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8 14:38:34 來源: 搜狐健康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未來我國營養與保健食品製造業的重點任務是提高食品與保健食品及其原材料生產質量和工藝水平。預計到2015年,營養與保健食品產值達到1萬億元,年均增長20%;形成10家以上產品銷售收入在100億元以上的企業,百強企業的生產集中度超過50%。
保健品將逐漸由奢侈消費品向普通消費品轉變,價格隨之下降也是必然趨勢。到目前為止,保健品被定位為高檔奢侈消費品,價格自然也高。隨著保健觀念的深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正由保健藥品向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演變,保健消費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經常消費,低價政策更符合未來保健品的角色定位。
保健品的需求彈性大,為保健品降價提供了較大空間。需求彈性是指一定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種商品需求量的增減變化。保健品屬於高需求彈性商品。目前大多數消費者都覺得保健品價格太高,這就意味著,如果降價,保健品的需求量將會成倍增加。由於市場擴大,行業的規模效益可以彌補降價帶來的損失,行業的利潤不會受到影響,隻會有所增加。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增加,人們的醫療保健需求將迅猛增長,有專家預測整個健康服務業將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人們對保健品信任度不高,但對其接受程度卻在升高。傳統保健品非直銷銷售渠道是藥店,人們在藥店獲取其有關信息,並靠人們對其口碑傳播實現銷售。
從上世紀90年代,保健品作為一個有別於傳統中藥的新門類進入中國消費者的生活。20多年來,各類保健品在市場上起起伏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保健品行業呈現了爆發式增長。而後的10年,被保健品廣告的狂轟濫炸圍攻得有些眩暈的消費者,開始對保健品產生懷疑,保健品的行業發展一度有些沉寂。
隨著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了解的深入,消費者對“保健品”的認識越來越客觀和理性。從“治病”到“治未病”,這是對保健品本質作用認知的一種理性回歸。而在2015年到2016年,消費者將更看重保健食品的“保健”功效,更認可健康、安全的天然成分,彰顯中國文化底蘊的中醫養生保健食品或將成為主流,並引導著消費者對健康、保健的追求。
更多的保健食品,從形態和服用方法上,也將與“藥品”徹底劃清界限,更偏重於口感順滑、便捷化。可以說,未來保健食品與傳統食品的界限將更為模糊。
全民用品
而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消費者處於亞健康狀態,保健品企業紛紛將目光瞄準新型的市場,針對各類人群、不同時段、不同功效的保健食品將越來越細化。2015到2016年,保健食品將更加安全,適合各類人群的對應商品將相繼出現,服用保健食品的消費者將更加普遍。
功能回歸
更多消費者了解到,作為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食品,其與藥品完全是兩個概念。而曾經迷信保健品“包治百病”的人群,也開始正視保健品,並從聽推銷、看效果到看成分、明機理,相對於商家宣傳的“現象”,更看重的是什麼成分起什麼作用的“本質”。
從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了解未來兩年,隨著消費者對保健品本質的認識逐步加深,保健品的功效宣傳將一改目前“趨同化”和“泛濫化”的趨勢,更多保健品企業將從產品成分、品質、品牌上對產品的作用機理、相關知識進行大力宣傳。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日益成熟和理智使其不再輕易相信保健品的銷售宣傳,而是越來越重視對保健知識的學習。
快捷便利
“隨時隨地來一顆”將成為2015到2016年保健品消費市場的一大景象。無論對於生產廠商還是消費者來說,對保健品的定位正在從藥品到食品領域轉變,而選取天然、健康食材製作的具備保健功效的食品將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關注。
2015年,我國保健品的銷售額預計會達到4500億元左右。將保健效果運用到口香糖、礦泉水中,讓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就可攝取所需的各類營養成分。
中醫養生
巨大的機遇麵前,醫藥企業紛紛“加碼”保健產業,不少對保健品嗤之以鼻的消費者也在慢慢接受著保健食品從“藥態”向“食品態”的過渡。更多對保健品副作用頗為擔憂的消費者,將更認可具備中醫養生作用機理的保健食品。
隨著《黃帝內經》、《本草綱目》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中醫針灸被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近幾年來,中醫文化國際影響力日增。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已發現的中草藥資源達12807種,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天然健康寶庫。在追求健康這一人類永恒主題下,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養生理念及豐富的中草藥文化是一個巨大寶庫。目前全世界有40億人使用中草藥相關產品,中草藥文化正風靡全球。多家國際保健品巨頭紛紛與中國有關機構聯合,打造以中草藥保健、美容等為核心的國際合作研究平台,而未來也將會推出更多相關的保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