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摻假肉現出原形

2017-12-12 14:43:54 來源: 天津市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作者:王成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肉類價格差異也逐漸拉大,這就使得一些不法商販將低端的豬肉、雞肉和鴨肉假冒高端的牛肉、羊肉進行出售,更有甚者用非食用肉類作假,直接危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那麼麵對這些情況,政府是如何讓摻假肉顯露原形的呢?
  國家已經相繼出台了一係列檢測標準,為肉類摻假檢測提供技術保障,如《GB/T 25165-2010 明膠中牛、羊、豬源性成分的定性檢測方法 實時熒光PCR法》、《SN/T 2051-2008 食品、化妝品和飼料中牛羊豬源性成分檢測方法 實時PCR法》、《SN/T 2727-2010飼料禽源性成分檢測方法 實時熒光PCR法》等。

  各地監管部門下屬的實驗室也配備了檢測肉類DNA的相關儀器,如PCR儀、紅外光譜、色譜儀等,並對檢測人員進行了培訓,具備一定的鑒定能力。
  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檢測技術的進步,除了傳統的依靠感官判斷牛、羊肉真偽的方法外,PCR檢測技術、電子舌電子鼻法、近紅外光譜技術、色譜技術等已經成為國內外肉類檢測最常用的方法。鑒定的肉類也不僅僅局限於常見的牛、羊、豬、雞、鴨等。並且檢測的深度也從以往的“隻能鑒定摻了哪種肉類”逐漸轉變為“分析哪種肉占了多少比例”。
  以上的種種可以看出,檢測能力的提高,加上嚴格的監管執法,一定會使肉產品摻雜造假行為得到遏製。這無疑是政府部門對打擊摻假肉做出的努力,也展示了國家對規範肉類市場,保護百姓的“肉籃子”的決心。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