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燕 本刊記者 傅紹良
近年來,濰坊市食藥監局嚴格落實國家、省、市決策部署,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優化政務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一、依法推動簡政放權
(一)精簡下放審批事項。對所有審批事項和服務事項進行了認真梳理,按照能減則減、能放則放、能並則並原則,將糧食加工品、調味品、餅幹、薯類和膨化食品等18大類食品生產許可以及餐飲服務許可審批發證權限下放到各縣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並針對下放事項開展了業務培訓,保證下放審批事項嚴格依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實施。
(二)明確部門權責清單。全麵梳理部門行政職權,製定了部門權力清單、服務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了部門權責邊界和權力底數,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舉行了權力清單和服務清單事項聽證會,廣泛聽取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立足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編製了部門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將信息公開、食品抽檢結果公布、科普宣傳、12331投訴舉報、黑名單公布、委托檢驗等6個事項納入《公共服務事項目錄》,並編製了依申請服務事項服務指南,有效推進依法行政。
二、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一)推行“雙隨機”抽查機製。對食品藥品各環節監督檢查事項進行認真梳理,確定16項隨機抽查事項,形成了隨機抽查事項清單,並逐項製定了隨機抽查工作細則,確保隨機抽查工作有序、規範開展。將隨機抽查與食品藥品安全信用等級評定銜接,根據被檢查對象的信用狀況確定隨機抽查比例和頻次,加大對生產經營異常、投訴舉報多、有失信行為、有違法違規記錄的市場主體的抽查力度,並將監督檢查情況作為信用等級評定基礎數據,及時向社會公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及抽查情況、查處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二)不斷強化業態管控。一是創新監管措施。探索推行了食品生產企業“賦碼追溯”、食品經營“一本通”、陽光開放、藥品生產質量風險管理、提升藥店規範行動等一係列監管措施,有效提升了食品藥品監管效能。二是實施快檢托管全覆蓋。在全市所有大型食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及大型超市全部建設了快檢室,實施“政府主導並購買部分服務,市場開辦者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進駐”的運行模式,實現了快檢室有效良性運轉。快檢結果即時向社會公示,快檢室麵向公眾“免費檢測”,強化社會監督,倒逼經營者自律。三是實施智慧監管。以省“食藥監管雲”為支撐,打造食品藥品信息化監管平台,重點建設“陽光廚房”“透明快檢室”和移動辦公係統。四是強化專項整治。針對社會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重大風險隱患和行業潛規則,采取三安聯動、檢打結合、邊檢邊公示等措施,重點組織開展了肉及肉製品、畜禽水產品、“三小”規範提升等係列整治行動。去年以來,共查辦食品藥品案件3500餘件。
(三)推進信用體係建設。實行食品藥品安全信用信息分級分類監管,建立了聯合懲戒製度,在加大對食品藥品領域嚴重失信行為監管力度的同時,聯合有關部門對嚴重失信的生產經營者采取聯合懲戒措施。2016年,對16家世界杯賽程預測嚴重失信者進行了聯合懲戒,在司法、交通、金融、國土等領域予以限製或禁入並實施重點監管。
三、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一)完善行政審批工作製度。嚴格落實“首問責任製”“限時辦結製”“責任追究製”,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審批事項按時辦結率達到100%。針對交辦、下放事項,製定了《行政許可服務事項和上級交辦事項辦理工作暫行規定》《食品生產許可證辦理程序規定》,合理配置了行政審批和技術審查部門事權,按照審批窗口統一受理申請材料,業務科室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審查,由審批窗口統一辦理打證、發證的程序實施行政審批工作,建立起了崗位職責清晰、流程優化、審批權限明確的行政審批運行機製。
(二)提升審批效率。將所有審批事項納入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按照“一門受理、委派驗收、限時辦結、一支筆簽批”的工作要求,提供“一站式”服務。對所有審批事項進行了認真梳理,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所有審批事項的承諾時限設置均低於國家、省規定的辦理時限,審批辦件錄入市政務服務平台,主動接受市政務服務中心監督,全部實現限時辦結。
(三)推進網上審批和市區一體化審批。所有審批事項全部使用國家局、省局審批平台網上辦理,網下、網上審批材料同步進行,全部錄入審批平台辦理,實現從叫號到發證市監察局、市政務服務中心全程在線監控。另外,推行了市區一體化審批,實現市縣兩級審批事項無交叉、無初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