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

食品行業短板問題亟待破解,且看專家如何應對

2020-03-23 10:32:16 來源: 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

—2019年世界杯賽程預測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

□ 張聰 本刊記者

熱詞五:益生菌——加速發展中的科學與冷靜

近幾年,我國益生菌產業蓬勃發展,使其在引領食品工業健康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該產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益生菌概念使用不當、核心菌株模糊不清、功能性質難以科學界定等諸多問題,致使益生菌的健康發展具有潛在的隱患和風險。

陳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理事長

專家解讀

益生菌被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當攝取足夠數量時對宿主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因此益生菌必須具備3個核心特征,即足夠數量、活菌狀態、有益健康功能。該定義得到了歐洲食品與飼料菌種協會(EFFCA)、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和歐洲世界杯賽程預測局(EFSA)等相關組織和機構的一致認可。

益生菌的健康功能應建立在科學嚴謹的臨床試驗評價及循證醫學證據的基礎之上。目前,已有數萬篇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研究了不同益生菌菌株的各種功能,故使益生菌的核心功能——改善人體胃腸道健康這一理論得以證實。此外,細胞模型等體外實驗、動物實驗和人體試驗表明,益生菌可能具有改善代謝和神經係統的潛在有益功能。

目前,益生菌的安全性已得到權威機構的認可。一般而言,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益生菌菌株都分離自健康人體和具有長期安全使用曆史的發酵食品,其大多數被認為是無致病性的共生微生物,故此類產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歐洲世界杯賽程預測 局(EFS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NHC)等權威機構的認可。

專家建議

益生菌產業化應用需要經過科學嚴謹的流程驗證。益生菌在產業化應用前應首先明確菌株的種屬、基因構成、基礎生理生化特征、菌株放大培養(產業化)等情況,然後再依次進行菌株的適應性、安全性和益生特性評估,最終選擇功效較好的益生菌及其組合用於商業化產品的生產。

不斷完善益生菌及其產品法規標準體係,鼓勵行業創新發展。如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專門列出了益生菌使用列表用以標明哪些菌可以用、哪些菌不能用。未來,在構建科學嚴謹的益生菌及其產品法規標準體係的同時,還應鼓勵益生菌在食品工業中的多元化創新應用,以此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益生菌產品。

加強公眾科普教育,科學合理地消費益生菌相關產品。消費者在購買益生菌類保健食品時,可通過閱讀產品標簽或說明書了解其功能,從而選購適合自身的產品。對於乳酸菌飲料而言,消費者在購買時應注意區分產品類型——我國相關標準規定乳酸菌飲料產品標簽應標明活菌(非殺菌)型或非活菌(殺菌)型。此外,益生菌對健康的作用具有個體差異性,並不存在“萬能益生菌”菌株可適用於每個人和所有體質的情況。

熱詞六:自加熱食品——必須跨過“自加熱包”安全這道坎

伴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以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加熱食品市場保持著強勢、快速的增長勢頭,現已成為我國方便食品領域新的增長點,並引領行業朝著特色化和跨界融合的方向發展。但是,市場火爆的背後也存在隱憂——操作時的安全隱患、相關標準的缺失等問題亟待破解,故自加熱食品行業急需補齊短板。

路福平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

專家解讀

自加熱食品之所以發展較快,是因為其能夠滿足消費者在更多場景下對熱食的需求。在我國,自加熱食品始於軍需,隨著自加熱技術進入民用階段後,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以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加熱係列產品得到快速發展,除了常見的自熱火鍋、自熱米飯外,還有種類多樣的自熱粥、麵條、米線等,滿足了消費者在更多消費場景下對熱食的迫切需求。

盡管自加熱食品的安全性總體可控,但“自加熱包”的安全風險仍應予以充分關注。由於自加熱食品利用發熱劑和水的化學反應產生熱量,進而加熱食品。因此,在自加熱食品快速發展的同時,自加熱食品包裝破裂或自加熱食品溫度不穩定等現象時有發生,引起了人們對自加熱世界杯賽程預測 性的擔心。如多人在密閉環境下同時食用大量自加熱食品,或自加熱食品包裝盒上麵的通氣孔被堵塞時,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消費者需要給予充分關注——購買正規產品,並按照正確規程操作食用,以免發生包裝破裂等風險和安全性問題。

