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農業部韓長賦部長在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高峰論壇上的講話

2017-09-27 12:40:16 來源: 世界杯賽程預測 導刊

 韓長賦部長在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高峰論壇上的講話
  在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高峰論壇上的講話
  農業部部長 韓長賦
  今天,我們邀請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學界代表齊聚北京,舉辦首屆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高峰論壇,目的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共商金融支農大計,促進金融支持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創新局麵。首先,我代表農業部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本次論壇的各位來賓表示誠摯歡迎和感謝!
  農業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國家現代化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供了基礎支撐。糧食生產實現連續十三年豐收,連續4年總產超過1.2萬億斤。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6年達到1.2萬元,4年裏年均增速超過8%。現代農業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農田有效灌溉麵積占比超過52%,已經有一半農田是旱澇保收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這說明農業增長已經轉到了以科技進步為主的軌道上來了;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3%,這表明我國農民千百年來麵朝黃土背朝天、以人力畜力為主從事生產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超過65%,這反映了農業的價值鏈在延伸,與工業化的融合在加深。所有這些成就的取得,都有金融支持的功勞。
  加快現代農業建設,離不開現代金融的大力支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金融工作,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幹意見》。各部門各機構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將金融支農作為重點工作,采取了積極有力舉措。“一行三會”、財政部等部門,通過再貸款和再貼現等貨幣信貸政策,信貸獎補和稅收優惠政策,差異化的金融監管政策,推動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農發行改革進一步突出了政策性定位,農行、郵儲銀行設立了三農事業部,人保設立了普惠金融部,大型商業銀行也正在設立普惠金融部,農村金融工作在十八大以後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比如農業保險,10年間保費從51.8億元增加到417億元。再如農業信貸擔保,通過中央財政直接注資,3年時間就建成了基本覆蓋全國所有省份的農業信貸擔保體係,這個體係將是解決農民“貸款難”“貸款貴”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這是總書記對“三農”工作的戰略定位和明確要求。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必須下大力氣補上農業農村這塊“短板”,農業發展進入轉型升級、加快現代化的關鍵時期,農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金融支持。今天的論壇聚焦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問題,這是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借此機會,我講幾點看法,跟大家做個交流。
  第一,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這些年來,金融在長足發展,金融服務經濟也在長足發展,但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麵還有兩個突出軟肋,一個是小微企業,一個是“三農”。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事關十幾億人的溫飽,事關億萬農民的生計,涵蓋一二三各個產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組成部分。現代農業不同於傳統農業,它具有市場化、規模化、集約化、科技化、信息化特征,對資本投入、技術裝備要求高,單靠農業的自身積累,單靠農民自身投入,很難有大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需要外部支撐,特別是金融的支持。同時,金融支持農業現代化有多重意義,不僅能增加農業產業投資,還能促進增強農業經營主體的成本意識、市場意識、風險意識,推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係、生產體係、經營體係。所以,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是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依靠,支持農業現代化建設是金融行業的重要職責。
  第二,金融服務仍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短板”。近年來,農村金融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農村金融供給不足問題是長期積累下來的,與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相比,金融仍是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係中的最大短板,貸款難、貸款貴、保險少、上市少等問題,仍然是農民和“三農”工作者反映最突出的問題。當前,現代農業建設對金融的需求是多方麵的、迫切的,有大量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需要改善,有大批農機裝備需要換代升級,有廣泛的農村流通、加工發展需求,還有農業科技,特別是現代種業研發需要支持;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投資缺口巨大。近年來,在政策推動下,金融支持“三農”發展力度明顯加大,但總量仍然不足,占比仍然不高。習近平總書記講,農業還是弱勢產業,農民還是弱勢群體,實現“四化同步”,農業現代化還是“短腿”。要加快“三農”發展,要補“短腿”,各方麵資源就應向“三農”傾斜。從這個角度講,農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農業金融投入占整個金融投入的比重,都應該高於農業占整個GDP的比重,隻有這樣,才能使農業更加快速成長、追趕上來,才能夠和其他產業行業保持協調。
