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中的假陽性來源分析與判定 方法的建立

2019-09-30 16:24:14 來源: 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

  分析測試中,樣品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幹擾,導致假陽性結果的出現,往往對質量控製造成影響,因此,對假陽性的來源進行研究和建立有效的假陽性判定體係,對於質量控製有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從以下幾方麵總結假陽性結果的來源。
  來源之一:背景。
  飲用水中甲醛測定的過程中,溶液的背景吸收非常容易造成假陽性,需要雙甲酮實驗進行假陽性判定,增加了實驗複雜度。常見的方法為建立2,4-二硝基苯肼衍生,液相串聯質譜測定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消除背景所帶來的假陽性。本實驗室采用乙酰丙酮衍生,液相串聯質譜測定的方法,同樣能夠達到消除假陽性的效果。
  來源之二,前處理。
  前處理帶來的假陽性往往最常見。樣品的基質、所用的試劑等等,都有可能引入假陽性。例如,檢測飲用水中的PFOA,PFOS時,樣品基質液容易引進假陽性,影響實驗數據測定。建立PFOA,PFOS的液相串聯質譜測定的方法,能有效地消除基質的假陽性。
  來源之三,實驗方案。
  在采用氣相色譜法測定酒中的甜蜜素時,常常采用的方法是,NaNO2和硫酸衍生,其過程可以用化學式表示,如圖一所示。反應過程中經過中間體環己醇,由於酒中存在環己醇,所以容易造成數據檢測的假陽性。因此,采用次氯酸鈉與硫酸衍生,氣相-電子捕獲法測定,或者液相串聯質譜測定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消除假陽性。其中,氣相-電子捕獲法測定的原理見圖二所示。
  圖一 氣相色譜法測定酒中甜蜜素的原理
  圖二 氣相-電子捕獲法測定酒中甜蜜素的原理
  來源之四,儀器。
  在氣相色譜測定或者液相質譜測定的時候,樣品往往經過加熱,例如在氣相的進樣口或者液相質譜氮氣脫溶劑的時候,一些易於分解雜質就有可能對檢測物產生假陽性。在檢測苯胺類的時候,雜質異氰酸酯易於在氣相的進樣口加熱的時候分解,對苯胺類物質的檢測產生假陽性,以2,4-TDA為例,2,4-TDI在氣相進樣口容易發生分解,產生2,4-TDA,對2,4-TDA的檢測產生幹擾,如圖三所示。測定全氟烷烴化合物時,全氟烷烴的衍生物容易在加熱的條件下分解,產生全氟烷烴化合物,例如,4:2 FTA容易在加熱的時候,脫脂化分解成為4:2 FTOH,對4:2 FTOH的檢測產生假陽性。
  圖三 2,4-TDI裂解原理圖
  采用ICP-MS測定時,同量異位素幹擾、多原子分子離子幹擾、多電荷離子(常為雙電荷離子)幹擾等等是最主要的幹擾,容易造成假陽性。可采取基體匹配法、選擇其他不受幹擾的同位素、碰撞池技術、冷等離子體技術、選擇合適的儀器參數、內標法、標準加入法、同位素稀釋法、樣品溶液稀釋或進行測定前基體或雜質的分離等來解決或減低幹擾。
  質量控製是檢測任務的重要一環,本文總結了日常檢測任務中假陽性的來源以及建立相應的判定方法,為我們日常檢測任務的質量控製提供了技術支持。
  梁昌梅 廣州中加環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