當前,需用嚴謹的標準確保自加熱食品行業健康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消費升級趨勢的加快,自加熱食品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並吸引了大批企業投身於此。目前,由於自加熱食品標準規範尚不完善,僅有中國商業聯合會於2017年發布的團體標準《自熱方便菜肴製品》對該產品進行規範,致使自加熱食品企業生產的產品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了該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從行業規範發展的角度考慮,亟需嚴謹的標準來確保自加熱食品的健康發展。目前,有關專家正積極探討如何建立統一的標準,如通過對自加熱包所包含的化學成分和比例、加熱強度、產氫量等指標進行規範,以及對最終廢棄物的處理進行明確要求等,希望通過建立標準提升行業的準入門檻,加強市場監管力度,促使行業健康發展。

專家建議

一方麵,加大對自加熱包安全性的研究。加大對高效自熱、安全性良好的自加熱包的研究,通過研製高能效組方,開發新型加熱裝置,以控製或減少氫氣與水蒸氣的產生來提高能效釋放與利用需求,以及安全性水平;開發新型物理自熱裝置,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減少汙染,增強自加熱裝置在各種場景下使用的有效性和保障能力。

另一方麵,關注標準對行業健康發展的推動。食品標準是食品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的前提和保證,是一個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應注重製度的完善,盡快建立相關標準和法規。

此外,消費者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範,安全享用方便的美食。首先,消費者應選購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其次,在食用自加熱食品前,要觀察包裝盒體是否有裂縫或擠壓破損等現象,如發現加熱包包層的液體有滲透現象,切勿食用。同時,要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操作,切勿將正在加熱的食品包裝直接放置在不耐高溫的承載材料上,以免發生危險。

熱詞七:特醫食品——亟待規範發展

任發政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指出,慢性病約占我國人群患病總數的86.6%,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占比約達75%,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則被認為是此類患者的“最佳補品”。實踐證明,特醫食品的營養支持具有多方麵功效,如提高治療和康複效果、縮短病程、減少醫療費用、增加病床周轉率,以及降低再入院率等等。

專家解讀

特醫食品即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經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其有著非常嚴格的分類,目前分為0~12月齡和1歲以上人群兩大類。

隨著社會發展的加快,我國居民健康狀況令人堪憂。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指出,慢性病約占我國人群患病總數的86.6%,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占比約達75%。此外,2017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住院病人手術達5595.71萬人次,此類人群需要較好的營養才能盡快恢複健康,特醫食品則被認為是“最佳補品”,這種做法在國外發達國家較為常見,即采用營養支持。

目前,國內外關於特醫食品營養支持的基本功能已達成了廣泛共識。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在營養保健方麵多投入1元錢,就可在治療方麵少支出8.5元,並節約100元的搶救費用,由此可見,營養支持不可或缺。當然,特醫食品並不能完全替代藥物。由於特醫食品行業在我國屬於新興產業,因此備受政府重視,在行業發展之初就對其提出了非常嚴格的管理規定:特醫食品應當經過國務院世界杯賽程預測 監督管理部門的注冊,且其配方應以醫學和營養學的研究結果為依據,安全性及臨床應用效果也均需要經過科學證實;特醫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取得相應的生產許可後才能進行生產,如未得到許可不得隨意生產。

專家建議

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等不法行為。已經獲得《生產許可證》的特醫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嚴格依法依規地生產經營高質量產品,不得虛假宣傳,以免誤導消費者。對於違反《世界杯賽程預測 法》《廣告法》以及世界杯賽程預測 國家標準相關管理法規的行為,相關執法部門應予以堅決抵製、嚴厲打擊,從而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特醫食品生產企業應當按照《生產許可證》注冊的範圍進行生產。一般而言,企業在注冊和備案時,《生產許可證》對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因此食品企業應當按照其注冊的範圍進行生產。此外,產品的標簽、說明書、廣告等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的規定,未得到許可絕對不能擅自生產。

