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10:17:19 來源: 世界杯赛程预测 導刊
從營養學評價角度來看,轉基因食品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含量,營養素生物利用情況,新引入蛋白質營養性與安全性,脂肪的組成、特性、營養性,碳水化合物的組成、特性、營養性,不同人群膳食體係中轉基因食品的定位,以及其他與食物營養學有關的內容都屬於轉基因食品的營養學評價範疇。同時默契具體評價方法包括:(1)將轉基因食品與其同類基因型親本傳統產品的營養組分情況進行比較,如含有的粗蛋白質、維生素、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纖維素以及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有何差異。(2)對轉基因產品中的脂肪酸與氨基酸含量及組成變化情況進行分析;(3)對其中抗營養因子的含量進行測定;(4)當插入外源基因後,農產品本身的營養成分是否會出現變化,這也是目前在進行轉基因產品營養學評價時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
蛋白質為轉基因食品的營養素評價體係中的重點內容,國外學者Stupak、Helm RM等人分析了轉基因大豆中EPSPS的基因表達,部分科學家通過小鼠口服含CP4 EPSPS表達的大腸杆菌急性毒性實驗,驗證了不同劑量下的體重和攝食對比無顯著的差異性,且進一步進行解剖驗證未發現異常情況。同時,國外研究者進行了GST甜馬鈴薯營養質量評價,開展了飼喂小鼠轉基因馬鈴薯實驗,並觀察了蛋白質代謝、脂代謝以及生長情況,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飼喂28d,在膳食中對酪蛋白的攝取量繼續擰了控製,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與非轉基因型馬鈴薯相比,轉基因馬鈴薯能夠提供更多利於小鼠生長的蛋白質。國外學者羅伯特等人將海藻中存在的LC-PUFA基因移植入陸地生長的油料作物中,實驗結果發現這種油料作物所生成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所具有的營養效果與大西洋鮭魚中提取的同類脂肪酸基本一致。國內學者唐茂芝檢測和分析了轉基因蛋白棉籽中的各類營養成分,並研究了外源基因對該轉基因產品各營養成分的作用和影響,提供了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評價依據。國外有學者研究發現了經過曲黴植酸酶的表達後,轉基因玉米能夠提高小鼠吸收鐵的能力。將利用轉基因技術製成的甜馬鈴薯粉與大豆混合粉飼喂小鼠,共計飼喂28d,通過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小鼠血液中、腿骨之中的鈣離子濃度,發現血漿鈣離子濃度在不同組中無顯著的差異性,但是在腿骨中鈣離子濃度在不同組中存在顯著的差異性。非轉基因組小鼠的鈣生物利用情況要優於非轉基因小鼠。
此轉基因食品的抗營養素主要是指能夠對代謝產生抑製或者阻斷作用的物質。抗營養素會影響營養素的最大限度利用,並可能會降低食物營養價值。若抗營養素的劑量過多,有些抗營養素會產生一定的毒性,例如氫氰酸、草酸等。但是造成抗營養素毒性作用增加的主要因素是食物未經過加工處理,通過簡單的食物加工,如加熱、發芽處理和浸泡之後,這些有害作用將會消失。Novar等人通過文獻總結發現,若站在食物多樣性角度來思考,轉基因食品中含有的抗營養因子、有毒物質等具體含量範圍基本與其原始品種一致。
目前,人們圍繞著轉基因產品的潛在致敏性問題開展了係列討論和研究,從整體上看,轉基因產品有著比較複雜的致敏機製。首先,導入基因片段是造成食物致敏性發揮作用的主要原因,導從而引發過敏或者生成新的過敏原。有研究者通過提取巴西堅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將其移入大豆中,研究證實大豆中形成了類似於巴西堅果清蛋白性質和分子量的致敏性成分。
開封新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 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