政策提供強有力的保證,推動國民營養健康目標的實現。第二,加強國家營養工作的頂層設計和製度建設,建立多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的營養改善工作機製,形成政府主導、行業促動、科學支撐、多方融合的全社會共建共享營養工作新格局。第三,加強營養工作體係建設,加大投入和保障,鞏固全麵脫貧成果,全麵提高國民營養健康水平,為實現健康中國總體目標保駕護航。
朱列玉:食用野生動物或寵物拘留10~15天
隨著我國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刑法》已將寵物作為財產,並將威脅寵物生命的行為視為故意損壞財物罪進行定罪;《野生動物保護法》也以拯救珍惜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為宗旨,對野生動物進行保護。然而,以上法律法規仍不能滿足我國現實情況的需要,食用野生動物和寵物的現象仍層出不窮,買賣與傷害野生動物與寵物的行為也屢禁不止。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提交了一份關於修改《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議案,他建議對食用野生動物和寵物的處以10~15日拘留,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野生動物的“滋補”功效多為誇大宣傳
朱列玉指出,野生動物的營養價值與養殖動物的營養價值類似。此前已有醫生進行過科普解釋——野味的主要營養價值是高蛋白,其它營養價值與養殖的雞鴨所含的營養相差無幾,故宣傳“滋補”功效有誇大宣傳的嫌疑。
多種傳染病因食用野生動物引發
食用野生動物使人類與動物的接觸麵大幅增加,也給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從野生動物向人類的傳播創造了條件。很多病毒原本存在於自然界,野生動物宿主並不一定會致病和致死。然而,由於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或侵占野生動物棲息地使病毒與人類的接觸麵大幅增加,給病毒從野生動物向人類的傳播創造了條件,危及公共衛生安全。加之交通的便利和人口的流動,使流行病爆發的幾率大大增加。另外,除SARS病毒已被初步證實冠狀病毒源於野生動物外,鼠疫的流行也與捕食旱獺有關,全世界流行的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布氏杆菌病等無不與動物相關。
更重要的是,基於“野生”的特點,很多野生動物並未進行相應的屠宰檢疫規程。因此,在尚未製定野生動物屠宰檢疫規程的情況下允許食用野生動物,無異於放任人畜傳染病的發生。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並為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應當對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予以禁止。
建議修改法規,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與寵物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麵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提出3點要求,一是強調,凡《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明確禁止獵捕、交易、運輸的野生動物,必須嚴格禁止食用;二是與全麵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規定相一致,即全麵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的行為;三是嚴格界定法律責任,加大執法力度。朱列玉表示,《決定》邁出了從法律層麵予以徹底規製、禁食野生動物的第一步,為鞏固既有政策推動結果,貫徹落實《決定》的法律精神,確有必要在《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增設禁食野生動物與寵物的相關規定。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條規定,該法的製定是為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範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因此,《規定》屬於該法規定的範圍。
於旭波:農產品安全需繼續發力,相關法規尚待完善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著力抓好農業生產”“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製和‘菜籃子’市長負責製”。在農業生產中,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百姓的餐桌安全,曆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更是兩會的焦點話題。全國人大代表,中糧集團黨組副書記、總裁於旭波就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提出了建議。
相關法規亟待更新完善,著力增強農產品標準體係建設
於旭波表示,我國現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自2006年11月1日實施以來發揮了重要的曆史作用。但是,麵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新形勢、新要求,該法亟需進一步完善。
實際上,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於旭波就曾提出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議案。農業農村部受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委托,牽頭起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時也采納了於旭波的部分建議。於旭波認為,送審稿部分條款的細節仍有優化空間,如細化農產品分類、明確農業投入品定義、加強農業技術標準配套支撐、規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範圍等。