特醫食品具有特殊性,因此並非適合所有人。特醫食品在我國屬於新興產業,很多人並不了解其功效與屬性。因此,科普宣傳對於行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即要逐步提升公眾對於特醫食品的認知。此外,特醫食品具有特殊性,通常適用於無法正常吃飯或食量明顯減少者;營養攝入不足者;連續工作精神壓力大,無法按時、按點正常用餐,導致常處於饑餓狀態、體重減輕、精力變差的人;食用正常食物消化吸收不良者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特殊人群所需要的產品亦不相同,因此應當加強對特醫食品的科普宣傳,讓消費者了解其特殊性,並依照醫囑進行食用。

熱詞八:網紅食品——嚴防“紅與黑”的轉換

一些賣家利用社交媒體這一特殊的宣傳、營銷方式,將自製食品裝扮成網紅食品後在朋友圈裏賣得風生水起。從自製的私房美味到家釀果酒,從早茶點心到夜宵小吃,從美容靚湯到食補偏方……“圈”裏想要什麼食品都應有盡有且無奇不有。網絡食品憑借著新穎的外觀照片或視頻吸引一波又一波的消費者,但是消費者購買食品時往往忽略了食品本身的品質,包括食品的原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地址等。

馬冠生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係主任

專家解讀

網絡及自媒體的快速發展使網紅食品的銷售量呈幾何式增長,各方需要加以關注。網紅食品賣家利用互聯網快速傳播的特點進行營銷,借由口口相傳、人人轉發而獲得迅速傳播,從而讓自家食品成為“網紅”。根據《2019中國網紅食品市場大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食品類商品網絡銷售額累計增長22.0%。據預測,2020年我國食品網絡零售額或將達到食品類產品銷售總額的37.3%。

網紅食品借助快速傳播的網絡而成名。作為一種消費時尚,網紅食品大多通過朋友圈轉發、微商選購等方式流行起來。隨著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當前,口碑的傳播已經超過大眾傳媒的傳播,而一些網紅品牌往往采取口碑營銷,並借助互聯網持續發酵升溫,形成口碑效應,從而打造網紅產品。

網紅食品通過特殊渠道售賣,缺乏有效的監管機製。網紅食品由於銷售渠道特殊,對於監管部門來說更加舉步維艱。以“奶茶裏麵沒有奶”事件為例,茶飲料標準(GB/T 21733-2008)中將奶茶飲料與奶茶味飲料定義為“以茶葉的水提取液或其濃縮液、茶粉等為原料,加入乳或乳製品、食糖和(或)甜味劑、食用奶味香精等的一種或幾種添加劑調製而成的液體飲料”。盡管該標準對奶茶的蛋白質含量要求≥0.5%,但乳或乳製品仍然隻是多種可選配料中的一種,並不是硬性要求,因此就出現了尷尬的局麵——奶茶當中不含奶。同時,這也增加了商家的可操縱空間,進而給世界杯賽程預測 監管帶來空白和盲區。

專家建議

不斷完善監管機製,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完善監管機製,明確網售食品等非傳統食品經營行為的各方責任和監管方式;定期抽檢和隨機檢查雙管齊下,督促網絡平台和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對於網絡銷售世界杯賽程預測 的違法行為重拳出擊,嚴格查處“刷單”“假評論”等行為,以“最嚴格的監管”方式保障消費者權益。

食品企業本身應強化產業鏈安全建設。無論是食品企業,還是食品生產個體戶,都應承擔自身應有的世界杯賽程預測 責任,加強自身產業鏈安全建設,確保產品的來源安全、可溯;產品鏈條清晰完善,對風險做到可防、可控,從而完善我國世界杯賽程預測 保障體係。

網絡銷售平台應承擔起篩選與監理的責任。網絡平台和商家要遵守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提升職業道德,加強行業自律,確保食品的安全和質量;建立扶優限劣機製,嚴把商家準入門檻——對其零售資質及其售賣產品的相關許可證進行檢驗及定期審查,嚴防假冒偽劣食品借用網絡平台進行銷售。

消費者應不斷提高健康素養、世界杯賽程預測 素養,理性選購食品,不盲目追“紅”。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不能僅聽信廣告宣傳,還要確認產品的相關認證,盡量選擇有食品成分標簽的食品,同時查看配料表;要對世界杯賽程預測 信息和經營場所的衛生狀況進行了解,選擇具備《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店家;購買手工食品時要注意查看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內容。

