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善存」上黑榜,快來看看是什麼情況?

2017-12-11 14:58:58 來源: 法製晚報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嚼維生素軟糖並不能為身體提供適量的營養素。盡管這些軟糖甜蜜可口,但測試發現,許多軟糖的營養素和礦物質含量與標注不符。美國營養產品評估機構消費者實驗室(Consumer Lab)最近測試了50種常見複合維生素產品,包括5種軟糖複合維生素,其中4種軟糖的營養素和礦物質含量與標注不符,包括知名品牌美國善存的一款產品。
 
盡管許多人通過咀嚼軟糖替代了吃藥片,以補充一天所需的營養,但營養學家警告,這些軟糖的糖衣可能弊大於利。
 
截至記者發稿前,美國善存公司尚未作出回應。
 
研究發現
部分維生素產品含量與標簽不符
在消費者實驗室(Consumer Lab)測試的50種複合維生素產品中,12種膳食補充劑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D、葉酸、鈣含量與標簽含量不符,有的含量隻有標簽標注量的24%,而有的含量高達標簽標注量的157%,還有的含量超過最高可耐受攝入量,這可能對健康造成一些潛在風險。
而維生素軟糖的問題尤為嚴峻,一共抽檢5種,其中4種不合格,Gentrum(善存)成人複合維生素軟糖10種維生素不達標,Naturemade(天維美)和Vitafusion(小熊糖複合維生素)9種維生素不達標。Smarty Pants的成人複合維生素軟糖竟然不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3、維生素k、鐵、鎂、銅、硒、鉻這些在複合維生素中常見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Vitafusion(小熊糖複合維生素)
此外,測試結果顯示,這四款維生素軟糖維生素A含量太高。
 
研究者說
維生素軟糖通常不含口味不好的營養素
就此,法製晚報·看法2022世界杯预选赛最新排名 記者連線了消費者實驗室(Consumer Lab)總裁托德·庫珀曼。托德介紹,維生素軟糖在美國被認作膳食補充劑,是食品的一個子類別。與維生素片劑不同,可咀嚼的維生素軟糖更易分解。因為口味好,人們主動攝入維生素的可能性加大。但問題是該類軟糖通常不含口味不好的營養素,譬如鐵,這也可能是軟糖標簽與其實際含量的不符的原因之一。
Smarty Pants成人複合維生素軟糖
據悉,消費者實驗室(Consumer Lab)自1999年創建後,迄今為止,已經檢驗了數百個品牌的成千種產品。由於它的評估客觀、公正,其結論被諸多研究機構和媒體廣為引用。
 
消費者實驗室檢測的產品是隨機從市場購買的,不接受製造商送檢的產品。該實驗室采用盲檢的方式,即檢測樣品隻有編號,沒有廠商和品牌的名字,在獲得檢測結果之後再對照最初的編碼方式還原到每個品牌。如果產品沒有通過檢測,將送到第二個實驗室繼續複檢。全部檢測過程都受到消費者實驗室的專家監督。
 
中國落點
同款產品國內有售
法製晚報·看法2022世界杯预选赛最新排名 記者搜索海淘網站發現,報告中的提到的美國善存複合維生素在亞馬遜海外購網站有售,包含運費和稅費的價格約合154元。而Nature Made軟糖在天貓國際的售價則在200元上下。
 
而在淘寶網上搜索,四種不合格維生素軟糖均有售。其中,知名維生素品牌Gentrum(善存)的成人複合維生素軟糖和 Smarty Pants的成人複合維生素售價在一二百元之間。而被指9種維生素不達標的Vitafusion(小熊糖複合維生素)在多家店鋪有售,其中一家店鋪顯示近期交易成功123筆,有425條評論。有買家評論指出,“這個糖好吃,我每天吃20幾顆也不知道有沒有事。”而在該店鋪的產品介紹中,並未指出建議食用量和風險提示。
 
