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喝瓶維C不如吃倆橙子

2015-03-03 14:02:10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送禮就要送健康!”春節期間,保健品成為人們饋贈親友,尤其是看望長輩的首選禮品之一。但是不少保健品通過炒作概念、誇大成分作用,甚至虛構保健功能,使得原本普通的成分搖身一變成為售價不菲的“神藥”,誤導消費者“隻選貴的、不買對的”。

  維生素貴在天然?——喝瓶維C不如吃兩橙子

  精選針葉櫻桃提取、天然深海魚油提取……記者在市場上發現,一些天然維生素產品也是春節保健品市場上的“寵兒”,廣告詞頗讓人心動。它們的價格比普通的維生素貴出幾十甚至上百倍,商家竭力宣稱天然維生素產品吸收好、無副作用,令消費者趨之若鶩。

  “其實天然維生素與普通維生素的化學結構完全一樣。二者隻不過是提取方式不同,導致生產成本不同。”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風險管理處副處長嚴忠屏介紹,食藥監部門規定,標注為天然維生素或礦物質保健食品,廠家必須提供證明材料,證明其產品是“以食物可食部分提取”的工藝流程。天然維生素,就是從食物中提取的維生素;人工合成的維生素,利用人工合成的方法來製造出的具有相同成分的維生素,多作為維生素藥物。由於天然維生素在提取過程中,加入了其他天然成分,有很多提煉的程序,增加了生產成本,因此價格往往比較貴。

  記者在市場上看到,有“國藥準字”批號的維生素C、B等產品,每瓶僅售數元錢。但是導購人員告訴記者,這是藥品維生素,“是藥三分毒”,而作為保健食品的天然維生素吸收更好,沒有副作用,可以長期服用。

  業內人士稱,“國藥準字”比保健食品的標準更加嚴格,但是商家卻著力宣傳保健食品天然維生素更加健康、安全,誤導消費者“隻選貴的、不買對的”。

  天然維生素未必就比合成維生素吸收要好,不同種類的維生素,合成的與天然的吸收率會有不同。例如,對來自於食物中的天然維生素B12,人體的吸收率約為50%,而人工合成的吸收率可達到80%以上;但天然維生素中的維生素E就剛好相反,研究顯示,天然維生素E的吸收率是人工合成的3.5倍,而且能產生更大的生理效應。

  而魚肝油和魚油因為富含對嬰幼兒健康成長有益的維生素A、D,以及對中老年人心血管係統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一直是天然維生素中的暢銷品。但是,天然的魚肝油和魚油產品主要原料是海洋魚類的內髒。專家表示,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使得大量近海甚至部分深海的魚類受重金屬(如汞)的汙染。這些汙染物極易積聚在魚類的內髒之中,使其重金屬含量超過了人體安全攝入量上限的數百倍甚至數千倍。如果在魚肝油的生產加工過程中沒有去除這些汙染物,消費者長期服用天然魚肝油,很容易出現重金屬中毒的情況。相反,人工合成的維生素A、D多為單純的化合物,采用嚴格的藥品製造流程生產,安全性遠高於天然的魚肝油製劑。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的專家稱,即使是原料來自於天然食材,也需要用化學方法提取維生素。從其成品的成分上看,昂貴的天然維生素與廉價的人工合成維生素沒有差別。隻是作為保健品的維生素從口味上、外觀上要比藥品更適合消費者食用。

  專家稱,天然維生素純度不足以治療維生素缺乏症,化學合成的維生素都是作為藥品銷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有保障。如果有維生素缺乏的症狀,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有“國藥準字”批號的維生素;正常人保持日常正常均衡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就可攝取充足的維生素,無須額外補充保健品。如果長期服用保健品、攝入過量的維生素,還容易對身體產生損害。

  例如,攝入過多維生素C,易造成維生素C依賴。因為一旦擴充了身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以後減少補充反而有可能導致維生素C缺乏。如果要補充維生素C,最好還是通過蔬菜、水果來補充,不要靠喝飲料。吃蔬菜、水果除了補充維生素C,還能補充其他營養素。因此,喝一瓶維C飲料還不如吃兩個橙子。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