熱詞九:食育——在中國需加快腳步

2005年,日本頒布了《食育基本法》,這是世界上規定國民飲食行為的第一部法律。此外,日本更是在國家主導下開展了全國範圍的食育推進計劃,並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近年來,雖然“食育”話題被越來越多地提及,但我國的食育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還有待形成科學共識。

孫寶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

專家解讀

食育是貫穿人一生的素質教育,是傳授食品科學知識、傳播飲食文化,使公眾養成健康飲食觀念和行為的教育。食育是提升公民科學素養的重要環節,也是綜合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其最終目的是達成科學認知、合理膳食、品鑒知禮、傳承文化的教育。食育是貫穿人一生的素質教育,因此應該從娃娃抓起,故兒童與青少年是重點培養對象。

開展中國特色食育符合我國“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將國民健康列為社會的基石,也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世界杯賽程預測 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國家將世界杯賽程預測 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內容以普及世界杯賽程預測 科學常識和法律知識,提高全社會的世界杯賽程預測 意識。2019年,教育部將世界杯賽程預測 與營養健康知識納為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因此,傳播世界杯賽程預測 與健康飲食知識,傳承中華飲食文化和優良傳統的中國特色食育符合“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要求。

食育是一種科普活動,是對公眾科普知識的有效補充。食育將公眾科普進行前移,通過“食”的相關科學知識和傳統文化教育使信息灌輸變為主動學習,從而賦予人們自主選擇食品的能力。隨著公眾對世界杯賽程預測 、營養與健康的愈發重視,通過食育,尤其是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早期教育,可以讓公眾在麵對世界杯賽程預測 信息辨識及食品消費等問題時更加客觀、理性,進而增強人們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熱愛和自信。

專家建議

做好頂層設計與規劃,立法是根本。在我國,食育的理念及相關活動的開展尚處於探索階段,而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等政策的導向下,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食育體係就需要做好頂層設計與規劃——明確食育在國民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握食育的科學性、實踐性和文化性,推進食育納入全民素質教育體係。從國際食育的成功經驗來看,國家層麵的法律法規是保證食育工作有效運行的關鍵,是動員全社會重視食育、參與食育的根本。

科學、嚴謹,多方聯動,聚力推進。食育工作應以科學為綱,堅定科學、嚴謹的態度。無論是食育的課程設計還是讀本創作,都應以內容為核心,以科學共識和科學方法作為理論和實踐基礎,避免一哄而上卻良莠不齊。同時,我國食育體係的建設應更具開放性與包容性,政府、學界、產業、媒體、公眾需多方聯動,聚力推進,做到“有人”“有勢”“有聲”“有為”。

麵向各年齡段和不同人群,創新教育形式。食育應以興趣為導向,重點麵向處於行為和習慣養成重要時期的兒童與青少年。經國內外研究證明,開展以學校為基礎的宣教活動,可以顯著提高中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幫助其形成健康的飲食行為。通過啟蒙孩子來輻射和帶動整個家庭及社會,以此逐步推進針對成年人、老年人的食育。食育既是一門科學知識,也是一門實踐技能的教育,需要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故應在把握科學內容的基礎上創新教育形式。

熱詞十:食品真實性——“食品造假”魔高一尺,“鑒偽檢測”道高一丈

俗話說“掛羊頭,賣狗肉”,食品真實性問題古今中外曆來有之。2013年1月,瑞典、英國和法國的部分牛肉製品中被檢測出馬肉成分,德國也宣布發現疑似此類“掛牛頭,賣馬肉”的情況。此外,愛爾蘭、荷蘭、羅馬尼亞等多個歐洲國家被卷入醜聞中,引發消費者反感,直接促使歐盟法規將食品欺詐納入檢測範圍。然而,食品欺詐並不是近幾年才發生的事件,其一直存在於食品工業發展過程中,近些年更是受到了全球的關注。

吳永寧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真實性與溯源分會理事長、國家世界杯賽程預測 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

