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評食事

快速自然發酵醃製的酸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

2019-03-27 14:20:49 來源: 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

  酸菜作為我國東北地區傳統的乳酸發酵食品之一,有著悠久的曆史。過去醃製酸菜是為了貯藏大白菜,而現在有了反季節蔬菜,酸菜仍受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大白菜經過發酵後,有著特殊風味,經過不同烹飪方法可做成各種菜肴,質地清脆,酸味適口。但是現在人們食用酸菜遇到的問題是:一方麵住樓房的人空間有限;另一方麵人們擔心酸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對健康的影響。本實驗采用了一個方便醃製酸菜的方法,並對此方法醃製好的酸菜進行了亞硝酸鹽含量測定。研究結果:在適宜條件下,快速醃製酸菜是一個既方便、衛生,又安全的醃製方法。
  材料和方法
實驗材料:(1)白菜、食鹽。(2)儀器和設備。紫外分光光度計,研缽,電子天平,幹燥箱等。 醃製方法:將新鮮大白菜除去爛葉, 削去菜根,然後水洗、控水、切絲、按著一定比例撒鹽,攪拌均勻,醃漬20分鍾左右,攥出白菜中多餘水分,然後放入洗好玻璃罐頭瓶(大小自定)中,壓緊、壓實、罐口處留有1-2cm的空間,蓋上一層保鮮膜後加蓋擰緊,分別放在室溫(23℃-25℃)、28℃、37℃三個不同溫度下進行發酵,最好放在避光處。 取樣方法:每個溫度都分別取2天、4天、6天、8天、10天的樣進行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 測定方法:亞硝酸鹽含量測定[ 3] : 采用鹽酸萘二胺分光光度比色法。
  結果與分析
醃製時間對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白菜在醃製2天左右時,亞硝酸鹽含量較低,由於發酵初期雜菌的硝酸鹽還原酶作用,白菜中大量硝酸鹽被轉化為亞硝酸鹽,在4-6天時,亞硝酸鹽含量急劇增加,6-8天時,含量有降低趨勢,第10天含量突然增加,這一變化過程原因是,由於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種群數量呈現總體增長的趨勢,在醃製初期乳酸菌種群數量慢速增長,中期乳酸菌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使發酵環境中pH值降低,使得NO2-還原成NO3¬ ,從而降解醃製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後期發酵環境中pH值過低,或由於密封不嚴,從而也抑製了乳酸菌生長。因此隨著醃製時間延長,酸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總體是呈先增加後降低趨勢。
  環境溫度對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據報道, 醃菜中微生物主要有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等8種。醃製過程中常出現的有利於發酵的微生物作用主要有3種, 起主導作用的是乳酸發酵, 酒精發酵次之, 醋酸發酵最少。另外, 也伴隨著有害發酵(如丁酸發酵等)的過程。經過實驗研究表明,室溫、28℃、37℃開始可以食用天數和相應亞硝酸鹽的含量分別為第10天和7.8 mg/kg、 第8天和6.5mg/kg、第6天和5.5mg/kg,原因是:在適宜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使得乳酸生成量在短時間內增加也越多, 能有效控製發酵過程的同時還降解了亞硝酸鹽含量, 也抑製了其他菌類(如硝酸還原菌等)生長, 則可以減少亞硝酸鹽的產生。但溫度一般也不宜過高(37℃), 因為有害的丁酸發酵會產生一種難聞的氣味,影響風味。
  結論與建議
  依據《我國 食品衛生標準》規定:醬醃菜中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允許量≤20mg/kg,研究表明,在室溫、28℃和37℃下,10天內亞硝酸鹽的含量都在安全範圍內,但是從醃製的酸菜風味來看,室溫和28℃較好,更適宜食用,但室溫醃製的方法更適合大多數家庭使用;37℃酸菜風味不適宜食用。快速醃製的酸菜溫度不宜過高(37℃),醃製過程中一定要避光,醃製好的酸菜最好要冷藏或者是冷凍。室溫下醃製的酸菜最好10天後食用,28℃最好7天後食用。
  刁亞娟 內蒙古通遼職業學院藥品食品係
  作者簡介:刁亞娟,女,蒙古族,遼寧人,通遼職業學院講師,研究生學曆,研究方向:食品方向。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