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

腫瘤患者需擇“膳”而食

2018-08-13 14:06:01 來源: 中國食品藥品網

病例回放

2017年12月,一位60歲的女患者被確診為胃癌。住院時,患者胃周圍淋巴結腫大,臨床診斷是淋巴結轉移。入院一個月後患者體重下降了4千克,已經無法吃下任何東西。於是,醫生為她製定了營養支持治療方案。

由於胃鏡顯示患者胃竇狹窄,醫生為其放置營養管至十二指腸,以每小時30毫升的速度泵入腸內營養乳劑,7天後速度升至每小時100毫升,每天能量攝入達到1560卡路裏。在進行營養支持10天後,患者開始接受化療。但通過監測發現,患者的骨骼肌丟失較多,於是醫生開始每天為患者加用複配乳清蛋白粉(3勺/天)、OMEGA-3(3克/天)以及全營養配方粉,以減少患者骨骼肌丟失。

第二個化療療程開始後,患者出現腹瀉症狀,臨床診斷是真菌感染。於是醫生一方麵為患者抗感染,一方麵又再次為其加強營養支持。經過兩次化療後,患者的胃周圍淋巴結明顯縮小,體重穩定上升。

這是浙江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姚慶華分享的一個真實的臨床案例。“營養支持需要隨著疾病的發展和變化不斷糾正和調整。”回顧整個治療過程,她表示,在腫瘤患者的營養支持中,腸內營養製劑、全營養配方粉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SMP)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一類配方食品。對於維持、保障疾病狀態人群生理功能、身體康複具有重要作用。

山東省腫瘤醫院腫瘤內七科主任劉波表示,對於腫瘤患者而言,營養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30%~85%的腫瘤患者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有20%的惡性腫瘤患者最終死於嚴重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會導致患者治療耐受力下降、治療效果下降、生活質量下降、生存時間縮短、並發症增加,而且給患者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營養支持是腫瘤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劉波表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同時降低醫療成本是腫瘤治療的目標,因此,必須將腫瘤營養支持提高到腫瘤治療的戰略層麵,大力研究規範化腫瘤營養診療。

2016年,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等六機構聯合發布的《腫瘤患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應用專家共識》指出,鑒於營養不良在腫瘤患者中的普遍性,以及營養不良所產生的嚴重後果,營養支持應該成為腫瘤治療的基礎措施與常規手段,用於腫瘤患者的全程治療。營養支持方案應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腫瘤類型、腫瘤位置以及藥物治療而個體化、精準化。

多位專家認為,腫瘤患者的營養風險篩查和治療要趁早,腫瘤患者一經確診,應立即進行營養風險篩查,隻要存在營養風險就應該盡早開始營養支持,製定個體化營養支持方案,首選經口進食的FSMP,盡最大可能維持胃腸道功能。當前的研究結果顯示,對營養不良的腫瘤患者使用FSMP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香港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謝耀昌介紹,腫瘤患者的飲食要訣是少食多餐,攝取足夠熱量及蛋白質是首要目標,以克服治療期間的種種不適。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腫瘤對身體的影響,使患者進食減少、食欲下降、厭食,或是造成患者吞咽困難、食道阻塞等。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也會讓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厭食症、黏膜炎等。當患者無法正常飲食(甚至無法進食)時,就需要通過多種方式攝入所需的營養物質,如口服FSMP、喉管協助進食、靜脈營養療法等。

根據我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常見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共有十三種,分別提供給糖尿病、腎病、腫瘤、肝病、炎性腸病、食物蛋白過敏、胃腸道吸收障礙及胰腺炎等患者。這十三種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需要進行臨床試驗才能進行產品注冊。

其中,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適用於手術期、惡液質期的惡性腫瘤(惡病質狀態)患者。該產品配方應適當提高蛋白質的含量並調整與機體免疫功能相關的營養素含量,為患者提供每日所需的營養物質。

據了解,目前,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的行業標準正在製定中。姚慶華表示,由於腫瘤患者可能同時伴有多種疾病,所以製定標準的過程也存在諸多挑戰。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