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17:17:08 來源: 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
—《第十一屆食品科技北京論壇》暨2019大健康食品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王翠竹 本刊記者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出爐,使全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急速上升。《綱要》提到,要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引導合理膳食,製定實施國民營養計劃,深入開展食品營養功能評價研究,逐步解決居民營養不足與過剩並存等問題。為貫徹與落實《綱要》的內容,《第十一屆食品科技北京論壇》暨2019大健康食品發展論壇於10月30~31日在北京召開,吸引了來自食品行業的400多名專家、教授、研發工程師參會。
圖1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 孫寶國
本屆論壇秉承“科學創新、技術落地”的宗旨,為行業服務,為企業服務,邀請了政府管理機構的領導、行業科學家、食品高校的資深教授,以及一線生產企業的研發總監,圍繞大健康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以解讀健康食品行業法律法規政策,分析行業現狀,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將“產、學、研”高效結合,致力於為國人健康事業添磚加瓦。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作了題為《創新驅動食品品質與價值提升》的報告,闡述了中國食品產業發展新階段所麵臨的新問題與挑戰。他表示,中國食品行業已經進入到中低速增長、高質量發展階段——食品科技創新受到空前重視,食品已作為獨立的科技領域被納入國家創新體係。但是,食品工業仍麵臨諸多問題,包括公眾對世界杯賽程預測信心不足;食品真實性成為關注熱點,摻假欺詐問題凸顯;消費者食品營養與健康知識缺乏;公眾營養過剩與營養不良狀況並存;法規、標準不合理或滯後成為製約創新的新瓶頸等。孫寶國提出,要用新技術改造傳統工藝,以多學科交叉融合促進革命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世界杯賽程預測、營養與健康科普教育,從而實現食品品質與價值的全麵提升。
圖2 杜邦營養與生物科技中國研發中心、新鮮發酵乳製品組經理 沈毅
杜邦營養與生物科技中國研發中心、新鮮發酵乳製品組經理沈毅作了題為《發酵乳製品質構建設與概念創新》的報告,簡述了發酵乳製品的創新維度和發展趨勢,以及從市場和消費者需求驅動的質構創新動力。報告中,沈毅概述了杜邦公司開發的一係列功能性複配體係和菌種的整體解決方案,並同時進行了與之匹配的創新工藝設計,從而實現發酵乳製品跨界新品的生成。此外,杜邦公司還針對目前前沿的非乳植物基發酵製品的整體解決方案進行了探索和開發。
圖3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 丁鋼強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從宏觀角度解讀了“健康中國行動”之合理膳食,其中包括中國的營養問題與政策、膳食模式和食物供應、基因與營養問題、老年人的營養現狀和養老產業的發展等,以及中國的行動框架,如《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健康中國2030”等。他表示,營養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並與健康中國息息相關,因此要引導消費者合理安排膳食。
圖4 中國營養學會副秘書長 王瑛瑤
中國營養學會副秘書長王瑛瑤作了題為《我國保健食品申報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的報告,從各國保健食品及類似產品法規定義出發,以我國《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為基礎,係統介紹了保健食品原料和輔料管理、功能聲稱管理,相應的標準規範,以及保健食品原料目錄清單及最新進展。此外,王瑛瑤還從法規、標準實踐的角度出發,就保健食品注冊和備案中的相關重點內容展開了探討。
圖5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江正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江正強作了題為《功能性低聚糖類益生元的研究進展及其在防控慢性病中的應用》的報告,他表示,作為重要的食品原料,功能性低聚糖類益生元已廣泛被應用於各類食品中,且在治療慢性疾病中表現出較大潛力。功能性低聚糖類益生元為聚合度2~10的低分子糖類且不被人體消化,其可在人體腸道中發酵並促進有益菌增殖,抑製有害菌生長,發酵代謝產物可調節腸道內環境,從而發揮改善人體健康的功效。功能性低聚糖來源廣泛,可從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製備,但較低的提取效率及複雜的產物組成等限製了其規模化生產。利用生物酶轉化生產功能性低聚糖類益生元具有反應條件溫和、特異性強、生產成本低等優勢。江正強介紹道:“課題組在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幾丁質酶等糖苷水解酶類的基因發掘、克隆表達、酶的分子改造等方麵進行了深入探索,采用糖苷水解酶水解聚糖製備的功能性低聚糖類益生元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同時,對低聚木糖、魔芋甘露寡糖、幾丁寡糖等的健康功效進行評價,可解析其慢性病防治的分子機製,該研究成果為特異性功能性低聚糖類益生元酶法生物轉化及其在慢病防治中的應用提供了數據支撐。”