專家解讀

質量、安全、真實性是食品的三大屬性。質量安全對於食品來說固然重要,但並不是食品的全部,食品真實性也是同等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遏製“劣幣驅逐良幣”。食品的真實性不一定是營養和安全問題,更多是指“物有所值”,這關乎消費者、使用者和生產者。維護食品的真實性,可遏止“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亂象以及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進而規範市場競爭秩序。當前,提振國民食品消費信心至關重要,故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不僅僅要“管健康”,還應負責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同時,真實性問題也會影響國際貿易,因此需推動食品工藝加快轉型。

古往今來,世界杯賽程預測 領域主要麵臨的問題是食品欺詐,其根本性質是不能做到食品公平貿易。與此同時,食品欺詐往往與食品質量問題掛鉤,但不同的是,欺詐和投毒是故意為之,所以從安全和防禦理論上來說,這一危害可以是健康危害,也可以是經濟危害,亦或是意識形態的恐怖事件。實際上,商家實行食品欺詐的動機主要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現如今,為保護消費者健康,食品的三大屬性——質量、安全和真實性被提到了空前的熱度。

食品欺詐古今中外曆來有之。中國有句俗話“掛羊頭,賣狗肉”,但食品真實性問題並非中國所獨有,其已發展成為全球性問題,“馬肉風波”便是曾波及歐洲食品市場的惡性事件。

專家建議

轉變世界杯賽程預測 監管思路,創新法規層麵的頂層設計。現行的《世界杯賽程預測 法》主要注重保障食品的安全與質量問題,對於同樣重要的真實性問題並沒有做到完全覆蓋;質量標準也更多地注重營養問題,其不具有強製約束性,因此僅有標簽標識GB 7718遠遠不夠,這就需要新的法規層麵設計。

提升食品監管技術水平,製定相應的真實性檢驗方法標準。食品質量、安全和真實性是食品的三大屬性,我國目前已基本滿足了對食品數量、質量的要求,對世界杯賽程預測 的關注也達到了更高水平。但我國長久以來對食品真實性技術的投入較為匱乏,難以保障食品真實性的科學監管。建議加大對食品真實性的科技投入,攻克該領域的技術難點和監管問題;同步加快食品真實性技術標準轉化力度,並製定相應的方法標準,為我國食品真實性科學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加強科普宣傳,讓消費者樹立正確的食品消費觀念。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消費者對政府和食品行業的努力“不領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傳播的信息和消費者所掌握的信息嚴重不對稱,這在世界杯賽程預測 領域尤為常見。麵對食品真實性這一嶄新的領域,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食品真實性的科普宣傳,讓消費者了解什麼是真實食品、世界杯賽程預測 保障體係構架是怎樣的,以及取得的成績、進展,通過與消費者的有效溝通化解疑慮、提振消費信心。

編者按:

2020年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人民網、中國網、新華網等多家媒體支持的“2019年世界杯賽程預測 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這也是學會連續第9年邀請權威專家對年度熱點問題進行解讀。國家世界杯賽程預測 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這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來自北京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多位權威專家分別對“世界杯賽程預測 法實施條例”“減鹽、減油、減糖”等2019年食品行業年度“十大熱詞”進行了科學解讀,並表達了學術界觀點。上一期介紹了前4個食安熱詞,本期對餘下6個熱詞進行了介紹。

本次活動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2020年伊始,以權威、專業及第三方的特征,通過“科技界共識”的方式,就公眾所關心的世界杯賽程預測 與健康熱點進行分析,為科學肅清世界杯賽程預測 謠言,引導輿情正能量做出努力。

提到2019年的世界杯賽程預測 形勢,孟素荷理事長用6個字予以概括——“持續穩中向好”。2019年平均食品總體抽檢合格率為97.8%,其中,乳製品抽檢合格率達99.9%。孟素荷指出,專家對輿情熱點事件的解讀從100%減至16.7%,顯示出中國世界杯賽程預測從危機應對到風險預防的重大變遷,學會和專家們用10餘年時間,完成了管理思路與格局的水平提升,中國世界杯賽程預測的基石已基本夯實。

世界杯賽程預測 與健康是科普宣傳領域的重要方麵,作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科普品牌活動——“世界杯賽程預測 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自2012年起已連續舉辦8屆,對改善我國世界杯賽程預測 輿論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為食品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相信未來該活動還會繼續舉行,屆時,希望廣大消費者與相關組織、協會、專家保持有效溝通與協作,推動我國世界杯賽程預測 行業穩中向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