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評食事

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吃了那麼多年的油,你真的吃的

2018-03-06 10:31:43 來源: 食品實驗室服務

食用油是每個小夥伴家裏的生活必需品隻要你在家有下廚房就一定會用到油每天吃飯也一定會攝取到或多或少的油。可是食用油種類也很多花生油、玉米油、調和油茶籽油、橄欖油……小夥伴們有沒有研究過家裏的油應該怎麼用?其實不同種類其用法也不同想要吃得健康就要了解各種油的使用方法這些油的用法你都知道嗎?
花生油:最適合炒菜的油
花生油所含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是均衡型植物油壓榨生產的花生油香氣濃鬱其中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保存較多
健康吃法:適合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盡量避免高溫油煎和油炸。
大豆油:最不適合炒菜的油有實驗對常見的四種食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產生的油煙濃度和組成進行了研究產生油煙濃度排名為:大豆油 >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的烹調條件下大豆油產生油煙的濃度及有害物種類和總濃度都明顯高於其他3種食用油,因此建議小夥伴在高溫烹調時盡量避免選擇大豆油哦~
健康吃法:植物油怕熱,最好隻用來低溫烹調,如做麵點、煲湯及調餡。
橄欖油:適合涼拌的油
橄欖油被人們認為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食用油,橄欖油的益處包括預防高血壓,降低外圍血管疾病,改善大腦功能,有助於女性延年益壽。
健康吃法:小編建議用橄欖油涼拌、烘培、嫩煎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級初榨橄欖油,建議用於涼拌或做湯。
菜籽油:炒菜或涼拌
茶籽油又名山茶油,山茶油在營養價值、食療功能方麵,並不遜色於橄欖油。並且價格便宜,算得上物美價廉,因此又被稱為“東方橄欖油”。
健康吃法:山茶油耐熱性較好,適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作涼拌菜。山茶油適合與大豆油、玉米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搭配。
芝麻油:涼拌或做湯
芝麻油有沁人心脾的香氣,同時富含多種營養,例如維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有益於預防心血管病哦
健康吃法:最好用於涼拌、蘸料或做湯添加。芝麻油的香氣經不住高溫加熱。
亞麻籽油:涼拌菜
亞麻籽油中的必需脂肪酸亞麻酸,含量達50%以上。有增強智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和保護視力的功能。
健康吃法:最好用於涼拌,因為亞麻籽油易氧化聚合,最不耐熱。
菜籽油:日常炒菜
菜籽油就是我們俗稱的菜油,又叫香菜油。菜籽油中膽固醇含量極少,一般含有一定的種子磷脂,對血管、神經、大腦的發育十分重要,人體對菜籽油的吸收率高達99%,可調節血壓、血糖、血脂,增強免疫力。
健康吃法:菜籽油吃法比較普遍,可以采用紅燒、油炸、烘烤、煸炒等多種烹飪方法,如果要用來涼拌記得先把油加熱再拌入涼菜。
原來食用油有這麼多種,每一種油,還都有各自的優點。蘿卜青菜各有人愛,重要的是吃得要健康、吃得幸福!
附:很多人說調和油是劣質油,究竟怎麼樣?
調和油是劣質油?
調和油是由兩種以上植物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食用油。廠商為什麼要“創造”出這麼一種「調和油」呢?有些人認為,「調和油」是用其他食用油的「邊角料」做的,是劣質油。其實不然,調和油是為了滿足人體健康需求才產生的。均衡人體必需脂肪酸,人體所需的脂肪酸在每種食用植物油中的比例是不一樣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署(FAO)的建議,膳食攝入的三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最好為1:1:1。人為調和一下,比較容易達到這個比例,也就產生了「調和油」。
均衡其他營養成分,除了脂肪酸含量,各種油的其他營養成分也有差異。比如,棕櫚油中含有較多的胡羅卜素,而玉米油中的維生素E較普通植物油要高。調和油可以取這些油的長處,擇優搭配,均衡營養。(當然,也是出於營養均衡的考慮,有些家庭則是經常換油——從不連續使用同一款油。)
很多時候,調和油的配比不清楚,不知道有益成分到底有多少,容易誤導消費者。選購調和油時,應該買出產自正規廠家,標注了成分、脂肪酸比例的。避免無良廠家以濫充好,隨意勾兌了幾種油販賣。
壓榨油和浸出油誰更好?
食用植物油的生產工藝可分為兩種:「壓榨油」和「浸出油」。壓榨油是經油料直接榨取的油,而浸出油是加入化學溶劑生產出來的。「浸出油」是安全的,不是“壞油”很多人認為,浸出油使用了化學溶劑,不如壓榨油“純天然“、”無汙染“,算不上好油。其實,使用哪種工藝,跟“好油”、“壞油“”關係不大,主要取決於原料。一般來說,高含油油料采用預榨——浸出法,如油菜籽等;低含油油料采用直接浸出法,如大豆等;總之,無論是「壓榨油」,還是「浸出油」,隻要符合我國食用油脂質量標準和衛生標準,就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用。「壓榨油」營養更完整像油菜籽油這種壓榨油,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的營養成分;而豆油等浸出油,則會在精煉的過程中損失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所以,從成分上來說,「壓榨油」的營養要更為完整。不過,經過高溫烹飪之後,「壓榨油」的營養優勢也會大打折扣,跟「浸出油」的區別不大。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地保證食用油的營養,最好是避免高溫使用,而是用於涼拌、燉煮等用途。
烹飪方式推薦油品種類注意事項
燉煮菜: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耐熱性差,不適合煎炸,以燉煮為主
一般炒菜:花生油、米糠油等耐熱性較好,基本可用於任何烹調方式
涼拌:橄欖油、茶籽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等可以用來炒菜,但它們特有的香味使其在涼拌時更美味
少吃:棕櫚油、豬油、牛油、黃油等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
食用油級別越高越好?
根據國家相關標準,除橄欖油和特種油脂外,其他食用油一般分為四個等級,從低到高依次是四級、三級、二級、一級。級別越高,精煉程度越好。
一、二級食用油脫去了大量雜質,同時也造成了較多的營養流失。不過由於純度高,比較適合用於高溫加熱,如炒菜等等。
三、四級食用油的雜質含量較高,同時也保留了部分胡羅卜素、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適合用於涼拌、調餡和做湯。
想吃健康油,記住這5條!
1、適當換油
別長期隻吃一種油,最好吃完了再換一種,有助於營養均衡。
2、植物油別存儲超過2年
植物油最好在陰涼、幹燥的地方儲存,不要因為打折促銷就囤貨,存儲超過2年的油,容易氧化、腐敗。
3、油不要燒到冒煙才用,7分熱就行
4、每天吃25~30g油就夠了
大廚們最好用那種帶刻度的油壺,嚴密控製自己和家人每日的用油量,做到心裏有數。
5、反複油炸過的油不要存,扔了吧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