  第三,金融服務農業不僅要有經濟上的考量,還要有社會上的考量。就是說,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不僅要講經濟性,還要講社會性。毫無疑問,金融有自身規律,金融機構是企業,所以也要追求利潤。但是從農業屬性看,“三農”問題涉及國計民生,涉及十幾億人吃飯,涉及億萬農民同步進入全麵小康,涉及廣大鄉村的發展改進,實質是涉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對於農業的這些社會特性,金融行業要有充分認識。一些人從經濟上看,認為農業投資一般具有周期長、回收慢、利潤薄的特點,還存在主體信息與金融機構掌握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所以很多金融機構擔心農村金融投入風險大、成本高,不敢進去。綜合這些情況,我有三點看法。第一,農村金融既有經濟性,也有社會性,支持服務“三農”,包括服務普通小農戶,這對於我們這麼一個人口大國、農民數量眾多大國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如果通過金融服務的增強和投入,助力和加快解決好“三農”問題,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善舉。我認為農村金融的經濟性和社會性要綜合把握,金融服務農業也是服務社會,支持農業也是支持社會經濟發展大局。所以,發展農村金融是一項特別需要有責任心、關愛心、事業心的工作,不能隻看經濟效益,還要考慮社會效益。如果大家都嫌貧愛富,農村金融服務就很難從根本上改善。第二,農村金融服務雖然成本相對高一點,但風險小。農村是個熟人社會,農民是很講信用的,農民的理念是父債子還、人不死債不爛。從以往金融機構的壞賬情況來看,農業農村形成的損失實際上也是最小的。第三,對農村金融工作,在考核上應該有單獨一套要求和標準,這樣才能激勵金融機構做好這件事。
第四,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需要加大金融創新。農村金融不同於工商金融、城市金融,所以很多做法和產品很難簡單“移栽”,要推進產品服務創新和機製創新。創新是活力之源,創新才能打開新局麵。試想如果沒有支付寶,沒有餘額寶,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淘寶。在產品服務創新上,農業信貸,要針對農產品、農機具等不能抵押的情況,完善擔保服務,擴大涉農擔保品範圍,發展“兩權”抵押、大型農機抵押、倉單保單質押,讓農民貸得到、貸得起。農業保險,要針對生產成本不斷增加、自然和市場兩個風險交織疊加的情況,定製設計受農民歡迎的,能夠保成本、保價格甚至保收入的好產品,讓農業保險保得住、賠得到。農業保險確實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們也理解金融機構,老話講,“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的確很容易出風險,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農業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生產方式已經提檔升級,特別是規模養殖、標準化養殖比例很高了,應該說風險可控,信息也日益更加對稱,過去不好做的一些品種的保險完全可以做起來。農業投融資,要針對農業投入需求大、社會資本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建立產業引導基金,大力推行PPP模式,在國家的“三區三園”建設、農村的“雙創”中加大這方麵的服務和投入,這都是很好的投資平台。在機製創新上,這兩年,中央財政調整優化財政資金支出結構,積極探索將一些補貼政策與金融工具結合使用,調動金融機構支農積極性,放大了財政支農效應,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次論壇還要發布“金融支農創新十大模式”,這些模式之所以能夠應運而生,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有政府引導和財政撬動,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這是很好的機製創新例子。總之,創新是搞好農村金融的必由之路。
  第五,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要特別關注新型經營主體和適度規模經營。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都提出,要發揮規模經營對農業現代化的引領作用,要建立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體係。這兩年,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先後審議通過了《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和《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係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三個重要文件,這對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和適度規模經營來說是大禮包、是真金白銀。現在,“家家種地、戶戶養豬”的局麵正在發生曆史性的變化,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總量已達到280萬家,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比重已超過40%,它們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引領力量,也是最活躍的力量。越是規模經營,越需要金融;越是規模經營,越需要規避風險,就越需要保險;規模經營達到一定程度後,有條件的還可以上市融資,所以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和適度規模經營離不開金融。同時,它們的發展也給農業和金融的對接創造了新的條件,提供了有效載體。通過金融支持新主體發展規模經營、發展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可以引領帶動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轉變,通過新主體和規模經營再把普通農戶、小農戶組織起來,進入整個產業鏈,這樣發展下去,農業現代化將會迎來嶄新的局麵。
  第六,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大有可為。當前,我國農業正在加快轉型升級,發展前景、投資價值正在逐漸為社會所認識。全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的質量、效益、競爭力在提升,農業的產業鏈、價值鏈都在完善和延伸。現在,資本、科技、創意、市場、信息等現代要素在農業領域加快融合,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已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主旋律。城市化到了一定階段,農業和農村就會成為稀缺資源。現在工商資本下鄉、農民工回鄉、市民體驗老鄉成了一種時尚,可以設想,將來有一天,當農民可能是一種令人羨慕的職業,這種前景為期不遠。農村現在確實是一個廣闊天地,規模種養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電子商務、鄉村旅遊和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在蓬勃興起,農村“雙創”勢頭強勁。現在返鄉下鄉創業的人數已經達到700多萬,搞鄉村旅遊的勞動力已經達到850萬。這些產業和業態,對資金需求量大,是金融機構大顯身手的廣闊空間,有眼光的金融機構應該超前布局,抓住現代農業發展的機遇,看到“三農”發展的美好前景,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贏得自身的發展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展普惠金融體係,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當前,農業現代化正在加速推進,農村金融市場正在蓬勃發展,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是我們共同麵對的大課題、大任務,這是時代使命,也是曆史責任。做好金融服務農業現代化這篇大文章,貴在堅持,要紮根農村、服務農民,有足夠的耐心,久久為功;勝在實踐,要大膽創新,大膽實踐,超前布局,搶占先機;贏在互惠,農村金融要姓農、為農、惠農,與農民同壯大、與農業同發展、與農村共繁榮。
  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各部門、各機構的共同努力下,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必將邁上新台階,實現農業現代化與農村金融的共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