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領域如何終結“貓鼠遊戲”

2014-12-15 10:39:16 來源: 中國消費者報

本報記者 姚敏

  近年來我國保健食品產業快速發展,國內目前通過GMP認證的保健食品企業有2000多家,投資金額在5000萬以上的企業數量占40%以上,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外保健食品企業也進入我國市場。截至目前,我國已審批國產和進口保健食品約14萬個。雖然市場看好,但保健食品正麵臨著質量良莠不齊、虛假宣傳突出、售價居高不下等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年發布的《中國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保健品和旅遊是老年人維權“重災區”,尤其是保健食品消費領域老年人上當受騙的案例不少。專家認為,保健食品除了要加強有效監管外,還需大力倡導理性消費,以及消費者亟需提高科學保健意識。

  虛假宣傳緊盯老年人

  2014年7月,家住北京大興區的李大爺向本報記者投訴稱,他參加了一個養生宣講會,會上專家聲稱自己是一家權威醫學研究所的,研究所生產一種保健品,對提高免疫力很有好處。於是李大爺瞞著家裏人取出4000多元購買了多盒該保健品,結果食用後發生嚴重不適被送往醫院治療。“買之前他要征求我們的意見,我們就不會讓他買了,不至於發生既花錢又損傷身體的情況。”李大爺的女兒無奈地對記者說。

  李大爺隻是受虛假宣傳之害的老人之一。2014年8月,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2014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結果顯示,2014年上半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327564件,投訴解決率92.7%,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7704萬元。其中根據投訴性質分析,虛假宣傳是緊跟質量、售後服務、合同和價格四大問題後,位列第五大投訴類別。據統計,涉及虛假宣傳的投訴件數為4191件,占投訴總數的1.3%。而回眸2013年同期,涉及虛假宣傳的投訴件數為5415件,占投訴總數的2%。

  虛假宣傳是當前消費維權的“重災區”,也是保健食品行業的突出問題。“虛假宣傳盯緊老年人,老年人在做出購買決定前,最好征求子女或晚輩的意見和建議,以便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品。”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介紹,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銀發經濟”帶動了旺盛的消費需求,但目前老年人的消費環境、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不容樂觀,尤其在包括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在內的保健品消費領域,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容易受到損害。從近年來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投訴情況來看,老年人投訴保健品質量及虛假宣傳的問題較為突出。老年人對於社會上各種保健品騙銷手法識別力弱,容易相信推銷員對保健品的誇大、虛假宣傳。

  四大軟肋導致上當

  保健食品為何對老年消費者的誘惑如此之大?專家分析,四大軟肋導致老人頻頻上當。

  心理專家劉發榮分析了老人四大“軟肋”:一是老人對健康的渴望。保健品把營銷的目標群體對準老年人,就是抓住了老人對健康渴望的心理。另外,老人自己有退休金,經濟壓力小,完全有能力購買各種保健食品。二是常感孤獨的心理。參加保健品營銷會、養生宣講會不僅能見見同齡的朋友,而且會場熱鬧的氣氛能夠感染老人。所以在老人看來,營銷會更像是一種娛樂活動。三是老人易從眾。在會場上聽所謂的專家宣傳產品,老人的判斷力就容易受到影響;看見鄰居、朋友都在掏錢,老人容易產生購買的衝動。四是老人期待自我價值的肯定。老人退休,意味著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大大減少,會產生一定的失落感。營銷人員對老人禮貌的態度甚至不遺餘力地誇讚,讓老人感覺到被尊重、被肯定。

  專家分析,虛假宣傳盯緊老年人,也和當前行業發展現狀密切相關。“現在國內產品的原料和研發成本遠遠低於國外產品,國外企業一般把產品利潤的六七成投入到產品研發上,但國內有很多企業研發成本占總投入的比例還不足10%。”廣東省保健協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營養健康產業協會秘書長張詠指出,不少國內企業把錢過多投到廣告、宣傳和過度包裝上,有些產品的外包裝費用遠超過產品本身的成本。

