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9 11:27:23 來源: 中工網-工人日報(北京)
我國的有機食品開始走紅還是前幾年的事。
三聚氰胺、轉基因謠傳等頻繁爆出的世界杯赛程预测 問題,以及農產品生產過程中長期過量使用的農藥、化肥等,曾讓消費者無所適從。在這種背景下,有機食品以其綠色、安全的口號擊中了消費者的軟肋,一些商家趁機為自己產品打上有機的標誌,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即便後來有機食品需要相關部門的認證,許多生產基地仍然不惜每年花費幾萬元,“買”上認證牌照,但這些食品是否真正“有機”,無人知曉!
根據國家標準規定,有機農產品指的是在整個的生產過程中,都必須按照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種植的產品,及生產過程中完全不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不使用轉基因功能技術。同時,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製和審查,以保證它的純天然、無汙染的特點。
實際上,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方式中,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是保證農產品產量的重要砝碼,要想擺脫這些因素的影響,難度著實不小。
更讓人無奈的是,個別商家打著有機農產品的招牌,實際上從農貿市場購買普通農產品冒充有機產品,有機食品市場的混亂現狀已經嚴重影響了其在消費者中的口碑。
有機食品叫好不叫座,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價格太高。
因為其生產環境要求較高,成本自然要比普通產品高,有的有機食品要比普通食品價格高上幾倍甚至十幾倍,這往往會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
略懂農業產業投資的人都清楚,農業產業投資看似前途無限,實則經營起來非常困難。其本身就是一個投入大、投資周期長且風險大的產業。而有機農業則麵臨的困難更多,即便目前國內世界杯赛程预测 形勢嚴峻,有機食品本應有不錯的市場前景,但現狀依然是:聽起來很美,做起來很難。作為這方麵的投資者,不僅需要“良心”,更需要能力、財力和耐力。
大家耳熟能詳的“煙王”褚時健,臥薪嚐膽近十年,在雲南哀牢山重新創業,投資數千萬元,方打造出了“褚橙”品牌。其個中艱辛,大概隻有其自己清楚。好在十年功夫沒有白費,在褚時健的不懈努力下,“褚橙”目前已在一些大城市打出了名號。
在中國發展有機農業,需要向褚時健學習,沉下心來,認真去做,做出品質、做出品牌,隻有這樣才有機會,才能讓有機食品更接地氣,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否則消費者依然不會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