2020年2月,中國蔬菜協會對126家農產品流通企業開展的《農產品流通領域世界杯賽程預測 調查》顯示,96%的受訪者對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狀況表示擔心,69%的受訪者則擔心農產品違規使用添加劑的問題。目前,我國已針對農藥、獸藥發布多項世界杯賽程預測 標準,但配套檢驗方法尚未健全,且跟進速度較慢。現如今,消費者對天然、綠色、營養、健康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富硒大米、富硒雞蛋等農產品銷售火爆,進而帶來的農產品保健防癌功能宣傳問題凸顯出農產品營養健康標準發展相對滯後。同時,生鮮農產品線上線下快捷消費增長的趨勢也對農產品冷鏈標準體係的建設提出了進一步要求。
建設農產品全鏈條監管製度,助力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針對以上問題,於旭波建議,要強化農業投入品安全風險分析和管控、完善農產品營養健康標準體係、加快搭建農產品冷鏈流通技術標準。尤其是在進一步加強農業技術標準配套支撐方麵,可結合“健康中國”戰略與“精準扶貧”政策,借鑒發達農業國家的先進經驗,搭建農產品營養健康指標體係。同時,還可以加強政策對農業基地、合作社等建設冷鏈倉儲物流設施的扶持力度,尤其針對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農產品流通涉及的特殊要求,采用更嚴謹的標準、更嚴格的監管,加快補齊冷鏈物流中的短板,從而保障民生物資供應充足。
此外,於旭波還就提高農產品信息追溯能力問題提出進一步完善建議。他表示,《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應對初級產品、初級加工農產品進一步明確定義,將農產品分為植物農產品、動物農產品、微生物農產品等類別,並將具體品種通過目錄方式體現,增強其針對性、專業性和可操作性。同時,應適當擴大農產品法律責任主體,將個體農戶全麵納入法律調整範圍,增強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律責任。於旭波介紹,這些建議來自多年來服務於中糧集團在農糧領域的實踐和思考,其中的某些建議已經在中糧集團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開展了嚐試和摸索,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俞學文:應建立和完善世界杯賽程預測 誠信機製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新冠肺炎疫情當前,更加體現出保障世界杯賽程預測 的重要性。此外,近年來時有發生的世界杯賽程預測 事件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廣大人民的共同願望。
作為一名從事有機茶產業的農民企業家,來自浙江省武義縣的全國人大代表俞學文看到,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的係列行動,全國各大食品企業紛紛響應,一致作出“三保”行動承諾,使食品企業確立了誠信和擔當。但從長遠來看,要確保食品誠信體係正常運轉,就必須長期、持續地建立和完善食品社會誠信監督與懲戒機製。兩會期間,俞學文從建立和完善社會誠信監督機製,預防失信行為發生;建立社會懲戒機製,使失信行為受到應有懲罰;開展企業誠信體係建設,發揮行業協會組織作用這三個方麵給出了相關建議。
建立和完善社會誠信監督機製,預防失信行為發生
誠信的社會監督機製是防範信用缺失的有效措施,世界杯賽程預測 問題的解決可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實現。首先,加強市場執法監督力度,即在原有的製度體係建設中,工商、質檢、消費者協會等政府執行部門或行業協會指導部門對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等行為進行合法打擊與治理。同時,工商管理部門必須加大對以營利為目的、頂著“打假”的頭銜對企業進行惡意敲詐勒索的市場職業打假人的管理和懲治力度,營造安定、有序、和諧的社會氛圍,促進企業健康良性發展。其次,加強輿論監督,發揮大眾媒體、互聯網、電視的導向作用,揭露事實真相,引起社會各界重視,使失信行為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此外,宣傳部門還要做好媒體的輿論宣傳導向,傳遞正能量,而不是一味地落井下石。再次,金融機構、工商部門、人力資源部門要聯合建立信息共享通道。通過構建信息數據庫,使企業和個人信用度共享,讓誠信記錄不良的企業和個人受到限製,從而有效防止公司和個人失信行為的發生。
建立社會懲戒機製,使失信行為受到應有的懲罰
俞學文認為,要建立食品行業失信懲戒機製來對失信行為進行打擊。一是工商、銀行、稅務等有關部門要進行道義懲戒:積極發布失信者黑名單、納入征信記錄,公開其失信行為,讓失信者信譽、名譽受損,如當前實施的失信人不能乘坐高鐵、辦理銀行貸款或信用卡等;建立全民誠信庫,加強對“誠信”的重視。二是建立健全行規處罰,即食品行業要製定行業相關規則,對失信企業按行規處罰,使之在行業內難以立足。三是完善法律懲處辦法,即司法機關根據失信者情節輕重給與相應的行政、民事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觸犯法律構成犯罪的,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開展企業誠信體係建設,發揮行業協會組織作用
除企業自律外,俞學文還提出食品行業協會、商會等應加強對企業的指導和監督,強化行業自律約束體係。采取製定行業內會員企業的社會信用公約、發布倡議書等形式,加強提升行業自律能力,引導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員工提高對企業履行社會信用重要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