圖6 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張和平
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張和平作了題為《益生菌的基礎研究及其產業化》的報告,介紹了益生菌的概念、益生菌的金標準、未來益生菌的發展方向。他結合國際益生菌、腸道菌群的研究熱點,從益生菌的篩選、腸道菌群的調控及臨床研究出發,論述了益生菌研究開發的基礎理論與產業化技術,為我國益生菌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圖7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保健食品分會法規專員馬姍婕
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保健食品分會法規專員馬姍婕作了題為《新食品原料的申報流程及常見問題》的報告。該報告簡要概述了新食品原料的發展曆程,並從食品形式、涵蓋範圍、材料要求等方麵進行了介紹。同時,她還按照現有法規要求,對申報注冊流程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包括評估申報可行性、準備申報材料(獲取實驗報告、撰寫研製報告等)、提交申報材料、補正材料、獲得審評結果等多個環節。最後,馬姍婕根據多年的申報經驗,總結了申報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圖8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譚斌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譚斌作了題為《中國全穀物食品產業發展的境遇與挑戰》的報告。穀物是我國老百姓的主食,是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與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科學攝入主食對百姓健康影響極大,而健康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首要目標。目前,我國仍然處於追求精白與口感的白米、白麵消費階段,但絕大多數生理活性物質在碾米、製粉的初級加工過程中就被損失,這不僅造成了國家糧食資源的浪費,還不利於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據他介紹,加快轉變這種根深蒂固的認知,實現從建國初期的“吃飽”,到改革開放富起來時代的“吃好”的主食發展目標,讓百姓吃出健康、讓孩子吃出未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提供堅實的健康保障已經成為新時代我國糧食代加工產業麵臨的重大使命與艱巨任務。譚斌從全穀物發展的國際共識、總體態勢,當前我國全穀物發展的成果、進展、困境、機遇及未來發展思考等角度進行了係統的分析與闡述,期望全穀物的發展能得到更多的社會關注與共同努力。
圖9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高彥祥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高彥祥作了題為《植物提取物促進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報告。他首先從當前社會現狀方麵分析了功能性食品發展的需求,對美國及歐洲、亞洲各國健康產業的發展進行了闡述,並結合中國的現狀分析了中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環境、發展態勢,以及功能食品的傳統優勢、發展路線。報告通過大量詳實的國內外數據對比,著重分析了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進出口情況、產業分布、產業興起等,以及天然植物提取物,尤其是藥食同源、新食品原料在功能食品中的應用及開發方案,提出在大健康背景下的營養功能性食品產業及天然植物提取物產業重構融合,以期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完善的全流程健康解決方案。
圖10 軍事科學院軍需工程技術研究所給養保障研究室主任 郝利民
軍事科學院軍需工程技術研究所給養保障研究室主任郝利民作了題為《食藥用菌活性研究與應用》的報告。我國食用菌物種資源豐富,據統計,我國食用菌共有966個分類單元,藥用真菌有473種。目前,食藥用菌產業已成為我國農業領域排在“糧、菜、果、油”之後的第五大種植產業。食藥用菌的主要化學成分不僅包括菌物的多糖、蛋白與肽類、核苷類化合物、脂肪與揮發油及鞘脂類等成分,還包括菌物的甾體化合物、三萜類化合物、酚酸類化合物、生物堿類、有機酸類等成分。隨著食藥用菌化學成分及其活性研究的不斷深入,必將大力推動食藥用菌在新資源食品、保健食品、特醫食品、軍用食品、天然新藥和飼料添加劑等領域的應用,促進食藥用菌加工產業向質量效益型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圖11 北京甜博信息谘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謝元
北京甜博信息谘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元作了題為《美國玉米加工行業的創新——玉米粉在食品配料中的妙用》的報告,解讀了美國玉米加工行業在專業協會的領導下不斷更新其行業和產品的發展戰略及創新思維模式。同時,他還詳細舉例講解了玉米幹法工藝的產品是如何針對下遊健康休閑食品市場需求進行產品標準、工藝質量和配方設計的技術路線和具體做法。謝元不僅從美國玉米加工行業宏觀戰略角度思考配料的健康和功能性,同時也和與會者分享美國相關產品的信息,了解玉米粉作為健康配料產品對設計各類食品的科學理念和實際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