  針對保健食品對老年人的宣傳推銷攻勢,今年重陽節前夕,中國消費者協會特發布消費提示,強調保健品功效宣傳不靠譜,老年人保持身心愉悅是關鍵。提醒老年消費者,一些保健品經營者打著健康知識講座、舉辦培訓班等旗號,或假借政府、公益組織的名義,或以贈品為誘惑,吸引老年人到現場聽課,實際是為了宣傳和推銷保健品;還有一些保健品經營者通過贈品換取老年人的聯係方式以及是否獨居的信息,為展開“親情”推銷做鋪墊。

  “一方麵我們要提醒老人不要輕信保健品功效宣傳,另一方麵也提醒子女平時多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一點讚美、多一點尊重。家人要幫助老人了解保健知識,多關注老人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讓老人安享晚年幸福生活。”專家強調,患有疾病或身體出現狀況的老年人,應當在家人的陪伴下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與治療,不要聽信一些經營者的所謂“免費體檢”結果和保健品功效宣傳,並依賴其推銷的保健品,以免貽誤時機,耽誤治療。

  全民科學保健水平待提升

  中山大學營養學係教授陳裕民認為,保健食品在行業監管中往往上演“貓鼠遊戲”,一些不法企業唯利是圖,對整個行業形象造成了巨大衝擊。“行業亂象得以滋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消費者的不科學、不理性消費,把保健食品當做靈丹妙藥。其實保健食品歸根結底還是食品,不能誇大它的作用,要終結"貓鼠遊戲",讓行業走上良性、健康發展的道路,提高全民素養成為當務之急。”

  據《中國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調查報告》統計,21.9%的老年人平常會服用保健食品,其中經常服用的占到10.5%,這一比例隨著年齡增長和收入提高呈現明顯上升趨勢;60.3%的老年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更關注保健品功效而不太關注保健品成分;超過四成的老年消費者認為,保健食品“能夠調理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或者免疫力,預防疾病”,而對於保健食品“不是藥品,對於疾病沒有治療的作用”的認知不夠。“在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希望消費者理性認識、購買和使用保健食品,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提高公眾自身素養。”近日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華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外,徐華鋒強調,我國保健食品市場存在兩大不足,一是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作用認識不足,二是企業對市場的開發不足;目前審批的保健食品功能多為增加免疫力、緩解疲勞、輔助降血糖、減肥等,還需有新的功能產品增加;在劑型上期待更多類似傳統食品形態的產品,使產品結構更合理。

  權威解讀

  2014保健食品業在規範中發展林靜

  “目前保健品行業呈現"在規範中發展,在發展中規範"的良好態勢,但保健食品仍需加強有效監管。”近日,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華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我國保健食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2013年保健食品銷售總額約為3500億元,預計2014年將接近4000億元。

  作為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熱點消費領域,保健食品一直是政府監管的重點。2014年7月,備受關注的《世界杯赛程预测 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其中有多條規定涉及保健食品,強調包括保健食品在內的食品要設立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法律製度。

  記者梳理發現,《世界杯赛程预测 法(修訂草案)》相關規定中包括:保健食品的產品注冊和備案製度以及廣告審批製度;保健食品原料使用和功能聲稱;食品添加劑的經營規範和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管理製度等。其中第六十六條規定,使用新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進口的保健食品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但是對成品及其原料的安全性和保健功能可以通過國家標準、規範等通用要求進行評價的首次進口的保健食品實行備案管理。其他保健食品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實行備案管理。保健食品注冊,申請人應當提交保健食品的研發報告、產品配方、生產工藝、安全性和保健功能評價、標簽、說明書等材料及樣品,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保健食品備案,備案人應提交產品配方、生產工藝、標簽、說明書以及表明產品安全性和保健功能的材料。

  第七十六條規定,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誇大的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保健食品廣告還應當經生產企業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準,取得保健食品廣告批準文件。監管部門應公布並及時更新已經批準的保健食品廣告目錄以及批準的廣告內容。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有關人士透露,最近兩年通過對保健食品加強監管,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諸如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等,形成了打擊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高壓態勢,促進了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秩序進一步好轉,保健世界杯赛程预测 狀況呈現穩中向好的趨勢。

  徐華鋒認為,伴隨著經濟發展,消費者健康意識的逐步提高,以及健康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保健品開發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興動力。

熱點推薦