專家分析
脂溶性維生素含量過高容易引起中毒
 
營養師穀傳玲在接受法製晚報·看法2022世界杯预选赛最新排名 記者采訪時表示,脂溶性維生素含量過高容易引起中毒。四款維生素軟糖中含量過高的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除了維生素A,脂溶性維生素還包括維生素D、E、K,它們不像水溶性維生素那樣吃多了會排出體外,吃多的脂溶性維生素會在體內蓄積,大量脂溶性維生素蓄積就會引起中毒。
比如維生素A過量會引起急性、慢性及致畸毒性,一次攝入過多會引起惡心、嘔吐、眩暈、頭痛、視力模糊等症狀,不過長期服用蓄積引起慢性毒性更常見,常見的症狀有頭痛、食欲降低、脫發、肌肉疼痛僵硬、肝大等問題;而孕早期如果維生素A攝入過量,還會增加胎兒畸形的風險。
Gentrum(善存)成人複合維生素軟糖
添加甜味物質 增加齲齒和肥胖風險
穀傳玲表示,與片劑的複合維生素相比,軟糖添加了白砂糖、果葡糖漿、麥芽糖漿、玉米糖漿等甜味物質,雖然不同品牌都標示了每天建議用量,但是人們很容易過量食用,尤其是愛好甜食的孩子。加之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缺乏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往往在沒有查清楚孩子到底缺不缺的情況下就給孩子補,為了讓孩子願意吃,還會特意選擇軟糖形式的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即使維生素軟糖不存在維生素A過量的問題,也會存在其他不良健康風險。
 
例如,精製糖會增加齲齒和肥胖風險。以某品牌維生素軟糖為例,推薦每天吃2顆會獲得6克白砂糖,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就會攝入更多糖,這不僅增加肥胖的風險,還增加齲齒的風險;於孩子而言,這也不利於其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
 
穀傳玲指出,軟糖與片劑相比,還會添加色素、香料、明膠、阿拉伯膠等食品添加劑,如果攝入過量,對於髒器發育不完全的孩子也存在潛在不良健康風險。有研究發現,過量攝入人工合成色素可能會增加孩子體內鋅的流失。
專家建議
 
膳食補充劑既不能替代藥物 也不能替代食物
營養專家穀傳玲表示,膳食補充劑既不能替代藥物,也不能替代食物,均衡飲食應成為優先獲得全麵營養的途徑,隻有當膳食實在無法滿足營養需要時,才建議選擇膳食補充劑補充。
 
在美國,膳食補充劑被歸於食品來管理,產品各成分的含量,有效性和安全性均由公司自己保證,不需要經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就能上市銷售,這種情況下小公司偷工減料甚至存在安全問題在所難免。比如這次消費實驗室的抽檢中就有四款片劑的複合維生素吸收時間較慢,其中一款被人體完全吸收的時間(3小時)竟是要求時間的5倍。
Naturemade(天維美)
我國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歸於保健食品,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監管,上市前需經過保健食品注冊檢驗機構檢驗合格。但是也不排除不法公司偷工減料、非法添加等各種問題,所以仍然建議選擇大品牌。
穀傳玲還建議消費者關注產品健康聲稱。中國的膳食補充劑要求產品包裝上標示“本品不能代替藥物;不宜超過推薦量或與同類營養素補充劑同時食用。”美國的膳食補充劑要求包裝上標示“本產品不用於治療、預防、處理、防治任何疾病”。所以如果有某款膳食補充劑標注可以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等,就說明該膳食補充劑不靠譜。
最後,穀傳玲建議消費者關注質量標示,有的美國膳食補充劑會申請美國藥典質量認證(USP),認證後的膳食補充劑會包裝上會有該標示,而該認證主要會檢測膳食補充劑是否存在汙染、標簽是否規範、生產過程是否遵守良好操作規範(GMP)以及膳食補充劑在體內的代謝是否正常。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